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新娘的婚礼 鹤庆六合彝族白依人

2018-07-23 04:59林海
云南画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新郎彝族二胡

林海

在滇西北大理鹤庆县东部六合彝族乡,居住着一个自称是“夸萼氏”的神秘部落,他们因常年身穿自己从山上采集而来的火草编织成的白色火草衣而被称之为“白衣子”“白衣人”,现被称为“彝族白依人”,属于彝族支系。他们所居住的地区,也被称作“夸萼山”。白依人有子、绞、罗、字、龚五个姓氏,人口不到5000,分别居住在鹤庆县六合彝族乡的五星、南坡、上萼坪、河东等4个村委会。

二胡拉得好,姑娘才开门

作为“夸萼山”的彝族白依人,男子从小就要学习器乐演奏,一般是二胡、京胡和唢呐。在过去,男子向女子求婚是要在夜晚拉起小京胡唱本民族调子的,因此白依人从小能歌善舞也就不足为怪了。白依人不与其它民族通婚,到现在也是如此。在白依人的婚俗中,村里设有“公房”,又叫“姑娘房”。“公房”一般选在住房比较宽余的人家,离主房有一定距离的垛木平房。村里几户人家就有一间“公房”。过去成年的小姑娘都集中到“公房”夜宿,方便晚上男青年来谈对象。男子谈恋爱时“拉二胡”是“必考科目”,二胡拉得好,姑娘才开门,拉得不好就被拒之门外。

每年农历的三月十三日至十五日的密息会,也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重要节日。节日期间,除了唱古戏祭祀本民族心中的英雄密息老爺,男女青年在树林间对唱“插巴儒”倾吐爱慕之情,歌声悠扬,旋律荡漾,引人入胜。

婚礼再热闹,新娘也不出现

白依人的婚礼要热热闹闹地举办三天。第一天男方要在太阳落山以后才到女方家娶亲,新娘则要在天黑以后方能梳妆打扮,打扮时由已婚的小姐妹或长辈帮忙,打扮的装束与平时不同,过去新娘的背上多了件羊皮褂,现在则多了一块背小孩的“背衫”。小姐妹或长辈会在“背衫”中放一些零食,那是新娘的夜宵。在送新娘时,新娘“藏”在送亲的队伍中,不知晓的人是认不出新娘的。当送亲的队伍来到新郎家,新郎家早已是宾朋满座,灯火辉煌。白依人的吹打乐队吹奏着传统喜庆的《迎亲调》,迎接新娘进门。

第二天,婚礼在男方家举办。奇特的是婚礼上都是新郎的伴郎代替新娘拜祖、拜堂、敬酒、敬亲朋,整个婚礼新娘都不出面。白依人待客时会沿袭祖上传下来的“六人席”,既四方坐三方,另一方留给祖先。随着吹奏乐队在婚礼的各个步骤中吹奏出本民族不同的乐调,如迎亲时《迎亲调》、拜堂时《拜堂调》、敬酒时《敬酒调》、央客时《央客调》《慢慢请》调等,把整个婚礼的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白依人的乐调吹奏都以唢呐为主,据传有72调之多,现今收集整理的有53调。婚礼进行到下午,新娘家会派家里的三姑六舅到新郎家会亲,同时也是来接新娘、新郎回门。新娘家的会亲队伍当晚就在新郎家住下,为表示新郎家的热情好客,当晚要举办白依人的歌舞打跳。无论婚礼怎么热闹,新娘都不会出现,她会在小姐妹的陪伴下到村边或楼上做一些针线活。

直到第三天,在新娘家会亲队伍的带领下,新郎、新娘回门到女方家又举办一场婚礼,新娘才正式出面。

猜你喜欢
新郎彝族二胡
新郎与新狼
二胡悠悠
彝族民歌在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
彝族传统服饰与现代创新设计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一把二胡
我的二胡情结
马蹄形磁铁小姐找新郎
《笑一笑》
《笑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