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高三历史复习过程中,很多教师的教学常常以应对考试为目的,以“考试大纲”为教学设计的唯一依据,学习方法单一,对知识点往往从头讲到尾;教学内容上也多以“考试大纲”规定的“考点”为主,为了考试而考试;学习过程往往是对“考点”知识进行记忆并机械的应用;高三复习阶段,如何通过历史复习课帮助学生复习旧知,同时又不只是简单地重复,笔者认为采用“点、线、面”复习思维模式是不错的选择。
所谓的“点”,即对每一个知识点的内容要把握清楚。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基础知识是根本,离开了基础,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丢掉基础,就会丢掉高考。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在紧张的高三复习备考过程中,要减轻学生备考的负担,就需要教师先研究课标的要求,充分利用好课程资源,博取众家之长。可以把知识点编成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逐题过关;也可以对知识点进行多角度提问,使学生深入理解,吃透概念。
所谓的“线”,即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要系统化。不仅要掌握每一个知识点,还要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既要引导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框架,把握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要帮助学生对线索和脉络进行梳理,形成立体的知识网络。
所谓的“面”,即要从总体上把握知识,归纳、概括阶段特征,认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与世界观。
抓“点”是指抓考点、重点、难点。抓考点,夯实基础;抓重点,做到复习可以有的放矢;抓难点,才能获得加分点。
(1)抓考点,夯实基础。
类似于知识传授,又高于知识传授,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式教学方法,设计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在复习人教版必修二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时,针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这个知识点,可以设计以下问题: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背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的过程;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影响;从战后资本主义体系的形成和演变,可以得出怎样的认识?本课的难点在于在这一系列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背后,其隐藏的主导力量和演变规律是什么。通过将知识点编成问题,由浅入深,激发学生思考的动力,使学生深入理解、吃透概念;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与世界观,而不是照本宣科。
(2)对于重点和难点可以进行多角度提问。
关于如何对马歇尔计划进行理解,教师可以从背景、内容、影响等角度进行提问。背景方面,教材强调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帮助西欧恢复经济。那么,美国真是慷慨援助吗?美国当时必须实施马歇尔计划吗?内容方面,马歇尔提出对欧洲的援助计划,为什么同处欧洲的苏联及东欧国家没有得到援助?苏联为什么反对马歇尔计划?影响方面,教材主要强调马歇尔计划的政治影响,那么它对欧洲、苏联、美国的经济影响有哪些?通过设置问题链,打破学生依赖教材,死记硬背的落后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知识点,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养成,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讲授联系的时候,要求要注意一个事物和其他事物的联系,要注意一个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这样有助于指导教师更好地完善历史复习课。教师在复习历史的时候要把握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将这些知识在学生脑海中进行联系,帮助学生打破教材体系,重构知识网络,将知识系统化和体系化。
(1)要注意一个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要求教师在历史复习时,需要重新整合教材,创新专题设计,掌握知识的“前世今缘”,拓展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笔者在复习经济全球化专题的时候,就将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和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进行了整合。例如:
例1.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经济国际化
表1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阶段:经济全球化
表2 市场机制的完善和确立
通过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市场机制的完善与确立的过程,可以拓展历史的视界来探寻其内部和深处的本质,从而窥见世界经济在全球化发展进程中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过程。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全球化的趋势势不可挡。
通过重新整合教材,创新专题设计,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可以打破教材结构的界限,实现古今历史贯通,重构知识网络。培养学生在唯物史观指导下概括、归纳、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理解知识的深度。
(2)要注意一个事物和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强化中外关联,关注横向比较,拓展学生知识的宽度。在教学中可以进行如下操作:
①以表格为基础,通过比较,增加历史知识的储备并进行整理,拓展学生思维。
②以主干知识、主题概念为依托,通过比较,构建考点模块。
③以热点问题为中心,通过比较,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在复习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专题时,以表格为基础,通过对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横向比较,让学生感受中西方不同政治发展路径对各自命运的影响,为今天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表3 古代中西方环境差异对比表
续表
通过表格进行横向比较,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地理环境影响中西方的生产方式:大河文明有利于封建小农经济,海洋文明有利于奴隶制工商业的发展,而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在古代中国,随着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而在古希腊则形成了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国家的政治体制是与国情相适应的,体现出文明的多样性。
(3)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框架。
在复习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时,教师需要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知识框架可以构建为 :
表4
(1)通过整合教材,重构知识体系,把握历史的内在联系,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 —1956年)的阶段特征是把必修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外交、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必修三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和必修三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中与之有关的内容进行整合,明确分期,抓住这段时期的大事,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概括其特征。
总特征: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艰苦创业,克服重重困难,巩固人民政权的同时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① 政治 :追歼国民党残余势力、“抗美援朝”战争、土地改革、和平解放西藏,人民政权得到巩固。诞生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建立三大民主政治制度。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树立了新中国外交新形象。
② 经济: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实行“一化三改”和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进行工业化建设并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1956年底,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③思想文化:毛泽东思想得到丰富和发展,“双百”方针推动科技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文学艺术界出现了一大批出色的作品。
(2)历史教育的目的不是把学生打造成未来的史学家,而是透过对历史现象的反思,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历史思维方法,发展自我的思维能力,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与世界观。
以必修二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为例,从单元主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来看,本课实现了经济全球化由战前的无序状态向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从国际经济格局的发展演变来看,本课确立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中心地位。在这一系列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背后,其隐藏的主导力量和演变规律是什么?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深度思考,认识到实力主导规则的制定;规则让经济有序发展;合作才能共赢。这样的思考过程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在此基础之上,逐步提升学生的历史的学科认知能力。在思考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总结得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
以上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要对整个高三复习统筹规划。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把“点、线、面” 复习思维模式贯穿其中。总的来说,“点、线、面” 复习思维模式的构建,有利于提高高中历史复习课的艺术性和实效性,符合新课程改革中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