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梅红
有数据显示,英国人平均每天有36分钟在焦虑,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因此“减压”已成为英国人的流行词汇,应运而生的“减压食品”渐渐被大众接受,超市里已经有了销售专柜。
其实这些减压食品就是普通的食物,但它们的食材中特别添加了欧米伽-3脂肪酸、B族维生素和多种氨基酸等营养素,从而成为了可以帮助人们调节心情、舒缓情绪的“心情美食”。
我们先来看一个与“心情”有关的心理学实验。把一只猴子放在笼子里,将其双脚绑在铜条上,然后给铜条通电。通电后的猴子很痛苦,于是上肢挣扎乱抓,“碰巧”抓到了在旁边的弹簧拉手—实则是一个电源开关。经过几次偶然的拉动,猴子便领会到:只要一拉拉手自己就不痛苦了。
在此基础上,科学家在猴子的前方点亮一盏红灯。然后,科学家把红灯与电击结合起来,红灯一亮,几秒钟后电就来了,猴子就要拉动开关。反复几次,猴子就知道了,只要红灯一亮就拉开关。
这之后,科学家又将一只猴子放入笼中。第一只猴子一进到笼子里就会高度专注,聚精会神地盯着红灯,不敢有丝毫懈怠。红灯不停地亮,它就一直非常紧张,不停地拉动开关,忙得不可开交。旁边那只猴子因为不知道红灯闪亮的意义,只在一边看热闹。实验进行到20天时,第一只猴子就死了。解剖发现,它死于严重的消化道溃疡。
这两只猴子一只是实验猴,另一只是对照猴。它们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种族、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完全相同。但为什么实验猴会这么快就死亡,而对照猴却毫发无损呢?唯一的区别就是,每天在笼子里的6小时,实验猴要时时刻刻关注红灯,精神紧张,担惊受怕,在这样的压力下,它的消化系统和内分泌功能完全紊乱了。
我们当然不是猴子,但对它那种精神紧张的状态也能“感同身受”。可见人们生病不只是由生物学因素导致的,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同样能使人致病,我们也就能理解“心情美食”的出现了。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数据显示,僅2017年一年,就有超过1600万的美国成年人经历过严重的抑郁症发作。《纽约时报》曾给出这样一组数字:全美每年因白领工作压力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050亿美元,相当于10个世界500强级别公司的收益。在英国,每年也有很多人因患抑郁症而不得不放弃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据了解,英国早期的“心情食谱”主要是通过提供必要的人体营养物质来促进人体健康,而现在的“心情美食”更多的是利用食品研发科技,在保证食品可口的同时,确保营养素的真正摄入。目前在英国,含有欧米伽-3脂肪酸的“心情美食”主要提供给成长中的孩子。欧米伽-3脂肪酸能促进脑部发育,并以孩子们喜爱的巧克力、酸奶、面包的食品品类出现在市场上。超市中,商家会用标签将其区分出来,每种物品上都有“食用指引”说明,消费者可据此了解该食品的独特性,虽然价格比普通食品高一倍左右,但仍很受欢迎。
一家名为明特的市场调查公司在最近的调查报告中说,在过去的10年间,“心情美食”已在英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年利润超过10亿英镑的食品市场。
我们真的可以“吃”掉坏情绪吗?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一项研究提供了相关证据,揭示了维生素B1缺乏与抑郁症发病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
其实,很多营养素不仅是身体健康的需要,也是精神健康的需要。比如,B族维生素就是缓解压力的天然解毒剂,维生素B1即被称为“抗神经炎因子”,缺乏时会让人郁郁寡欢。此外,维生素B2缺乏时会造成“口腔生殖综合征”,还会带来性格方面的变化;维生素B6是复合胺的主要成分之一,而复合胺被称为“好心情激素”;维生素B12缺乏时会带来精神异常、无欲、抑郁、嗜睡等生理问题,在老人和孩子身上尤为明显。
再比如维生素C,它可以帮助人体制造肾上腺皮质激素,从而提升人体的抗压能力,而人在承受较大心理压力时,身体对维生素C的消耗量是平时的8倍左右。
很多人都知道香蕉有“快乐水果”之称,那是因为香蕉富含钾,而钾能够帮助人体维持肌肉和神经的正常功能。
很多营养素都有类似的作用。如,钙是天然的神经系统稳定剂,具有安定情绪的作用;镁是重要的神经传导物质,能够放松肌肉;锌能维持血糖的平衡,使人避免因血糖过低而导致情绪低落。至于英国“心情美食”中常出现的欧米伽-3脂肪酸,它和常用的抗抑郁药如碳酸锂有类似作用,能阻断神经传导路径,增加血清素的分泌量。欧米伽-3脂肪酸在深海鱼类中含量最多,所以有人戏言“住在海边的人更容易快乐”就是这个道理。
近年来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营养精神病学,即如何用饮食影响心理健康,渐渐得到美国主流科学家的关注。此前,日本科学家已研究发现,当食物与人的嘴部皮肤接触时,一方面能够通过皮肤神经将感觉信息传递到大脑中枢,从而产生一种慰藉,使人通过与外界物体的接触而消除内心的压力;另一方面,当嘴部接触食物并咀嚼和吞咽的时候,可以转移人对紧张和焦虑的注意,在大脑摄食中枢产生另外一个兴奋区,从而使紧张兴奋区得到抑制,最终使身心得到放松。
据报道,英国的一家公司将从今年开始进行临床实验,用“神奇蘑菇”中的裸盖菇素来治疗现有疗法无法治愈的抑郁症患者。可以想见,未来“吃”或将成为一种拥有更多受众的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