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然
身为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的学生,这是我和其他清华人学会的第一个“梗”:黑隔壁。
还在自主招生考试的时候,学姐就传授经验:“在面试官面前你一定要表现出非清华不上的决绝,所以你一定要知道,我们的校歌其实是‘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四个操场。4个操场面积抵得上7个未名湖。未名湖是什么,用来跳的吗?”
调侃归调侃,如果分享在清华学习生活的体验,可以称道之处固然不胜枚举,比如科科4.0、才貌双全的特等奖学金“巨佬”,西装和本人都有超高“颜值”的教授,公司刚上市的学长,在百度百科上有词条的室友,19个名字都很文艺的食堂,清芬园的麻辣烫和麻辣香锅……
但我认为,上面这些大眾津津乐道的传奇总不免让人生出“热闹是他们的”之叹。进入清华后最棒的体验,其实是“差可觅其二三”。这个二三,当然既指“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可与言者无二三”里的二三知己,也指罕见如意的二三事,还指人生中难得的二三机遇。
上中学的时候,相信不少同学都和我一样“地命海心”(吃着地沟油的命,操着中南海的心),喜欢高谈阔论、纵横捭阖,从蒋介石怎么追的宋美龄、张学良的英语一股大碴子味、富兰克林早年当小报记者如何施计诈竞争对手,到法国大革命的跌宕进程、《独立宣言》的曲折诞生、英国脱欧的世界影响……如果你在睡前夜谈来这么一通,你就会发现室友已经哈欠连天、鸦雀无声;而如果你和同桌大谈特谈,一般对话会瞬间变成独角戏,索然无味。最后你一定会哀叹:为啥同学们对鹿晗和关晓彤在一起、范冰冰帮她妈洗脚、谁又出轨了、谁肯定是整容脸、谁和谁的豪华婚礼之类的无聊八卦这么感兴趣呢?
到了清华,你会发现,不仅有人和你一起讨论国家大事,而且他们比你更深入,也更能落到实处。你了解到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并不只是粗糙的“物质决定意识”,后者其实是列宁对马哲唯物主义的解说;阶级固化的趋势到底如何,民主又是个什么东西……不仅是茶余饭后的闲谈,更有专业的理论体系分析。
而如果你是个文学爱好者,你会找到和你一样喜欢《追忆逝水年华》和《霍乱时期的爱情》的小伙伴,一起吐槽霍桑或者卡夫卡无厘头的有趣;如果你喜欢中国古代文化,你会结识精通格律的诗词小能手,他会背《周易》《尚书》,《诗经》更是不在话下,还认得许多甲骨文和金文,弹得一曲《高山流水》;如果你喜欢交响乐、歌剧或吉他,你也能找到喜欢拉赫玛尼诺夫的同道中人、会唱《图兰朵》的可爱学妹或者能自己作曲写歌的民谣爱好者……
所谓罕见如意的二三事,就是你更加自由,你能凭喜好选择想上或者不想上的课,决定你想去或者不想去的专业、吃想吃或者不想吃的饭……当然,这也意味着你要真真切切地思考未来,为自己负责。
所谓人生中难得的二三机遇,是你有了广大的平台和更多的机会,到外国高校交换、与各领域的“大牛”面对面交流、学长学姐的引路……你有无限的可能,未来可期,前提是“Carpe Diem”。
至于在清华最大的收获,那一定是健康的身体和锻炼的习惯,800米困难户也有面不改色跑3000米的一天,旱鸭子也学会了浮水。毕竟“五道口体校”的名号不是“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