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环境新闻记者能力建设刍议

2018-07-23 18:22班健
记者摇篮 2018年5期
关键词:能力建设生态文明

班健

【摘 要】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时代,这对从事生态环境领域报道的记者提出了更高标准、更严要求。环境问题的政治性、复杂性、综合性、长期性,要求环境新闻记者不仅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还要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本文结合案例,就环境新闻记者如何苦练内功,提升专业性、独立性、建设性、前瞻性、反思性等五个方面的能力进行了分析。

【關键词】生态文明 新时代新要求 环境新闻记者 能力建设

进入新时代,无论从党和国家的要求、人民的期许、国际社会的关注、生态环境部的组建,还是加快形成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要求等,都对从事生态环境领域报道的记者提出了新要求。环境记者面对的话题、领域复杂多样,各种利益问题交织,需要不断加强能力建设,明辨是非曲直,应对不断发生的变化和挑战。

笔者从事环境新闻报道多年,通过长期实践和总结思考,认为环境新闻记者不仅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还要在专业性、独立性、建设性、前瞻性、反思性五个方面不断加强能力建设,提升职业素养。

一、专业性

随着生态文明成为国家战略,随着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环境保护、绿色发展越来越成为中国发展的底色。专业性应该是环境新闻工作者在讲政治前提下的立足之本,环境新闻记者对国家政策、环境科学知识、问题要能系统把握和精确传达,能以严谨的数据、准确的事实反映环境问题,特别是,众说纷纭时,要能凭借专业性一锤定音。环境新闻更需要冷静和理性,而传递冷静和理性,则必须凭借专业的表达。

2009年下半年以后,当时很多城市掀起反对建设垃圾焚烧厂的浪潮。在当时的事态下,中国环境报不跟风,坚持客观、专业、公正立场,深入剖析垃圾焚烧为何遭遇“反烧”浪潮这个严峻问题,从多角度不断发问:问城市垃圾围城究竟怎么破解;问公众为何对垃圾焚烧恐惧,这些恐惧因素能否消除;问二噁英怎么控制,哪些行业会产生二噁英;问环境监管如何加强;问垃圾焚烧如何控制环境风险以及产业界怎么加强自律等。

中国环境报当时组织了跨度半年的系列报道,采访国内各方人士,呈现给读者关于垃圾焚烧的全面科学的认识,得到了政府、业内人士及媒体的好评。环境问题本身的复杂性要求记者必须具备专业能力。因为专业,才有价值。

二、独立性

这些年,社会公众对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环境话题很容易成为炒作元素。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下,环境新闻记者更要善于辨别真伪,要有独立的判断能力。比如,2012年8月,当时有NGO说华润雪花啤酒河北三河啤酒厂偷排污水,此事到底是真是假?中国环境报派出记者调查,原来,华润雪花啤酒河北三河厂外有条污染严重的河沟,可能基于这个地理位置,NGO判断河沟的污染是企业所为,并将企业外排的雨水管道称为偷排污水的暗管。在中国仍有很多企业偷排的现实下,人们会很容易相信这样的报道。但事实到底怎样?需要详尽调查、认真分析。

首先,必须查清楚企业污水的数量和去向,计算企业用水、排水是否实现水平衡;其次,要分析啤酒废水是不是很难治理,是不是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等等。有些企业选择了偷排,是因为污水治理难度大、费用高,三河啤酒厂是否也如此?

顺着这样的思路进行独立调查和专业分析,记者终于获悉了真相。《雪花啤酒当了回窦娥?》的报道见报后,转载非常多,说明大家都需要真相,而还原真相,必须要有独立判断,情绪化的指责和猜测终究站不住脚。

三、建设性

生态环境问题异常复杂,与政治、社会、经济、法律等交织在一起。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众说纷纭之时,记者要能剥丝抽茧,找出产生问题的症结,指明解决问题的方向,这就要看记者是否具有提出建设性意见的能力。比如2011年活熊取胆的企业归真堂要上市,NGO强烈反对,公众一片哗然,但这家企业又符合上市条件,面对道德和法律冲突媒体怎么表达?

当时,不少媒体都在关注这个事件,指出一定要立反虐待动物法。中国环境报记者通过深入采访长期代理民事诉讼的律师,发现了一个很严峻的现实问题,就是即使有了反虐待动物法这样的法规,中国因为没有集体诉讼制度,甚至没有人能替熊打官司,毕竟熊没法自己找代理签授权书,所以《谁能替熊打官司?》的报道从呼吁立法的层面跳出来,提出更深层次和更紧迫的问题,也更具建设性和现实意义。

四、前瞻性

前瞻性也是环境记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在生态环境领域深耕细作,有了专业性、独立性、建设性等各种能力的积累,对趋势、政策方向才能做出准确判断,才能在报道上下先手棋。

2013年以来,京津冀、长三角等城市被雾霾困扰,中国环境报在媒体中率先采访一些电厂主动寻求技术进步,实现超低排放,进一步降低火力发电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并判断出这将发展成对火电行业的普遍要求,当即在报纸上开办“超低排放”专栏,为这一现象鼓与呼。果然,201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全面推进超低排放的决定。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已经有7亿千瓦火电机组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占比达到71%。

现在,中国环境报又继续呼吁在水泥、建材、钢铁等行业也要推进超低排放,这也是对大气污染治理进入深水区,国家供给侧改革等政策充分消化后做出的又一前瞻性判断。的确,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战役之一,怎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要实现钢铁行业的超低排放。

五、反思性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不断深入的,尤其在环境方面,对美好环境的需要越来越急迫,越来越不可逆。环境记者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除了专业性、独立性、建设性、前瞻性等能力,还要做到能反思、常反思。要善于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也是媒体的责任所在。

环境污染与人类活动具有直接或间接、公开或隐蔽的联系,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盘根错节,不易理清。针对环境污染的长期性、复杂性,环境新闻记者要具有反省、反思能力,在一些关键问题、重要节点上,要能条分缕析,进行系统性的总结和反思。

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不光有根本理念和总体指导思想,还有切实可行的措施。作为生态环境领域的专业新闻工作者,要牢记使命、矢志创新,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用丰富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讲好中国梦中的环境故事。

(作者单位:中国环境报社)

猜你喜欢
能力建设生态文明
浅析如何做好民生检察服务热线工作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的总体方向与具体路径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