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玫
【摘要】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40例(40眼)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观察其术后视力、眼压的变化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矫正视力≥03者34例(85%),矫正视力<01者2例(5%)。术后第一天3例(75%)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其余病例术后眼压均有所下降。但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中、术后并发症有囊破裂、晶体悬韧带部分离断、前房出血、虹膜损伤、角膜水肿、眼压升高、纤维素样渗出等。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是有效的治疗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方法之一。 强调术中手术技巧的使用,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白内障;抗青光眼术后;超声乳化摘除术
【中图分类号】R77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7-209-01
青光眼随着人类寿命的不断延长而呈现逐年上升发展趋势,青光眼本身及抗青光眼手术会加快白内障的发病速度,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原来越多见。传统的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应用于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时,可能损伤滤过泡,而导致新的瘢痕组织增生,引起眼压升高[1];。本文通过对40例使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抗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的患者进行回顾研究,对其术后效果、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总结,并探讨其手術技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选取40例(40眼)抗青光眼术(传统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的连续病例,经检查白内障影响视力需行白内障手术治疗,其中28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6238±602)岁,术前视力:指数 ~02,术前眼压125~253mmHg,滤过泡无明显瘢痕化,瞳孔:38眼合并不同程度虹膜粘连,散瞳后瞳孔直径≥5 mm31例,<3mm者2例。晶体核硬度根据Emery核硬度分级:,Ⅱ级核共18例,Ⅲ级核19眼,Ⅳ级核3例。
12方法所有患者术前1-3 天术眼滴用抗生素眼药水及非甾体类眼药水。术前1小时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充分散瞳。手术在表面麻醉(盐酸丙美卡因)和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均由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经验丰富医师完成。以32mm穿刺刀在约11点位透明角膜缘作隧道切口,以15°前房穿刺刀在2点位穿刺进入前房,自穿刺口注入黏弹剂,适当分离粘连的 虹膜,小瞳孔者剪开部分瞳孔括约肌,连续环形居中撕囊,常规水分离(除外皮质液化病例),采用低能量、高负压、高灌注的参数超声乳化吸出混浊晶状体,注吸残余皮质,前房及囊袋内注入黏弹剂,植入折叠型人工晶体,注吸清除黏弹剂,卡巴胆碱缩瞳,水密切口,前房形成不良者以10/0尼龙线缝合隧道切口。球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25mg,结膜囊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包眼。手术均顺利完成并植入人工晶体。
13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术后视力、眼压的变化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视力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矫正视力≥03者34例(85%),矫正视力<01者2例(5%),为青光眼晚期视神经改变患者,术后视力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918,P<005)。
22术后眼压术后第一天3例(75%)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其余病例术后眼压均有所下降。出院时眼压平均值较术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
23术中术后并发症术中后囊破裂1例,晶状体悬韧带部分离断1例,经处理人工晶体均植入囊袋内。术中前房出血1例,术中可自行止血。虹膜损伤3例。术后第一天角膜水肿13例,逐渐消退,术后一周复诊时均无水肿。术后第一天高眼压3例,自穿刺口放液后降至正常。术后人工晶体表面纤维素样渗出膜3例,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缓解。未发生滤过泡明显损伤、后弹力层脱离等并发症。
3讨论
小梁切除术是抗青光的经典术式,但会加快白内障的发展,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青光眼本身的眼压的突然升高及虹膜萎缩或虹膜后粘连引起晶状体混浊;青光眼滤过手术可造成房水流体动力学的改变以及房水成分的改变,从而影响到晶状体的营养和代谢;术中对晶状体的机械性损伤;术后眼前段的炎症反应或长期的浅前房、低眼压,使角膜内皮与晶状体的前囊接触,导致晶状体混浊速度加快[2]。手术后发生或加速白内障发展达2%~53% 。[3] 故临床上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病例并不少见。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特征:青光眼术后浅前房,虹膜粘连、萎缩、缺乏弹性,瞳孔不易散大,操作空间小;晶状体硬核多,悬韧带容易断裂;滤过功能受影响,阻塞和破坏原滤过道,眼压升高;房角可能进一步粘连、破坏;发生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的可能性较单纯白内障手术增高;角膜失代偿易发生;术后发生暂时性眼压升高依然存在;屈光度预测不准确,诱发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等等。因此,抗青光术后白内障手术属于“疑难性白内障”手术,随着超声乳化技术的发展,该术式在疑难性白内障手术中使用亦愈来愈广泛。
通过对40例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使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的观察,手术注意事项总结如下:1合理使用及及时补充粘弹剂;2远离角膜操作,重视劈核;3低能量、高灌注、高负压 的参数设置;4采用角膜切口,折叠晶体;5充分括瞳,包括机械性扩瞳,6充分灌洗,加强抗炎。40例病例术后矫正视力≥03者占85%,说明对于视功能未严重损害的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可明显改善视力。
综上,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是有效的治疗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方法之一。 术中熟练应用手术技巧,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是手术的关键。
参考文献
[1]Yamagami S, Araie M, Mori M, et al. Posterior chamber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in filtered or nonfiltered glaucoma eyes. Jpn J Ophthalmol, 1994, 38: 71-79
[2]邓小玲 罗乐平 张瑾等.超声乳化劈核联合手法娩核治疗青光眼术后硬核白内障 [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7,39(1):36-38
[3]孙文娟.白内障的发病机制与药物治疗[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9(6):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