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向芸 谢锋
社会融合概念和目标的提出是社会政策不断发展的结果。诸多社会学家围绕着社会秩序的稳定与社会结构的协调这个主旨,提供了研究社会融合的多视角结构分析。
从社会结构与发展的宏观层面来看,社会学研究主旨始终围绕着如何解决冲突、避免混乱、规约失范等,核心是为了通过社会秩序的形成而达到社会结构的稳定。诸多社会学家对于社会整合和系统整合的讨论,均围绕着社会秩序的稳定与社会结构的协调这个主旨,他们对于社会结构的稳定提供了丰富的逻辑构想。
德国社会学家卡尔-马克思在对社会历史形态的考察基础之上,阐述了不同阶段社会结构形态的特征,通过社会发展规律分析推演出共产主义社会结构。马克思始终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视为社会关系中最核心最基本的部分,清晰分析了经济基础与政治社会上层建筑之间的互动关系。以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为例,机器工业的规模化发展,使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内在矛盾不断加深和加剧,整个社会的阶级分化以及阶级对立已经形成严重的社会危机,资本主义私有制表现出三类宏观结构矛盾:生产无限扩大与社会消费支付能力不断缩小;整个社会生产的无计划扩张与社会需求比例性要求;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极大追求与社会民众支付能力的相对缩减。经济层面的矛盾映射到社会层面,体现为机器大工业生产条件下劳动过程的非合理发展,以及社会群体的两极分化和无产阶级的日益贫困化。于是,马克思指出要实现整个社会融合的重要前提就是废除私有制,只有实现整个社会的共产共有,才能消除社会阶级之间的分化与对立。因此,马克思这样勾勒了一个融合程度极高的社会形态:在经济上,消灭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劳动成本成为人们的必需,社会生产资料及其劳动产品归全体成员所有,产品和消费资料根据成员的生产生活需要加以公平支配。在政治上,消除了阶级和阶级对立,国家形态消亡。据此,整个社会在消除了职业固定劳动,社会成员的地位平等之后,消除了阶级对立、职业差别、区域差别,将对人的统治替换为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
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EmileDurkheim)在分析社会转型危机的原因与过程中提出了社会团结理论。从社会团结角度,工商业危机致使社会团结发生断裂,劳资之间尖锐的对立,使得居住在同一个社会的成员发生分裂和对抗,社会秩序的失范,使得各种绝望行为盛行,“自杀风兴起…意味着危机和骚乱。”社会所面临的危机源自于其结构从前现代到现代的转型,以及工业规模化和劳动分工过度发展导致的个人主义及传统社会秩序崩溃。经济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源于高度发达的社会分工和规范性调节的失效;劳资之间的尖锐对立,则源于缺乏对高度发达的社会分工中各阶层的资源协调和秩序安排;社会各领域的矛盾集中体现于人们的行为意识,就形成为社会失范。归根结底,失范被认为是当时社会各类危机的主要根源。因此,迪尔凯姆认为应该以新的社会条件为背景,重新构建与所处社会特征相适应的新的秩序范式,即解决各种社会危机的核心在于,必需从社会文化层面重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集体意识与社会规范。
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TalcottParsons)继承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对于社会生长、结构进化、功能分化和相互依赖的社会整体分析,依据社会整合视野将社会理解为不同结构不同部分之间的分工合作与协调控制,构建出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该理论将社会整合拆解为两个层面:一是社会系统内各部分之间的平衡协调状态,二是系统内原本已有组成部分的抗压能力维持。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社会系统每个部分的构成就需要明确可以维系生存的功能发挥。系统的生存一般需要具备适应、达标、整合和维模四种功能。循着这个思路,社会系统的平衡也即社会融合的达成,需要社会行动系统能够遵守社会秩序并按功能设定采取行动,且能够维持系统的基本平衡,避免社会矛盾的尖锐和社会冲突。
英国社会学家洛克伍德(DavidLockwood)在帕森斯社会整合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整合的概念,还通过对于社会整合和系统整合的区分来辨别出社会整体的不同方式:社会整合重于关注特定时空截面上,具体行动者之间及行动者与社会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系统整合者重于关注到整个社会的制度安排,一整套的规则和规范秩序。社会整合呈现了具体时空中的关系网络,而系统整合呈现的则超越时空的规则逻辑。两个不同的概念系统对应了不同的社会矛盾根源,社会整合是为了解决特定时空条件下行动者之间的冲突关系,其社会融合的路径设计主要通过社会合作和系统功能协调来形成稳定的社會秩序,从而避免行动冲突,解决关键在于塑造和维系行动者的认识和价值选择;系统整合是为了解决社会系统中制度安排的逻辑矛盾问题,其社会融合的路径设计主要是系统协调的制度秩序形成,避免系统的逻辑混乱,解决关键在于系统构建的各部分协调与合作。
德国社会学家哈贝马斯(JurgeHabermas)综合了帕森斯的社会整合与洛克伍德的系统整合分析,将行动协调和制度制度安排结合起来分析。他指出,社会整合表达的是对社会体系的一种个体的能动的行为导向,而系统整合表达的则是一种具有时序性的建构式客观安排,要求系统以及系统的各部分,以自身存续的要求角度来考查相应的社会秩序取向。据此,哈贝马斯构建了系统与生活世界二分法作为社会融合的达成路径:通过系统整合视野连接社会系统秩序安排,通过社会整合视野连接日常生活行为选择,因为“行动的协调是由在行动者背后起作用的系统机制所保证的,这种机制不必是规范上达及的同意,也不必是互相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