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耀峰 张春晖 刘军胜 高 杨 庞 玮
“耦合”作为物理学概念,已在数学、信息科学、地理学、国土资源、环境科学、社会学、文学艺术、传播学等研究中,被大量借用。但在旅游学领域引入这一概念的研究相对较少。从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视,我国大量的观光旅游产品供给过剩,而休闲度假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城市旅游供给(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旅游设施、精细服务等)也存在结构性供给不足与供给过剩的问题等,这些现象反映出旅游供需耦合出现了问题。
“旅游耦合”应该是我国旅游学术界需要从理论与方法层面进行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
随着大众旅游的普及,旅游业蓬勃发展,但也逐步凸显出诸多问题,如旅游景观、环境等被破坏,雾霾影响人们出游欲望等,这些负面效应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阻碍因素。从不同维度审视,旅游业发展中呈现出的问题存在固有矛盾与根源。
从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视,我国大量的观光旅游产品相对供给过剩,而休闲度假产品供给严重不足。我国进入了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日俱增,旅游者的需求结构逐步转型,单纯的观光旅游产品已无法满足人们多元化的旅游需求,大众更喜欢参与体验性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开展定制式的旅游活动。但是,目前我国旅游市场的产品供给结构中,此类旅游产品的占比仍然较低。
从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的关系审视,城市旅游供给的结构性矛盾使其与旅游需求契合度并不理想,供需耦合程度有待提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旅游供给丰度亦不断提高,新兴旅游产品层出不穷。然而,城市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并非完全匹配,如淡季时我国的旅游城市酒店“空房现象”严重,揭示了目的地供给与需求并未达到最优协调状态。
从旅游的人地关系审视,旅游过度开发、开发中的破坏与破坏中的开发并存,影响了旅游业发展的人地关系协调。人对目的地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是旅游发展的基础,已有的旅游开发暴露出很多问题,如对遗产类自然景区的过度开发,导致有些景观出现了不可逆的破坏。同时,景区与周边环境的不协调也成为影响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
从旅游利益共同体关系审视,政府、企业、社区居民、游客的利益博弈并不均衡。旅游产业具有较强的带动性,其利益主体较为多元,各方利益主体在相互的博弈中寻求关系均衡。政府的强势主导、企业的过度追求利益最大化,导致弱势的社区居民出现抗拒情绪,给旅游发展带来了负面效应,并使游客产生消极情感,滋生了地域旅游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
从城市与乡村旅游协调关系审视,城乡旅游发展并不协调,城市带动乡村、乡村与城市旅游业融合、城乡共赢的旅游业协调发展目标任重道远。我国旅游从中心城市旅游起步,虽然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但是作为旅游的两种核心形态,城市与乡村的融合程度较低,没有展现出相互促进的良好态势。城市作为旅游中心地,承担着集聚与扩散的功能,而乡村旅游是未来旅游业拓展的广阔空间,城乡协调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凸显。
从交通等公共设施与游客需求的关系审视,部分地域的交通等设施建设不足,这在我国西部地区尤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旅游者的可进入性。交通等设施是旅游活动的基础条件,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游览体验质量。目前大城市交通普遍拥堵,而广大的西部地区交通等设施虽有改善,却仍无法完全满足旅游者需求。
另外,从旅游业与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等关系审视,均存在不匹配、不协调问题。凡此种种,从形而上的角度审视,解决矛盾的焦点在于旅游业的协调,也就是旅游的供需耦合、人地协调、利益共享、城乡融合、公共服务保障等方面。从“耦合”视角研究上述问题,破解矛盾,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
(1)耦合
耦合源于物理学,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或运动形式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体现系统或要素间的相关关系(高楠、马耀峰、李天顺等,2013)。根据系统间或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协调关系,表现为良性耦合和不良耦合。若配合得当、相互促进时,为良性耦合;反之,为不良耦合。耦合关系都存在从失调走向协调的递进过程。
(2)耦合的研究进展
耦合在国内外研究中得到不同维度的扩展,其应用领域涉及诸多学科,如物理学、数学、地理学、文学、社会学等,耦合不仅是一种物理学现象,更成为一种分析问题的独到视角。
自然科学领域的耦合研究涉及物理学、数学、地理科学等。耦合本身源于物理学,国外近期研究集中于系统力学、声光学等诸多方面,范围较广,研究体系相对全面,用于对不同物理现象的解释(刘磊、杨扬、潘永东等,2014;肖功利、刘利、杨宏艳等,2017;Yiannakou,Menikou & Yiallouras,et al.,2017;Szczȩśniak,Durajski & Jarosik,2018;Shi,Li & Chen,et al.,2018)。有研究讨论两个磁控忆阻器串并联的耦合情况,并通过数值仿真探索了耦合效应对忆阻系统的影响(王颜、杨玖、王丽丹等,2015)。另有研究从实践角度,提出基于微腔耦合结构的等离子体弯曲波导新型滤波器(肖功利、刘利、杨宏艳等,2017)。
数学领域的耦合研究较为单一,主要从理论层面切入,对特定数学概念、公式的深化理论进行探究,如研究一个双曲—椭圆耦合系统解的存在唯一性等(Gaigalas,Fritzsche & Grant,2004;陈丽,2014;刘丽亚、谷峰,2017;师建国、周厚勇,2017)。在此基础上,耦合模型作为一种研究工具,多用于其他学科出现的具体现象的测度与分析(张广明、刘合、张劲等,2010;郭平、曹树刚、张遵国等,2012;王会林、卢涛、姜培学,2014;朱明、石玗、樊丁等,2015)。
耦合在地理学中的应用相对丰富,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均有理论拓展,内容涉及土壤、水文、城市化等地理要素。在自然地理研究中,耦合是一个分析现象的独到视角。有的研究对自然灾害中部分现象进行探讨(李双双、杨赛霓、刘宪锋,2017;Yang,Qiao & Uchimura,et al.,2017);另外,从形而上的角度,傅伯杰(2014)以黄土高原地区为案例,探讨了“格局与过程耦合”的地理学综合研究途径与方法。人文地理中的耦合研究围绕各类地理要素间的相关关系展开,有研究分析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空间特征与驱动机制(徐维祥、刘程军,2015;郑文升、蒋华雄、曾菊新等,2015;孙黄平、黄震方、徐冬冬等,2017)。
在人文社科研究中,不同于量化测评,耦合主要是一种研究方法和视角。文学研究中关于耦合的内容涉及以下方面:第一,文学作品中概念的辨析,如探究播植观和播映观在当代出版文化中的耦合研究(江作苏、刘文军,2016);第二,对文学作品的总体评论,如“和谐耦合”(崔巍,2014),针对文学翻译中原文和译文的美学价值,有研究提出“耦合家庭”(陈晓棠,2010);第三,文学两种学派间的关系研究,如阳明心学与明代文学之耦合(常威,2016);第四,文学泛化应用,有研究将文学意境与景观空间进行质化耦合(杜春兰、王婧,2014)。
在社会学研究中,首先,耦合作为一种泛化概念出现,用于归纳提炼一些特殊社会现象。如:针对民族地区工业乡村发展模式,有学者解析了民族乡土与城市生活的耦合(何晓波,2014);有研究基于社会结构分析法,得出草根非营利组织在生存中面临着脱耦与耦合两种具体生存逻辑(王崇,2013)。其次,耦合被用于社会学概念的辨析,多作为一种关系探讨出现,如:“五四”传统与“现代化范式”的耦合(贺桂梅,2009);经济活动中理性和非理性选择的相对耦合关系(杜辉,2011);生态文明与法制文明的耦合建设(管志利,2015);相对剥夺感塑造与资源动员耦合下的社会抗争分析(郑谦,2015);基于种族主义和地理的注释,Gilmore(2002)分析了权力和差异的耦合关系。
在传媒研究中,耦合研究主要关注网络,分析其传播动力学机制(唐明、崔爱香、龚凯,2011),也有学者提出线上线下互动舆情传播模型(尹熙成、朱恒民、马静等,2015;朱恒民、杨柳、马静等,2016)。另外,针对某种特定传播学现象,耦合成为一种发展战略(黄雅意、辛亮、黄锋,2016)。
在经济学研究中,经济与生态系统的耦合关系受到诸多关注。此类研究多依托某一案例地,分析地域的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发展模式、耦合特征等,耦合研究的系统也从二元逐步扩展到三元,如生态—环境—经济(周立华、樊胜岳、王涛,2005;傅威、林涛,2010;杨玉珍,2014;曹相东、付桂军,2015)。经济中的要素与其他系统的相关关系也是耦合研究的重点,如用水效率、城市化效率与经济的互动关系(Bahn,Drouet & Edwards,et al.,2006;傅威、林涛,2010)。与实践相对,研究从形而上的角度,进行经济学的理论间耦合关系研究,如:从文化交融的视角切入,比较国学中经济思想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耦合关系(周建波,2010);产品内分工理论与价值链理论的渗透与耦合(曾铮、王鹏,2007);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耦合等(盖凯程,2010;陈孝兵,2014)。
可以看出,耦合作为一种物理学现象,已经在物理学、数学、信息科学、地理学、资源学、水文学、经济学、传媒学、社会学、文学等方面,得到大量的应用,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在旅游学方面,虽有一定研究进展,但总体上应用较少。
新时期,我国各行各业蓬勃发展,科技进步、人民富裕的同时也凸显出严重的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的重要议题,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其核心在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不同维度解读,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内涵与耦合思想都存在相似之处。
过去的近30年,“可持续发展”概念从“以经济、社会目标为中心”逐步向“以环境为中心”转变。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在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时曾强调,其根本目的在于“资源保护”和“社会公平”。同时,应全面识别“人类—环境”互动机制,帮助地方适应或恢复由于跨空间活动带来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张晓玲(2018)梳理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演变过程,明确了其在人类需求和自然供应能力之间的沟通价值,并结合多种经济学原理加以论证。研究发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仍然是模糊的,尤其缺乏对空间维度的“先验性”思考。环境经济学被用来处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生态经济学将经济概念化为生态圈的一个开放子系统,这个系统将能源、物质与社会生态系统相融合(张晓玲,2018)。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人类与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系统共同构成复杂的人地巨系统,有研究称其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其中的各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艾凉琼,2004)。实施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树立人—地的巨系统观,从整体上把握和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章杰宽、朱普选,2011)。耦合本身针对系统而言,实质上是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一种协调关系,更是一种良性互动程度的评价。要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必须平衡好这几大系统相互发展的关系,耦合研究关注于系统间的联系、发展状态,与可持续发展内涵相契合。
从社会伦理的角度而言,可持续发展主张公平分配地球资源,既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考虑未来长远发展的需要;既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王荣斌、张小华,2008)。可持续发展简而言之就是实现人地巨系统的最优化发展。耦合的思想是要平衡好两个或多个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实现一种从失调到协调的发展转换,即达到系统间的最优状态。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与耦合的最终目标相同,耦合是实现系统间状态优化的重要路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已经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转向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特别是指标体系的构建。可持续发展指标的筛选和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人类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前沿性课题。20多年来,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已经出现了从理论探讨走向实际应用的趋势(李天星,2013)。耦合的测量指标为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耦合度是描述系统或者要素相互影响的程度指标;协调是一种良性互动态势,体现系统间和谐健康关系;耦合协调度是度量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要素在发展过程中彼此和谐一致的程度,体现了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
国内外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历程,可以分为起步探索、快速发展与巩固深化3个阶段。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及其发展水平、旅游地发展演化过程与规律、旅游生态安全与环境容量、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居民与游客的影响感知、旅游地低碳化发展、旅游企业的影响等7个方面;评价体系主要为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旅游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指标体系、可接受改变极限、旅游生态足迹分析等方面(唐承财、钟林生、成升魁,2013)。综上,从本质上讲,耦合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指向是一致的,二者均体现了一种良性发展趋势,是对不同系统间相互关系的把控。耦合研究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但已有可持续发展研究对耦合路径的关注不足,从耦合视角研究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论文并不多见。
通过对耦合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的梳理可以发现,耦合既是一种认知事物关系的方式,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据此,笔者认为旅游耦合是两个或多个旅游系统内部或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影响与关联的现象,并在各子系统之间的互动作用下,产生相互依赖、协调与促进的动态联系。根据旅游耦合的概念,可以透视并综合把握旅游耦合的内涵特征与类型。
旅游耦合从系统论角度,剖析不同事物、现象或活动之间的互动关系,具备系统论的层次性、整体性、开放性、自组织性、目的性、突变性与稳定性等特征。且不同事物与活动之间的耦合演化过程符合系统中的优化演化律、结构功能相关律、涨落有序律及竞争协同律等定律。
根据不同研究视角,可以将旅游耦合分为不同的类型,具体包括:内外动因视角下的旅游内部耦合与外部耦合、系统论视角下的旅游系统耦合、发生学视角下的成长性耦合与演进耦合、地理学视角下的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时空耦合、经济学视角下的旅游供给与需求的耦合、社会学视角下的主—客耦合、管理学视角下的旅游利益共同体的耦合、环境学视角下的旅游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耦合等。
旅游耦合研究广泛涉及旅游系统与相关系统的耦合,主要包括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管理、人口、交通、设施、服务等关联系统。
(1)旅游供给与需求的耦合
现代旅游活动涉及行业众多,旅游产业的综合性极强,旅游供给与需求的互动、匹配、协调更为复杂。人民对美好旅游活动的全面追求与旅游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间的矛盾,可由旅游供给与需求耦合的研究予以解决。因此,旅游供需耦合研究兼具理论深化与实践指导意义,是一个典型的极具成长性的研究命题。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旅游吸引物及产品与旅游市场需求的耦合、旅游接待设施数量及类型与旅游需求的耦合、旅游目的地系统与旅游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的耦合等。
(2)旅游与经济发展的耦合
凭借巨大的产业带动作用,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形成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区域经济的结构优化调整、可持续性提升等需求,又往往将旅游业作为重要指向。因此,旅游业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互动耦合研究应成为旅游耦合的研究重点,得到学界的重视并给予持续关注。具体的研究方向包括: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旅游业与经济结构优化的耦合、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耦合的过程、机理等。
(3)旅游系统与社会系统的耦合
旅游发展会引起目的地的物价、社会就业、居民生活方式、家庭结构、社区主—客关系、传统习俗等多方面的社会变化,目的地的社会环境氛围,尤其是居民好客程度、文明程度等,又会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影响。考察旅游与社会发展间的互动耦合,可为深入理解旅游的社会影响、优质旅游发展提升、旅游可持续发展等提供研究路径。值得深入探讨的命题包括:旅游发展与居民生活质量的耦合、旅游发展与目的地公共服务质量的耦合、游客与社区居民关系的耦合等。
(4)旅游系统与文化系统的耦合
旅游具有文化属性,文化资源与环境是促进旅游发展的重要动力。旅游发展又或多或少地影响到目的地的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现代文化、建筑文化的建设与传承。旅游与文化耦合研究应关注的问题包括: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耦合、旅游与地域文化的耦合、现代旅游文化与当地传统文化的耦合、旅游与目的地文化环境的耦合机理、旅游与特色文化的耦合模式等。
(5)旅游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的耦合
自然环境是旅游活动开展的基本依托,是旅游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制约或促进因素,旅游活动也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环境影响效应,二者间的良性互动耦合以及协调发展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旅游与生态环境质量的耦合、旅游与自然环境互动耦合机理、旅游与自然环境耦合发展模式等命题应得到进一步关注。
(6)旅游系统与管理系统的耦合
旅游业发展涉及发展规划、市场监管、企业管理、资源开发利用、宣传促销、环境保护、目的地形象、政策法规等管理问题。旅游的发展与旅游业管理水平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旅游系统与旅游行政管理、企业管理、市场管理、开发管理等管理系统,具有重要的耦合关系。旅游系统与政府法规政策的耦合、旅游发展与社区治理的耦合、旅游企业与政府管理的耦合、旅游与支持保障系统的耦合等问题,值得进行深入探讨。
(7)旅游流系统与旅游地系统的耦合
旅游现象产生于人的内心的期望、动机与诉求。旅游的发生会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的融合、旅游环境的营造等。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与旅游流之间存在一种耦合关系。探讨旅游流与旅游地之间的耦合关系,对促进目的地建设、管理与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理论与实践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旅游流规模与旅游地子系统的耦合、旅游流发生时序与旅游地的耦合、旅游流与旅游地空间结构的耦合、旅游流与目的地产业结构之间的耦合等。
(8)旅游系统与交通系统的耦合
交通是旅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目的地与客源地的桥梁,也是旅游活动能够开展的重要条件,涉及旅游的可进入性问题。旅游活动的异地性与暂时性特征,决定了区域旅游系统的发展离不开交通系统的支持。目的地旅游业的发展会带动地域的交通、就业、经济的发展,而目的地交通建设能够优化旅游发展格局,提高游客集散能力,深化区域的联系与旅游合作等。可研究的命题包括:旅游流与交通系统的耦合、旅游产业与交通系统的耦合、旅游经济与交通可达性的耦合等。
(9)旅游系统与设施系统的耦合
良好的基础与服务设施是目的地旅游业顺利发展的保障,而旅游业的发展也会促进目的地设施的完善。分析旅游系统与目的地设施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对提升目的地设施使用效率、优化目的地设施的布局和配置、增强游客的满意度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旅游流与餐饮、住宿、游憩、娱乐、购物等设施的耦合,旅游与基础设施的耦合,旅游与公共服务设施的耦合,旅游与环保设施的耦合,旅游业与信息传播设施的耦合等。
(10)旅游系统与服务系统的耦合
旅游业是典型的服务型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对完善目的地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目的地服务质量有一定推动作用,而优质高效的旅游服务是保障目的地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旅游系统与服务系统的耦合,对优化并提升目的地旅游形象、提升游客的满意度与忠诚度具有重要作用。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旅游系统与服务质量系统的耦合、旅游与公共服务的耦合、旅游与金融服务的耦合、旅游与贸易服务的耦合、旅游与医疗保健服务的耦合等。
(11)旅游系统与城镇化系统的耦合
旅游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与综合性。旅游业的发展会带动地域城乡经济建设,优化城乡产业结构,而城市与乡村是发展旅游的重要场所。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旅游与城乡之间的耦合可成为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突破点。城市是旅游者的集散中心,旅游发展可带动并提升城镇化水平,而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则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主要研究命题包括:旅游与城镇化水平的耦合、旅游与城乡景观的耦合、旅游与乡村振兴发展的耦合、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耦合、旅游与乡村扶贫脱贫的耦合、旅游与城市移民的耦合等。
(12)旅游利益共同体的耦合
目的地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游客、社区居民、旅游企业与管理部门等利益共同体的参与和支持,利益共同体之间的协调与耦合的程度,将极大地影响目的地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主要研究命题包括:目的地各旅游利益共同体之间的耦合、目的地“主—客”文化的耦合、利益共同体对目的地发展感知评价的耦合、政府与旅游企业以及社区居民利益的耦合等。
(1)理念价值
旅游耦合是将系统耦合的思想引入旅游研究,深化旅游学理论创新与方法创新而得到的新概念。它是对旅游系统及其相关系统间互动协调发展的一系列现象的高度概括与凝练。旅游耦合从系统论的视角将驱动旅游发展的因素与旅游关联因素结合在一起,进行整合研究,这种旅游耦合思维跳出了单因素、单视角、单向度的传统研究思路,为旅游系统理论、旅游发展实践提供了新的思想观点与思维模式。
(2)路径价值
旅游耦合的概念内涵包括耦合的结果即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还包括旅游系统与相关系统间的互动耦合过程。换言之,旅游耦合不但对耦合的状态、结果给予关注,更侧重耦合机理、耦合过程的揭示。这既为地域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了明确指引,也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路径。根据特定目的地,探索旅游系统与相关系统之间的耦合主导要素、耦合过程规律、耦合格局发展演变,有利于提出针对性、实效性强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渠道性实践对策与建议。
(3)技术价值
旅游耦合以及各类耦合评价模型,为区域旅游发展质量评价、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评价、旅游协调发展主导要素及阻凝要素识别等,提供了科学评价工具,丰富了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评价方法,拓展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从最初的旅游流或目的地单要素的研究,到系统整合地分析旅游流与目的地系统,旅游耦合理论的探索,从微观走向宏观,由局部上升到整体,从“碎片化”探索,迈向了“系统化”实践。从行业实践角度看,合理的评价体系和行之有效的量化模型,无疑能有效衡量旅游供需平衡状况,揭示旅游流与目的地耦合关系,避免盲目投资与无效营销,破解旅游目的地发展所面临的理论与技术瓶颈。目前,旅游耦合理论实践探索的最新成果,主要以笔者所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旅游流与目的地耦合:因素与模型及机制研究——以六大城市入境旅游为例(2013—2016)”形成的系列研究成果为代表(马耀峰、刘军胜,2014;高楠,2015;吴冰,2016;薛华菊,2016;董亚娟,2017;刘军胜,2017;张春晖,2017)。关于旅游供需耦合层面的研究应用,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学界已广泛尝试应用耦合评价模型来研究国内典型城市的耦合协调情况。根据本研究团队前期的研究成果,我国入境旅游目的地可以被划分为东、西两大典型旅游带,并辐射出六大典型旅游城市(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昆明)。目前,以旅游供需系统评价体系的构建为主要探索成果,包括:从城市地理学角度研究耦合协调度特征建立的评价体系(高楠,2015),从旅游学供需理论角度研究耦合协调度的等级及周期建立的评价体系(张春晖,2017),从发生学角度研究耦合协调度的成长与演进建立的评价体系(刘军胜,2017),从地域分工理论研究旅游目的地城市群的耦合关系与层次结构建立的评价体系(薛华菊,2016)。此外,除旅游供需系统外,耦合评价体系还被广泛应用于旅游流与供给方的相关单系统耦合研究,如旅游饭店业的耦合评价体系(裴博、马耀峰、李天顺等,2014;吴冰、马耀峰,2015;朱晔、刘军胜、马耀峰,2015)、旅游交通业的耦合评价体系(王永明、马耀峰,2011;刘军胜、马耀峰,2017a)、旅游流与生态环境的耦合评价体系(庞闻、马耀峰、唐仲霞,2011;高杨、马耀峰、刘军胜,2016)、旅游流与城市化耦合评价体系(高楠、马耀峰、李天顺等,2013;李森、马耀峰、刘智兴等,2013;吴晶、马耀峰,2014)以及旅游流与区域经济耦合评价体系(詹新惠、马耀峰、高楠等,2014;高楠、马耀峰、张春晖,2015;刘军胜、马耀峰、吴冰,2015)等。
本研究发现的我国旅游流与目的地耦合时空特征及演化规律,是旅游供需耦合实践探索道路上取得的重要成果。通过时间与空间维度的旅游耦合区域差异特征对比,刻画入境旅游需求与城市旅游供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从而为旅游决策与管理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参考依据。从时间维度来看,入境旅游供需耦合协调等级的发展演变具有时序性上升的发展态势,即东部三大城市(上海、北京、广州)旅游耦合发展呈“稳定梭形发展(同步优化)”形态,西部三大城市(成都、西安、昆明)旅游耦合发展呈“螺旋式上升”形态(刘军胜,2017)。从空间维度来看,发现了旅游耦合呈现“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空间格局;旅游耦合呈现由“东高西低”向“差距渐小”的空间变化趋势(张春晖、马耀峰、吴晶等,2013;张春晖,2017;高楠、马耀峰、张春晖,2015);东、西部旅游区“旅游流—区域经济—生态环境”三维耦合协调度相对均衡,三维耦合发展变化特征包括“经济导向、社会文化导向和生态环境导向”等几种耦合协调类型(宋炳华,2016);探索发现了东、西部城市可划分为4种耦合协调类型:耦合较高且稳步提升型(北京、上海)、耦合快速发展型(广州)、耦合波动发展型(西安、成都)和耦合协调度待提高型(昆明)(吴晶、马耀峰,2014;张春晖、马耀峰、白凯,2016)。
通过对目的地旅游流驱动与旅游城市响应的耦合动力机制的探索,研究者发现旅游流与目的地间存在“入境旅游流现实和潜在驱动,目的地经济社会、资源区位、信息技术、服务设施全面响应”的耦合动力机制,并提出了“旅游流驱动力、目的地旅游响应力”和“驱动—响应动力机制”的概念模型(董亚娟,2012;王玎玎,2014),对我国城市旅游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旅游供需耦合动力机制的实践探索,主要包括3个阶段:全要素的动力机制的探索、近20年主导驱动因素的发现和周期性内部驱动的分析(董亚娟,2017)。其中,有研究者通过系统仿真技术,发现旅游流与目的地间存在“需求驱动与供给响应”的动力架构,并提出了TSEE系统影响机制模型(高楠,2015);通过灰色关联模型,揭示了东、西部典型城市供需系统及其要素的耦合贡献度(王强、马耀峰,2013;张春晖、马耀峰、白凯,2016;刘军胜、马耀峰,2017b);通过旅游者感知评价,探索旅游供给的核心要素与优势要素(庞玮、马耀峰、陈婷,2016;詹新惠、马耀峰、刘军胜等,2016)。此外,在对我国东、西部典型城市旅游供需耦合动力机制的探索过程中,还涌现出对耦合单要素的动力机制的探索。如研究者通过对六大城市的旅游目的地系统交通与区位(毕丽芳、马耀峰,2013;詹新惠、马耀峰、高楠等,2014)、旅游服务设施(薛华菊、马耀峰、黄毅等,2014)、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环境、旅游资源、对外开放度(李森、马耀峰、刘智兴等,2013;吴晶、马耀峰,2014)等要素进行分析,发现了不同城市的优势导向耦合模式。
综上所述,旅游供需耦合的实践探索,主要从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应用、旅游耦合的时空演化、旅游供需耦合的动力机制3个方面,进行了以东、西部六大城市为典型代表的实践探索,已取得较为丰硕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面对旅游发展过程中诸多方面出现的冲突、对立、不平衡现象,学术界目前缺乏对之进行科学描述、评价和解释的一般性(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理论框架及实证工具。耦合作为一个物理学概念,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大量应用。本研究基于物理学耦合理论,立足针对产业实践现象的观察与大量实证研究探索,以旅游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对象,运用问题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在剖析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不可持续现象的基础上,作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提出了“旅游耦合”的新概念及其内涵;(2)综述了耦合、耦合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进展,指出旅游耦合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新路径,是旅游和谐发展的重要评价模型;(3)界定了旅游耦合的研究范畴并分析了旅游耦合的研究价值;(4)以笔者主持的关于旅游耦合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为案例,主要从系统评价体系、旅游耦合的时空演化与动力机制3个维度,阐述了旅游供需耦合的实践探索成果。
旅游耦合将旅游发展视为复杂巨系统,将影响其发展质量的诸多方面视作子系统,并以耦合理论对子系统间相互影响、关联的关系进行描述与解释。作为针对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诸多不平衡、不协调现象高度凝练得到的新概念,旅游耦合丰富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有效思路与方法,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新路径。
[1]Bahn O, Drouet L, Edwards N R, et al. The coupling of optimal economic growth and climate dynamics[J].Climatic Change, 2006, 79(1/2): 103~119.
[2]Gaigalas G, Fritzsche S, Grant I P. Program to calculate pure angular momentum coeff i cients in jj-coupling[J].Computer Physics Communications, 2004, 139(3):263~278.
[3]Gilmore R W. Fatal couplings of power and difference: Notes on racism and geography[J].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2002, 54(1): 15~24.
[4]Shi Y, Li S W, Chen H B, et al. Improved SPH simulation of spilled oil contained by flexible floating boom under wave-current coupling condition[J].Journal of Fluids and Structures, 2018(76): 272~300.
[5]Szczȩśniak R, Durajski A P, Jarosik M W. Strong-coupling superconductivity induced by calcium intercalation in bilayer transition-metal dichalcogenides[J].Frontiers of Physics, 2018, 13(2): 137401.
[6]Yang Z J, Qiao J P, Uchimura T, et al. Unsaturated hydro-mechanical behaviour of rainfall-induced mass remobilization in post-earthquake landslides[J].Engineering Geology, 2017(222): 102~110.
[7]Yiannakou M, Menikou G, Yiallouras C, et al. MRI-guided coupling for a focused ultrasound system using a top-to-bottom propagation[J].Journal of Therapeutic Ultrasound, 2017, 5(1): 6.
[8]艾凉琼. 从系统论看可持续发展理论[J]. 系统辩证学学报, 2004, 12(4): 50~52.
[9]毕丽芳, 马耀峰. 交通通达性与省域旅游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分析——以云南省为例[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3, 26(1): 124~128.
[10]曹相东, 付桂军. 城市群与产业集群耦合发展研究综述[J]. 前沿, 2015(2):53~56.
[11]常威. 论阳明心学与明代文学之耦合——正学、正心至正文的自然递嬗[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5): 120~130.
[12]陈丽. 一类非线性耦合方程的数学分类灵敏度分析[J]. 科技通报, 2014(11):5~8.
[13]陈孝兵. 经济学的历史性与科学性耦合及其前景[J]. 当代经济研究, 2014(8):35~42.
[14]陈晓棠. 耦合家庭: 文学视阈下的转型社会图景——以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为例[J].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0(4): 83~85.
[15]崔巍. “和谐耦合”解析——论蕴于文学翻译中的和谐之美[J]. 海外英语, 2014(19): 162~163.
[16]董亚娟. 供需视角下入境旅游流驱动与城市目的地响应耦合关系研究[D].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2012.
[17]董亚娟. 入境旅游流驱动与城市目的地响应耦合关系研究[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7 : 115~118.
[18]杜春兰, 王婧. 文学意境与景观空间的耦合研究——以重庆古代“八景”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4, 29(6): 101~106.
[19]杜辉. 理性与非理性选择在经济活动中的耦合——基于经济学与社会学的思考[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1(11): 63~67.
[20]傅伯杰. 地理学综合研究的途径与方法: 格局与过程耦合[J]. 地理学报, 2014,69(8): 1052~1059.
[21]傅威, 林涛.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模型的比较分析[J]. 四川环境, 2010, 29(3): 102~109.
[22]盖凯程.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非主流经济学范式比较与耦合的整体视域[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0(2): 5~9.
[23]高楠. 旅游流与目的地耦合评价模型及仿真研究[M].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 : 220~223.
[24]高楠, 马耀峰, 李天顺, 等. 基于耦合模型的旅游产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 旅游学刊, 2013, 28(1): 62~68.
[25]高楠, 马耀峰, 张春晖. 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时空耦合分异——基于九省区市1993—2012年面板数据[J]. 经济管理, 2015, 37(9):111~120.
[26]高杨, 马耀峰, 刘军胜. 旅游业—城市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及发展类型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4(5): 109~118.
[27]管志利. 卢曼理论视角下生态文明与法治文明的耦合研究[J]. 理论研究, 2015(2):73~77.
[28]郭平, 曹树刚, 张遵国, 等. 含瓦斯煤体固气耦合数学模型及数值模拟[J]. 煤炭学报, 2012, 37(S2): 330~335.
[29]贺桂梅. 80年代、“五四”传统与“现代化范式”的耦合——知识社会学视角的考察[J]. 文艺争鸣, 2009(6): 6~18.
[30]何晓波. 民族地区工业乡村发展模式的社会学研究: 民族乡土与城市生活的耦合[J]. 理论界, 2014(1): 65~67.
[31]黄雅意, 辛亮, 黄锋. 期刊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的耦合发展策略研究——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为例[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6, 27(5): 497~502.
[32]江作苏, 刘文军. 播植观和播映观在当代出版文化中的耦合研究——基于美国文学出版物《S. 》的分析[J]. 出版科学, 2016, 24(4): 5~9.
[33]李森, 马耀峰, 刘智兴, 等. 广州旅游产业与城市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研究[J]. 河南科学, 2013, 31(10): 1820~1826.
[34]李双双, 杨赛霓, 刘宪锋. 面向非过程的多灾种时空网络建模——以京津冀地区干旱热浪耦合为例[J]. 地理研究, 2017, 36(8): 1415~1427.
[35]李天星. 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进展[J]. 生态环境学报, 2013, 22(6):1085~1092.
[36]刘军胜. 旅游需求与目的地供给耦合的演进过程与机制研究——以六大典型城市入境旅游为例[D].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 2017.
[37]刘军胜, 马耀峰. 1995—2014年西北5省旅游流与区域交通的耦合过程与格局[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7a, 44(5): 606~615.
[38]刘军胜, 马耀峰. 基于发生学与系统论的旅游流与目的地供需耦合成长演化与驱动机制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 地理研究, 2017b, 36(8): 1583~1600.
[39]刘军胜, 马耀峰, 吴冰. 入境旅游流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时空差异动态分析——基于全国 31 个省区 1993——2011 年面板数据[J]. 经济管理, 2015, 37(3): 33~43.
[40]刘磊, 杨扬, 潘永东, 等. 空气耦合层状复合材料的声传播研究[J]. 固体力学学报,2014, 35(1): 8~14.
[41]刘丽亚, 谷峰. 偏序2—距离空间中压缩型映象的公共耦合不动点定理[J]. 应用数学, 2017, 30(1): 221~230.
[42]马耀峰, 刘军胜. 基于供需视角的国内外旅游耦合研究审视[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2(6): 76~84.
[43]庞闻, 马耀峰, 唐仲霞.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及协调发展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41(6): 1097~1101, 1106.
[44]庞玮, 马耀峰, 陈婷. 西藏青年旅舍住宿体验与满意度研究——以拉萨平措康桑国际青年旅舍为例[J]. 西藏大学学报, 2016, 31(6): 172~178.
[45]裴博, 马耀峰, 李天顺, 等. 供需视角下入境旅游流与星级饭店系统耦合协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市为例[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2(5): 97~102.
[46]师建国, 周厚勇. 一个双曲—椭圆耦合系统解的存在唯一性[J]. 数学杂志, 2017,37(6): 1253~1260.
[47]宋炳华. 旅游流—区域经济—生态环境“三维耦合”时空分异研究——以六大城市入境旅游为例[D].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 2017.
[48]孙黄平, 黄震方, 徐冬冬, 等. 泛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空间特征与驱动机制[J]. 经济地理, 2017, 37(2): 163~170, 186.
[49]唐承财, 钟林生, 成升魁. 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J]. 地理科学进展, 2013,32(6): 984~992.
[50]唐明, 崔爱香, 龚凯. 关注耦合网络及其传播动力学研究[J].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2011, 8(2): 87~91.
[51]王崇. 脱耦与耦合: 草根非营利组织生存逻辑反思[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4(3): 65~69.
[52]王玎玎. 我国六大城市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服务耦合协调度时序演变研究[D].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 2014.
[53]王会林, 卢涛, 姜培学. 生物多孔介质热风干燥数学模型及数值模拟[J].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20): 325~333.
[54]王强, 马耀峰. 入境旅游与区域供给系统耦合关联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 河南科学, 2013, 31(5): 668~673.
[55]王荣斌, 张小华. 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的演变[J]. 经济研究导刊, 2008(1):15~17.
[56]王颜, 杨玖, 王丽丹, 等. 基于串并联磁控忆阻器的耦合行为研究[J]. 物理学报,2015, 64(23): 270~282.
[57]王永明, 马耀峰. 城市旅游经济与交通发展耦合协调度分析——以西安市为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9(1): 86~90.
[58]吴冰. 城市饭店业供需系统耦合发展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6 : 157~160.
[59]吴冰, 马耀峰. 西安市入境游客需求与饭店供给耦合实证研究[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5(4): 660~664.
[60]吴晶, 马耀峰. 东、西部城市旅游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度对比研究[J]. 旅游论坛, 2014, 7(1): 46~50.
[61]肖功利, 刘利, 杨宏艳, 等. 基于微腔耦合结构金属弯曲波导的光透射特性[J].光学学报, 2017, 37(12): 208~214.
[62]徐维祥, 刘程军. 产业集群创新与县域城镇化耦合协调的空间格局及驱动力——以浙江为实证[J]. 地理科学, 2015, 35(11): 1347~1356.
[63]薛华菊. 长三角地区旅游需求/供给耦合发展研究[M]. 昆明: 云南大学出版社,2016 : 245~248.
[64]薛华菊, 马耀峰, 黄毅, 等. 基于ESDA-GIS中国入境旅游流质时空演进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J]. 资源科学, 2014, 36(9): 1860~1869.
[65]杨玉珍. 快速城镇化地区生态—环境—经济耦合协同发展研究综述[J]. 生态环境学报, 2014, 23(3): 541~546.
[66]尹熙成, 朱恒民, 马静, 等. 微博舆情话题传播的耦合网络模型——分析话题衍生性特征与用户阅读心理[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5, 38(11): 82~86.
[67]曾铮, 王鹏. 产品内分工理论与价值链理论的渗透与耦合[J]. 财贸经济, 2007(3):121~125.
[68]詹新惠, 马耀峰, 高楠, 等. 区域旅游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分异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2(2): 82~87.
[69]詹新惠, 马耀峰, 刘军胜, 等. 旅游目的地供给感知差异研究——“故地重游”与“初来乍到”对比[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6(1): 129~133.
[70]张春晖. 旅游流与目的地系统耦合研究——以六大城市入境旅游为例[M]. 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 2017 : 81~96.
[71]张春晖, 马耀峰, 白凯. 旅游流与目的地系统耦合研究——以六大城市入境旅游为例[J]. 资源科学, 2016, 38(6): 1013~1027.
[72]张春晖, 马耀峰, 吴晶, 等. 供需视角下西部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分异研究[J]. 经济地理, 2013, 33(10): 174~181.
[73]张广明, 刘合, 张劲, 等. 储层流固耦合的数学模型和非线性有限元方程[J]. 岩土力学, 2010, 31(5): 1657~1662.
[74]章杰宽, 朱普选. 基于系统论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结构模型研究[J]. 科学决策,2011(5): 71~81.
[75]张晓玲. 可持续发展理论: 概念演变、维度与展望[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8,33(1): 10~19.
[76]郑谦. 相对剥夺感塑造与资源动员耦合下的社会抗争分析——以江苏省扬州市H镇的社会冲突为例[J]. 公共管理学报, 2015, 12(1): 145~152.
[77]郑文升, 蒋华雄, 曾菊新, 等. 城市工业的结构调整与空间分布变化耦合度评价——以武汉市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5, 34(2): 69~74.
[78]周建波. 《中庸》、《大学》的经济思想暨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耦合[J].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0(1): 126~128.
[79]周立华, 樊胜岳, 王涛. 黑河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分析与耦合发展模式[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5, 19(5): 67~72.
[80]朱恒民, 杨柳, 马静, 等. 基于耦合网络的线上线下互动舆情传播模型研究[J].情报杂志, 2016, 35(2): 139~144, 150.
[81]朱明, 石玗, 樊丁, 等. 脉冲旁路耦合电弧MIG焊的动态数学建模及过程控制[J].机械工程学报, 2015, 51(20): 86~93.
[82]朱晔, 刘军胜, 马耀峰. 北京市饭店与旅游经济耦合协调度研究[J]. 商业研究,2015(10): 188~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