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妍
摘 要:语文学科素养的正式发布,为初中语文教学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初中语文教师也应该学习并深刻理解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并应用于语文教学实践中,为自己的语文课堂的改进提出新的想法与方向。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语文
教育部刚刚颁布了《普通高中语文课堂标准(2017年版)》,正式确定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这对我们初中语文的教学,也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1]
1.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共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3.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4.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与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
语文教学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核心素养的的四方面,深刻领会语文学科特点和育人的要求: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文文字的能力;同时,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理解文化多样性。
那么基于核心素养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哪些方面呢
1.课堂教学注重关键能力培养
把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落实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关键能力。我们将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着力点,具体作法是,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首先明确制定出课堂教学的具体能力目标,然后设计必要的教学程序来达成目标。
2.课堂教学注重塑造学生人文品格
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课堂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和掌握必要的工具技能,还应培养学生的思想品格和意志品质。对于学生思想品格的塑造,我们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将此概括为通过语言文字和具体问题的探究、对话、点拨、引导,潜移默化地为学生人生发展奠定精神根基。[2]
塑造品格,包括塑造人才成功所需要的意志品格等情商因素,情商在人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非常之大。讨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解决,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只精心设计一两个核心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不会轻易给出提示、也不急于做出解答,而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在学生之间的互动中,自己教会自己,自己提高自己,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塑造学生意志品格的目的。
3.课堂教学注重建构合作学习共同体
构建合作共同体,为学生创设了同伴学习的积极的良好的同伴合作关系,这样课堂教学就承载了生命之间的较为自由的生命对话,而这种积极的生命对话与同伴关系,对学生的学习又产生了积极而意义深远的影响。
学习共同体一般由6人组成,保证每个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会给予必要的指导,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后,师生可以共同进行梳理、整合问题,从而给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以帮助学生选择探究学习内容,保证合作学习沿着科学路径进行,使学生明白怎样学习更为有效。
4.课堂教学着力运用智能化技术改进课堂构成
课堂教学的微课与翻转课堂的运用,让学生先看视频,上课时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讨论交流深化所学内容,是将一些学习内容通过微课视频,翻转到课前学习,这只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形式之一;其实,新教育新课堂要发展好,与高新智能技术融合好,将高智能机器与课堂教学内容融合,是新课堂教学的一种新趋势。
5.课堂将高度重视学生“学”的主体性参与
首先要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不应局限于练习阶段,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讨论与解决,到新问题发现与布置等各个环节上都要让学生参与;其次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体验到参与成功而带来的成就感,特别要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原點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参与课堂讨论与学习,都获得新的进步与发展;第三也要引导学生参与教,这样的课堂不仅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也要让学生兵教兵,把教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堂上学生互教、互学,教师也参与其中,并引导学生学习和参与课堂评价,为学生的讨论作必要的指导与方向指引。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在语文教学课堂上主动求变,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从育分走向育人,真正为国家培养具有素养的合格公民与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14页.
[2]陈继英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究竟应是怎样的样态?教育家[J]201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