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得敏
山东
区域定位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经纬网定位法、海陆位置定位法、相对位置定位法、地理事物轮廓定位法、地理要素特征定位法、地理事物规律与原理定位法等。在考试时应优先选择最熟悉的定位方法,再利用另外一种或两种定位方法进行验证,以提高定位的准确率。
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理事物的区域位置都可以通过一组具体的经纬度来确定,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是区域定位中最常见、最准确的方法。在众多的经纬线中,记住每条经纬线所经过的区域是不可能的,但头脑中一定要清楚地记忆一些比较重要的经纬线所经过的地方。
1.关注局部较为重要的经纬线
如20°W经过大西洋的中部,120°W经过北美西部,60°E经过乌拉尔山,100°E经过青海湖、横断山区,110°E经过包头、巫山、海口,160°E经过太平洋西部、南太平洋中部,30°N经过拉萨、成都、重庆、武汉、杭州等城市附近,40°N经过北京。
2.记住通过各大洲、各大洋、主要国家的经纬度
如非洲中部的经线为20°E,南美洲中部的经线为60°W,北美洲中部的经线为100°W。我国大致位于73°E~135°E。
3.记住一些经纬线的交点
如杭州大致位于120°E和30°N的交点附近,海口大致位于110°E和20°N的交点附近,埃及的首都开罗位于30°E和30°N的交点附近。
1.熟悉海陆分布状况
利用海陆位置定位,必须熟悉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状况,即要明确陆地与陆地之间,大洋与大洋之间,陆地与大洋之间相临、接壤及包围情况。
2.掌握大致位置
一些地理事物位于大陆内部,一些地理事物位于大陆边缘,一些地理事物被海洋包围(如岛屿),利用这一特性可以确定地理事物的大致位置。
3.掌握其他重要的参照物
除了七大洲和四大洋外,一些重要的海、海湾、海峡也是进行定位的重要参照物。
4.根据沿某条纬线和经线的海陆地形剖面图进行空间定位
任何地理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地图上,可以通过某地理事物与周围相关地理事物在方向、距离上的比较,确定它的区域位置。如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若能确定某高原东部为太行山,即可确定其为黄土高原。
世界上每一个区域,大到大洲、大洋,小到湖泊、河流,都有一定的轮廓特征。如意大利半岛像个长筒高跟靴,伊拉克像芭蕉扇,湖南省的形状像人的头部,湖北省则像一顶帽子,黄河某段呈现“几”字形,长江中下游则像字母“W”。在地理区域的实际应用中,常把重要区域的轮廓特征和经纬度结合起来使用,师生要善于发挥想象,把区域轮廓、形状特征作为判断地理事物分布的一把钥匙。
1.要熟识各种区域轮廓,尤其侧重中国省级行政区轮廓和世界主要国家轮廓
2.要熟识海陆轮廓,主要是大洲、大洋的轮廓
3.要能区分重要水域轮廓特征,如对世界著名的湖泊(五大湖、贝加尔湖、里海、鄱阳湖、洞庭湖、太湖、青海湖等)更要特别关注
1.利用地理景观特征定位
受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存在较大的差异,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现代建筑物、文化现象等往往是定位的重要线索。如自然景观中日本的富士山和樱花、吉林雾凇、桂林山水等;人文景观中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广州的五羊雕塑,北京的万里长城,洛阳的龙门石窟,云南西双版纳的竹楼、泼水节等。
2.依据图例、注记定位
该方法常常作为一种辅助定位的方法,但有时也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图中的河流、湖泊、山脉、等高线、沙漠、交通干线、城市、洲界、国界、省区界线等图例和注记往往是重要的提示信息,特别是一些特殊的地名信息对定位很有帮助,有的提示信息甚至决定定位的成败。如出现“珠穆朗玛峰”,则可确定该区域是青藏高原,如出现“西安”,则可确定该地形区是渭河平原等。
1.依据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定位
很多地理事物都有其特定的分布特征及规律。如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的分布规律,河流径流量变化的分布规律,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洋流的分布规律,地貌特征的分布规律,农作物的分布规律,人口的分布特征等等。掌握了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再依据试题中的材料(文字、数据或图表),如气候类型数据图、地貌示意图、河流径流量图、人口结构图、地球光照图及文字说明等,就不难分析出地理事物所在的空间位置。
2.利用地理原理定位
有些地理事物的形成、分布是受地理原理支配的,理解、掌握并灵活运用地理原理,就可以间接推导出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如根据某个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就可推测该地位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给某一区域定位,有时采用一种方法是不够的,解题时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协同作战”,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1.“精”定
该定位要求是进行精确的定位,如城市、省区、国家名称、河流、湖泊、地形区、铁路线、岛屿、洋流等的名称,一般在精确定位时,利用经纬网来定位是最常见的,但是这种定位要求高,所以同时也会用到其他方法。
2.“粗”定
该定位要求相对较低,如气候类型的分布、自然带的确定往往不需要进行精确的定位,只要大致定位即可解题,一般利用分布规律和地理原理来定位,因此了解地理中的规律、地理原理对定位尤为重要。
【例1】(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Ⅱ)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芬兰伊瓦洛(位置如图)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据此回答1,2题。
1.推测该地轮胎测试场供轮胎测试的路面是
( )
A.冰雪路面 B.湿滑路面
C.松软路面 D.干燥路面
2.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
( )
A.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B.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
C.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
D.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
【解析】第1题,由题中芬兰伊瓦洛的纬度位置可知,该地纬度高,位于北极圈内,且最佳测试时间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最佳测试期即冬半年,气候寒冷,积雪结冰期长,故路面多为冰雪路面。第2题,题中测试时间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该地纬度高达北纬68°以上,冬至日前后出现极夜现象,所以会出现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的情况,故答案选B。冬半年北半球日出东南,但极夜期没有日出,故A错;白昼时长最大差值超过12小时,故D错;由于该地纬度高,气候寒冷,该地冷空气向南移动,位于西伯利亚西北方,不会遭受东方寒潮侵袭,故C错。
【答案】1.A 2.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最佳测试期内,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太阳直射点先向南回归线移动,后由南回归线向北移动,一直移动到赤道以北的北半球,由此可知该地在此过程中的昼夜长短及日出方位的变化,进而可以顺利得出正确答案。
【例2】(2016年江苏卷)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下图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读图回答3,4题。
① ② ③ ④
3.画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4.画③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
( )
A.冰川作用、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C.风力作用、流水作用
D.生物作用、流水作用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图①显示有高大的山脉、幽深的峡谷,与丘陵地形特征不符,排除;图②显示的是峰林和侵蚀洼地,属于喀斯特地貌景观,排除;图③显示千沟万壑的地貌景观,属于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排除;图④显示有低矮的丘陵,以及河流、小船等,符合我国江南丘陵景观的特征,故答案选D。第4题,由上题可知,图③描绘的是我国的黄土高原景观,地表破碎,沟壑纵横。黄土高原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后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故其形成原因为风力作用和流水作用,故答案选C。
【答案】3.D 4.C
【知识拓展】地形即地表的形态。分为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五种类型。中国的高山主要分布在第一阶梯的青藏高原和第二阶梯的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周围、黄土高原周围。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在东部,山势较低,这种走向的山脉主要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即我国第二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长白山、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浙闽一带的东南丘陵山地;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于西部,由北向南依次为阿尔泰山、祁连山和喜马拉雅山。南北走向的山脉纵贯我国中部,主要包括贺兰山、六盘山和横断山脉。
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为世界所罕见,主要集中在云贵高原和四川西南部。2014年6月23日,以桂林喀斯特(广西)、施秉喀斯特(贵州)、金佛山喀斯特(重庆)和环江喀斯特(广西)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例3】(2018届太原模拟)下图是沿20°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关于甲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势低缓的唯一原因是地壳运动长期不活跃
B.气候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
C.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
D.所在国是世界热带经济作物天然橡胶的重要产地
6.关于乙地形区的地形、地势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地势起伏大 B.地势南高北低
C.山河相间 D.以高山峡谷为主
【解析】根据图示经纬度以及地形特征,可判断出甲位于南亚的德干高原,乙位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第5题,德干高原地势低缓,与地壳运动长期不活跃以及外力的侵蚀作用有关,故A项错误;图示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西南季风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B项正确;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故C项错误;天然橡胶主要产地为东南亚,故D项错误。第6题,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以高山峡谷为主,地势起伏大,山河相间分布,故A,C,D项正确,B项错误。
【答案】5.B 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