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浩
一生犹欠读书债,万事终须留有余。这是国学大师南怀瑾在逝世半年前自题的一个联句。作为中国文化界著述等身、终生致力于中华文化传播的学术泰斗,尚认为自己一生在读书上欠有债务,这实在让现在的许多人感到汗颜。其言其行,不仅极为自省与自谦,而且也折射了他一生对物质生活极其满足、知足,而对知识学问极其知不足、不知足的孜孜不倦追求、上下求索精神,饱含着对中华文化传承“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深情寄托,其间蕴含着极其深刻的辩证思维、人生哲理和忧世情怀。
生活中,我们许多人对于欠下的经济债、人情债常会念念不忘,常思偿还,这本无可厚非,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义利观的基本情感。然而,我们却很少有人给自己算一下,自己在读书上欠了多少债,要么是从来没有把读书列入计划,视为生活内容的一部分,要么是即使定下的读书计划没有完成,也不认为是一种欠债行为,更莫说会因为没读书而在内心产生过任何惶恐不安与愧疚了。殊不知,现实中许多人整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看啥都觉得不顺眼、干啥都觉得没意思,正是读书债欠的太久、太多,精神能量出现严重透支的缘故。因为不读书,心灵无处安放,一切都没有了目标性和方向感,一切都陷入了苍白与黑暗,致使生命始终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摇摆。
读书眼界即境界。“宁借五斗米,不欠读书债。”这是一代代中国人鼓励告诫子孙多读书、勤读书时经常引用的一句话。当然,这里所说的读书债,毫无疑问指的是有格调、高品位、开眼界、长知识充满正能量的书债。对于为什么读书?读书重要性的认识,用充满诗意与远方的话讲那是:“因为人生命的一半是物质,一半是精神。而读书就是为了生命的完整。或者说是为了追回另一半的生命。”而农村有一句土话,说的更为直白真切,那就是:“三代不读书,活似一窝猪。”话虽然有点粗糙难听,但话糙理不糙,因为在我们传统文化思想意识里,非学无以明理、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立世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读书己经作为一个非常宽广而宏大的概念去被重新定义、认知、解读了,读书既包括要读好有字之书,还意指集学思践悟于一体,读好生命、生活等许多无字之书。
我们现在的气质里,藏着我们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著名文化学者林清玄说:“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读书不仅使我们能够穿越时空、远离喧嚣,和高尚的人对话,与一切人类智慧文明成果交流,拥有心灵的享受.精神的追求、灵魂的愉悦、美丽的向往,更是为自己的灵魂构筑了一个高贵的精神住所,从而让我们的情感变得细腻而柔韧、充盈而美好,如花一样摇曳生姿,如水一样清澈见底、清纯可爱、活色生香。
冰心在为梁实秋祝寿时写道:“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要好的朋友。”人的才情趣从哪里来?那就是多读书,并将读书融化在我们的生活里、镌刻在生命中,不离不弃、终身相伴,我们将受用无穷、受益一生。
读书情怀即胸怀。历史上,众多先贤人物,都对读书进行过深刻诠释,并在身体力行中总结出了一系列关于读书的至理名言,讀书不仅点亮了他们的人生,他们的人生也为读书留下了精神坐标,激发了无限暇想,增添了无限风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云:“官身常欠读书债,禄米不供沽酒资。”从而,他时刻以此为座右铭,以一种还债心理惜时读书,济世致用,救国救民,在历史上谱写了自己的光辉诗篇:苏东坡一生几经沉浮,饱受磨难,但在任何情况下他都没有放弃读书。他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而且,他坚持用读书滋养生命,用生命反哺读书,不仅造就了他与清风明月共天地、同徜徉的胸襟气度.也成全了他一片造福百姓的报国之志、爱民之心,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高峰。
官身莫欠读书债,说白了是一种强烈的本领恐慌、知识危机。我们敬爱的毛泽东主席,作为一代伟人、伟大领袖,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读者,他一生钟爱读书、博览群书,称自己“我是中了书毒了,离不开书,每天不读书就无法生活”。并在逝世前一天陷入昏迷前还在坚持读书。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过一个“蓄电池理论”:人的一生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成为一块高效蓄电池,进行读书是对精神的那一半生命的能量补充。不间断地、持续地充电,才能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虽然,我们不是处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时代,成才成功之路千万条,读书不是为了当官,但当官却必须读书,因为读书对每个人来讲,从来不是一种被动要求,而应该成为一种人生情怀、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命必需。
读书经历即能力。不读书,就缺少了许多难忘的经历回忆,就错过了许多无法弥补的风景,就失去了许多丰富的精神营养。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人读书的经历就是能力,一个人的成长史就是读书史,有书陪伴着的成长,是最快乐最有营养最生动的成长。在这样的成长路上,我们心中缤纷如花的幻想或梦想,流星一闪的感动或感悟,甚至纷乱如云的迷茫与困惑,都可以在书中碰撞、交流,融会贯通,找到答案,得到释怀。
在戏剧行业内有种说法是:“一天不练功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功同行知道,三天不练功观众知道。”同样,这句话也可适用到读书上,试想,把没读书视作人生债务的人,其学习态度该是何等的端正,对学习该是何等的重视,而具有这种时不我待、一天不读书有亏欠感,只争朝夕、一天不学习有愧疚心的人,又何愁什么事情干不成,什么艰难险阻不能攻克,什么梦想愿望不能实现?
切莫小看读书债,无视读书债,拖欠读书债。读书债欠的越多,人的短板弱项就越来越多,其为之付出的成本利息也就越高越久。或许,许多人欠下的读书债是无形的,也没有明文硬性规定“还债”的期限与额度,更没有人每天强制性地检查与监督,但其所欠的债务,在现实世界中都产生着影响、发挥着作用。
有一句话说,你读的每一本书,走过的每一段路,都不会辜负你。当一个人真正喜欢、热爱上读书时,读书就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读的每一本书,也都是人生历程中的一个注脚、一个阶梯,都会在生命中留下印记,并在生命中某一时段某件事上反馈回来,报答我们。
读书,不仅应该是我们生命的一个底色,终生实践的一个课程,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读出有字无字之书中相应的意义及其乐趣。而且,这种能力可以伴随人一生的成长,可以丰富人的心灵与精神,并能够挖崛出人生的种种潜能,使一切变为可能。
读书阅世即治世。当然,一生犹欠读书债,不仅仅是要求读书,还要求在读书后做些什么。一个人掌握的知识越多,担负的使命越重,负担的责任也越重。从大处来讲,就是治国理政,纾解国难民虞。从小处讲,也要传经布道,为世人提供思想指引,所以中国历来读书人都是有强烈投身于政治的热情的,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后世的解读往往视为功利主义,其实这才是读书人最高的思想境界。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固然可以满足个人“诗意的栖息”,可是小楼之外的风风雨雨,那些民间疾苦之声,又有谁去理会?大抵每一个读书人的内心,都深藏着一个世外桃源,可是又肩扛着造福于苍生、拯救黎民百姓的重担,背负着传续中国思想和文脉的使命。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所以,谢安隐居东山不问政事,朝廷每次下诏都拒不入朝,但是面对简文帝时每况愈下的国运,面对来使“安石不出,如苍生何”的声泪俱下。已过不惑之年的谢安慨然叹日:“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为晚。”于是由会稽赴建康接任丞相。同样相似的故事发生在《三国演义》里,只是主角由谢安换成了诸葛亮,我觉得打动诸葛亮的倒未必是三顾茅庐的诚恳,更应是刘备那句泪沾袍袖、衣襟尽湿的:“先生不出,如苍生何!”梁漱溟先生年轻时写过一篇文章,名字是《吾曹不出如苍生何》,颇以担道救世为许。我觉得,他终生保有的这种心态,是最可宝贵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节操。
偿还读书之债,还在于传道解惑。每一个读书人都是受到前人的恩惠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人的每一次进步、每一次所获所得,无不是从前人呕心沥血的著述中来,而一些良心之作,更是耗费他们大半生的心神。有人说,读书是最划算的买卖,几十块钱就可以了解一个人一生的思想精华,所以受到了这么大的恩惠,难道不应该对那些于己有得、于民有利、于世有补的内容进行传播吗?难道不应该承担一个文化的传道士的责任吗?所以韩愈要“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所以李白说:“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所以司马迁忍受宫刑之耻辱“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写成《史记》,藏之名山,传之后世。南怀瑾在写下这副对联时,已觉时日无多,虽然所著文稿,已赶印了不少,但还有很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著述仍在整理中,生前已赶不及出版了。
中国古代的官员大部分既是官员,又是知识分子,既为政一方,又教化一方。中国四大书院应天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还有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知名不知名的书院,背后都有一个个知识分子的影子,他们既是官员又是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历史记下了这些名字,范仲淹、朱煮、陆九渊、周敦颐、王阳明……
北宋著名理學家、关学领袖张载有四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名言历经千年流行不衰。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国民党前主席连战先生访问大陆时,也曾用以寄语北大学子。这四句话概括了中国读书人该有的气节和精神。
读书无明债,缘故心有偿。若真说要偿还读书债务的话,那就是多读书、读好书,那就是读完书后办好事、做好人,那就是不要忘记了读书的使命、人生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