浅析广西会展建筑美学

2018-07-23 06:50宁玥
艺术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展览馆会展美学

宁玥

摘 要:会展建筑是会展业这项大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自会展业有史以来,两者之间就有着密不可分的相互依存性。今天,会展业和会展活动的蓬勃发展进一步彰显会展建筑重要的载体价值。广西展览馆是全国五大民族地区建设时间最早,保留时间最长,整体形象最完好的展览馆。本文以广西展览馆为列,通过研究会展建筑美学特点来探讨当代会展建筑所具有的价值与意义,从而有助于广西会展建筑的发展建设更好地发挥出它的价值与作用。

关键词:会展建筑美学;广西会展建筑;地域性

1 会展建筑美学定义

会展建筑是由展览建筑演进而来的,其建筑功能和地位的特殊性使会展建筑在地域环境中起到举足轻重的建筑形态导向作用。会展建筑作为对文化、特色要求较高的地域标志性建筑,不仅代表着城市的形象,而且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所在地区居民的文化底蕴、生活质量和审美情趣。

在研究了各个建筑美学的书籍后,笔者认为会展建筑美学指的是,研究会展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环境等美的本质及其规律,分析各个会展建筑组成之间的审美联系,以研究会展建筑审美经验为中心内容,并探索会展建筑艺术实践方法的一门科学。所以,在会展建筑美学研究中,应该将环境、文化、传统等地域特征作为会展建筑研究的对象。

2 会展建筑美学特点

建筑艺术是时空艺术,不同时代的建筑作品反映出不同的时空特性。可以说,表现建筑艺术的时空特性也是建筑审美观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人们从不同的方面论述了建筑艺术的时空特点。笔者认为,会展建筑美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2.1 实体与虚体

会展建筑内部空间是各种墙面或隔断等实体围合而成。这些实体采用不同的围合方式就会使空间内部产生不同的虚实感觉。从哲学上来分析,虚与实是一对矛盾关系。对于会展建筑来说,实际上具体具有使用价值的不是围成空间的实体的部分,而是空间本身即“虚”空间的运用。

在建筑艺术中,对实体与虚空处理不同,反映出不同的时代的艺术特征,也表现出不同的建筑性格。从建筑历史的发展来看,建筑空间是从封闭到开敞,从静止到流动,从分割到连续的过程。对于会展建筑来说,1850年的伦敦世界博览会主会场的水晶宫设计与建造为建筑史带来了一种革命性的改变。玻璃的发明与应用是展会带给建筑界的跨时代的设计转变。玻璃的使用削弱了建筑的实体感,而现代建筑材料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会展建筑中虚空的比例,使会展建筑艺术更加丰富,显得更加空灵与飘逸。

2.2 静止与流动

静止与流动也是建筑艺术所关注的一部分内容,建筑空间从静止到流动,反映了历史的进程。古代建筑多表现为一种静态的美。现代会展建筑空间多采用流动空间作为基础空间布局。流动的空间是多空间的有机动态的联系,它们不是互相封闭、孤立界定的,而是互相渗透、互相流通、互相之间有公共的部分。会展建筑的空间是以复杂的功能布局为基础、开放与渗透平面为特点的动态空间构成。

会展建筑作为一种公共建筑群体,在建筑设计上采用静止与流动相结合的设计形式。对于大多数会展建筑来说,空间流动的美感是其区别于其他公共建筑的一个标志之一。例如,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建筑设计以“珠江来风”为设计灵感,采用串联的方式进行展厅内部设计。建筑内部展厅的组合灵活多变,可以分为单体或连续为一体的平面展览空间,流动的设计满足各类展览对展示空间的不同需要。首层与四层展厅都分别与中央部位贯通东西向的珠江散步道连通。珠江散步道为一个横贯东西,由玻璃幕墙和大屋顶构成的室内交流空间。既可作为提供多样信息的场所,为大众提供休息的舒适内部空间环境,也是主要的人流垂直、水平交通通道。

2.3 永恒与短暂

永恒与短暂是建筑审美的时空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长期以来,人们追求艺术的永恒魅力,摒弃短暂性美的价值。因此,建筑和城市的“纪念性”成为从古典到现代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的表达目标。

会展建筑一般都作为一个地区地标建筑的形式进行设计建造,其设计都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但是由于会展建筑的长远性,如法国卢浮宫这样的博览性会展建筑都成了永恒的建筑设计所在,具有跨时代的艺术美感。

2.4 历史与未来

会展建筑的演变同会展业和会展活动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当时、当地的建设思想、建筑营造能力左右。此外,会展建筑在一个地区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整体水平往往还由所在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整体环境对于会展业的关注和重视程度决定,那些将会展业作为经济支柱和重要经贸手段加以发展的地区,在同一时期内其会展建筑的规模大小、分布情况以及建造实施水准大都远高于那些不予重视的区域。

以会展建筑来说,会展建筑基本可以代表所在区域当时最好的建筑,是符合当时审美特征的建筑物。另外,地标性的表现又使得會展建筑具有一定的未来性。

3 广西展览馆概况

1957年,广西政府决定兴建广西展览馆来展示广西成就。1958年3月3日广西展览馆建成并开馆。广西展览馆既是当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的标志性工程,又是作为“庆祝自治区成立经济文化展”的重要场所,是中央在广西落实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见证,是自治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进步的载体。

广西展览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仿苏联设计的四大展馆(北京展览馆、上海展览馆、武汉展览馆、广西展览馆)之一,建成开馆之时,展馆建筑包括展览大楼、广场、喷水池等,占地面积81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

广西展览馆承办了国内外展览展会上千个,接待参观人数上亿,展览内容涉及政治、经济、贸易、科技与文化等各个领域,逐渐发展成为以展览、会议业务为核心多元化发展的综合性展览场馆。目前,广西展览馆1957年建设的场馆已被南宁市文保部门列为“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保护。广西展览馆是全国五大民族地区建设时间最早,保留时间最长,整体形象最完好的展览馆。

4 广西展览馆建筑美学

4.1 虚实相结合的展示空间设计

广西展览馆主体建筑展览大楼为两层建筑,以钢筋混凝土铸造。正面大门立大圆柱四根,组成了主入口的厚重形象。整体仿西式建筑形式凸显建筑的雄伟古朴。

从主入口看入为一个直通空间。两侧的副展厅也与主空间通过走道相连。两侧皆以高约2米的大窗作为主要照明通风渠道。虽然以西式建筑作为主要设计手法,但是大开窗及流行性通道的布置都符合展示空间设计的需求。

4.2 流动的展示空间布置

以功能方面来说,广西展览馆是广西會展业的主阵地,以中小型展览展会作为主要的展出对象。中小型展会根据不同的产品需求,需要不同的展馆内部分割。广西展览馆内部基本是一个互通空间。以大厅为主的发散式布局方式,符合展览以参观者为主的自主选择看展模式。展馆内部的空间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再次划分。整体流动的展示空间布置更符合现代展示的需求,这也是广西展览馆作为广西南宁市主要展示空间长久使用的原因。

4.3 古典与地域的结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建筑形式主要经历以下几个时期:模仿期(1949—1958)、探索期(1959—1978)、发展期(1979—1988)、徘徊期(1989—1998)、复兴期(1999至今)。广西展览馆设计建立处于模仿期。这一阶段的建筑受到落后的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建筑体态较小。受到“民族形式”思潮的影响,这个时期的设计师尝试将中国或者欧洲古典建筑的构图、形式与广西民族元素结合在一起,形成有地域风格的建筑形式。

广西展览馆建筑在设计上并未采用大屋顶的形式,而是以功能主义手法配以西洋柱式构图公共建筑。在设计上,为了表现民族特色,选择了将细节完全广西化。例如,正面大门立大圆柱四根,门头上装饰壮族铜鼓、壮锦等浮雕图案,屋顶加上中式栏杆,凸显建筑的雄伟古朴及浓郁的壮族地方特色,属于装饰主义的设计手法。

5 结语

本文以广西展览馆为例,浅析了会展建筑美学特点在展示设计上的运用。会展建筑代表着城市的形象,并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所在地区居民的文化底蕴、生活质量和审美情趣。选择会展建筑作为广义地域建筑特征研究对象,是由于会展建筑文化性和公共性能使地域环境因素、民俗文化观念等的可行性表现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广义建筑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 托伯特·哈姆林(美).建筑形式美的原则[M].邹德侬,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3] 曾坚,蔡良娃.建筑美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 陈剑飞,梅洪元.会展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5] 黄星元.地域文化与时代建筑的追求——海南广场会议中心创作理念[J].建筑学报,2003(6):23-27.

[6] 吴良铺.乡土建筑的现代化,现代建筑的地区化——在中国新建筑的探索道路上[J].华中建筑,1998(1):3.

猜你喜欢
展览馆会展美学
仝仺美学馆
中国展览馆利用现状及对策分析
盘中的意式美学
纯白美学
全球首个水下展览馆
“妆”饰美学
展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