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达福 潘万福 周满 红龚玲 向导
【摘要】目的:立足精准,探索CPR胸外按压双相定位的精准对应关系,提高精准定位率,减少CPR术后并发症。方法:选取某医学院2014级医疗专业200名学生,分为观察组100名、对照组100名。观察组使用直尺在模拟人和学员双手掌、背侧分别进行十字标注,要求“十”字进行点对点、线对线对应规范;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定位。结果:点线对应误差≦05cm为1级,05cm-20cm为2级,>20cm为3级。观察组100名学生中1级97人,占97%,2级3人,3级0人;对照组100名学生中1级47人,占47%,2级42人,占42%,3级有11人,占11%。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十”字标注法对胸外按压的精准定位对应具有规范作用,有助于CPR培训规范定位。
【关键词】“十”字标注法;胸外按压;精准定位;医疗专业
【中图分类号】R5059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7-220-01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作为医学生最重要的急救技能,需要规范掌握。然而即使是训练有素的医务人员,胸外按压的质量仍不容乐观[1,2]。胸外按压常伴发许多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肋骨骨折,其中大多数并发症的一个因数,与CPR培训中施救者掌根部与按壓部位的对应关系模糊相关,培训中要求掌根部与按压部位的对应关系是面对点的对应关系,因此需要探索一种实用、点对点、线对线的精准定位方法。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14级医疗专业200名学生,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00名学生采用传统的CPR方法培训,对照组100名学生,采用“十”字标注法进行点对点线对线精准定位的CPR方法培训。
12研究方法“十”字标注法 采用30cm长直尺在模拟人胸部作出双乳头连线与胸骨正中线相交的“十”字线;把左右手掌尽量背伸与前臂成90度,作出左右前臂尺桡侧中轴线在左右掌根部相交的连线;手掌伸直,沿左右前臂掌侧中轴线作出在掌跟部的连线,两线相交形成十字,保持手掌伸直,在左右手掌背侧作出与掌侧对应的十字连线,共作出5条“十”字标注法,定位时要求5条“十”字标注线点对点、线对线对应。
实验组培训教师对5条“十”字标注线的原理进行讲解,学生按要求作出相对应的5条“十”字标注线,按压时强调5个“十”字达到点对点、线对线对应。对照组采取以传统的定位方法,模型定位与“十”字标注法相同,为双乳头连线与胸骨正中线的交点,手掌定位按教材要求为掌根部,范围是一个圆。培训3小时后进行CPR操作考核,考核中加入智能反馈系统,对按压点对应结果进行智能记录,根据记录结果评价点线对应情况,记录以点线对应误差≦05cm为1级,05cm-20cm为2级,>20cm为3级。“十”字标注法具体操作方法见图1。
13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处理,两组数值变量指标采用t检验分析,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分类变量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资料本研究两组的性别无差异,平均年龄实验组为2324+213(岁),观察组平均年龄为2346+322(岁),两组年龄无统计学差异。
22两组定位对应关系考核结果两组定位对应关系考核结果的精准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见表1。胸外按压部位的对应关系考核中,观察组100名学生中点线对应误差1级97人,占97%,2级3人,3级0人;对照组100名学生中1级47人,占47%,2级42人,占42%,3级有11人,占11%。
3讨论
胸外按压作为徒手心肺复苏的核心技能,需要精准掌握,牛顿力学定律是胸外按压的原理和力学基础[4] 。因此,CPR培训中,对于被救者按压部位定位要求是胸骨正中线中下1/3处,具体定位方法为双乳头连线与胸骨正中线的十字交叉点,这个点与胸骨正中线中下1/3位置基本相符,这种定位方法容易规范、好记,利于推广;然而,对施救者掌根部,范围是一个圆圈,这致使施救者掌根部与被救者胸部按压的对应关系为圆圈与点,这造成定位对应不唯一性,从而导致学员定位对应关系多样,增加复苏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胸外按压要求垂直用力,根据力学原理,身体传导的力通过前臂的重力线垂直下传,通过力学、解剖学原理在掌根部确定重力线对应点线集合,与双乳头连线与胸骨正中线的十字交叉点相对应,这样的点对点、线对线的对应重合,可以确保学员在CPR救治时做到按压部位的精准定位要求,避免因定位对应偏左、偏右、偏上、偏下从而增加胸外按压副损伤的发生率。
在这个实验中,选用直尺进行5条“十”字标注,对应精准程度考核中,实验组点线对应误差≦05cm有97人,占97%,05cm-20cm有3人,占3%,>20cm没有。观察组点线对应误差≦05cm有47人,占47%,05cm-20cm有42人,占42%,>20cm有11人,占11%。对应误差会导致真正的按压部位上下左右偏移,从而导致效应下降,增加复苏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赵志远, 胡佩儒胸骨宽度男性358±034cm,女性296±030cm,胸骨长度男性1434±035cm,女性1225±021cm。左右对应关系超过2cm以上会增加左侧、右侧肋骨受力,增加发生肋骨的几率,向头侧偏移会远离心脏位置,降低效益,向腹侧偏移,增加肝脾胃损伤的几率。
直尺容易准备,所有文具店都有,携带方便,作图简单,直观性强,便于学员对按压部位与着力部位的定位和对应重合关系的记忆。
结论 直尺“十”字标注,达到点对点、线对线的对应重合,使胸骨按压部位与施救者掌根部着力部位精准对应,这一方法简单、实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Mahramus T L, Penoyer D A, Waterval E M, et al. Two Hours of Teamwork Training Improves Teamwork in Simulated Cardiopulmonary Arrest Events[J].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 Cns, 2016, 30(5):284
[2]Spence A D, Sonia D, Walsh I K, et al. Does video feedback analysis improve CPR performance in phase 5 medical students?:[J]. Bmc Medical Education, 2016,16 (1): 203
[3]Ihnát R L, Hejna P, Smatanová M, et al. [Injuries associated with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n non-survivors after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autopsy study)][J]. Soudni Lekarstvi, 2017, 62(2):18
[4]孟庆义. 论心肺复苏的核心原理——万变不离其宗[J]. 中国急救医学, 2011, 31(4):295-299
[5]赵志远, 胡佩儒. 由胸骨宽度推算中国北方成年人胸围的回归方程[J]. 人类学学报, 1988(2):183-185
[6]胡佩儒, 赵志远. 由胸骨长度估算中国北方成年人身高的回归方程[J]. 人类学学报, 1987(2):147-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