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北京/全岳
解放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鞋。
从南昌起义到革命胜利,从中国工农红军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革命战士所穿过的军鞋,都是革命的象征,都是为人民求解放的象征。
南昌起义后,革命战士足下的布鞋,是解放区农民送的“拥军鞋”;在长征路上,革命战士足下的草鞋,有劳苦大众送的,也有战士自己编织的,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红军鞋”;在革命根据地延安时期毛主席穿的纳底布鞋为当地农民所做,朱总司令为了把布鞋送给伤病员穿,自己宁肯打草鞋穿;革命胜利后的新中国之初,解放军战士穿的是统一配发的帆布胶鞋,被广大人民群众称作“解放鞋”。
以帆布为面、橡胶为底的解放鞋,在部队作战、训练、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绿色的帆布鞋面,与绿军装融为一体;黑色的橡胶鞋底,结实防滑而富有弹性;鞋帮与鞋底间的围条,防水防泥晴雨皆宜。性能优异的解放鞋,军工厂以规模化生产完成了解放军的统一着装。率先足蹬“解放鞋”的志愿军战士,战胜了足蹬皮靴的美国兵,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解放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象征,是战斗英雄的象征。有足蹬解放鞋的邱少云,有足蹬解放鞋的董存瑞,有足蹬“解放鞋”的雷锋……一个个足蹬“解放鞋”的英雄形象,深深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里,成为最可爱的人。然而,在解放军的军装中,却找不到“解放鞋”这个响亮的名字。它在军装中正式名称是“帆布胶鞋”,也就是黒色橡胶底、军绿帆布面的军鞋。解放鞋的名字,是热爱子弟兵的人民群众对军鞋的称呼,在他们心目中帆布胶鞋就是“拥军”的纳底鞋,就是“爱民”的解放鞋。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现代军队的发展需要,性能更加优越的军鞋应运而生,服役40年的解放鞋被逐渐替换。令人惊奇的是,解放鞋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在民间、特别是在广大农民的足下盛行起来。因其结实耐穿、晴雨两用、价格低廉的优点,深受城乡广大人民群众所青睐,由此演绎出许多“爱情鞋”“生死鞋”“暖心鞋”等情深义重的解放鞋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解放鞋,堪称“爱情鞋”。
新中国成立之初,一位解放军的营长,几经寻觅几经辗转,终于得到了因战乱失去联系的恋人小芳的信息。他怀揣一双小号解放鞋,长途跋涉,风尘仆仆地从部队来到小芳的身边。两人久别重逢,悲喜交加之情溢于言表。满怀深情的营长,把那双小号解放鞋放在她的手里,请求她嫁给他。她接过解放鞋,一看就知道是适合自己穿的那种鞋码,泪水如泉涌般夺眶而出。
想当年,一个热血青年的他,一个与自己热恋的他,为了国家的安危义无反顾地弃学从戎,从此音信全无。多年来她以为他在战火中凶多吉少,少女心里想着枪林弹雨中的恋人,时常忍不住黯然落泪。如今,自己朝思暮想的他竟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时,令她如梦幻般难以置信。面对从硝烟弥漫战场归来的恋人向自己求婚的举动,她不觉流下了喜悦和幸福的泪水。
想当年,她送他从军时,她送了他一双被称作“拥军鞋”的纳底布鞋,那是爱情的象征,是定情的信物。而后,她曾想再寄几双鞋给他,无奈不知他转战何处。而今,他向自己求婚,送的是一双解放鞋,显然是定婚的信物。以鞋定情定婚,这是华夏的婚俗,是她多年来的一个梦想。然而“婚俗”的突如其来,又令她将信将疑。
他已不是当年的翩翩少年,她也不是当年的青春少女;他已是当今红色政权的军人,自己却是资本家的女儿;他已是前途无量的军官,自己却是饱受歧视的女工。如此门不当户不对,岂能成婚?即使成婚,岂不贻误了丈夫的锦绣前程?在她转喜为悲的瞬间,突然一阵晕眩,手中的解放鞋也滑落在地。
当恋人将她唤醒,得知她为自己的出身而苦恼时,就以“重在表现”的政策苦苦相劝,她终于转悲为喜。他的话句句在理,句句充满真情、诚恳、渴望与希望,像春风温暖了她的心扉,像雨露滋润着她的心田。她爽快地答应嫁给他,嫁给这个朝思暮想的军人。在他返回部队之前,俩人一起到照相馆照了一张合影,以见证他俩纯真而来之不易的爱情。
他怀着一颗充满爱情的心,回部队开结婚证明去了,答应一个月后回来完婚;她怀着一颗充满憧憬的心,为他一针一线地编织毛衣,常常偷偷地穿上解放鞋体会幸福的滋味,掐着指头计算着他归来的日子。归期将到,她一次又一次跑到码头迎他、盼他,希望他早一天归来……
然而,归期到了,春天去了,夏天过了,冬天来了,依然没有他的身影。多次给他去信如石沉大海,不祥的预感萦绕在她的心头。正当她心灰意冷之际,他的信来了,盼望已久的信来了。但在他那寥寥数语的信里,说他已服从组织安排,与当地的农家女成婚。
未婚夫的来信犹如晴天霹雳,但她不恨他,知道他还爱着自己;她只是恨自己,恨自己缘浅命薄;她没有了眼泪,整日沉浸在对爱情的梦幻之中。她把那张合影连同那件她给他织的毛衣,一并压入箱底;她把那双解放鞋穿在脚上,无论是晴天雨落都舍不得换,一双又一双——她把她对所爱过的军人的思念全部寄托在了一双双解放鞋上。
解放鞋,也是“生死鞋”。
世上事,无独有偶。小芳为了忠贞的爱情,解放鞋穿了一双又一双;一个叫王军的解放军老兵,为怀念他的爱人,也把解放鞋穿了一双又一双。在他多年的军旅生涯里,一直穿的是部队配发的解放鞋;从部队退役后,穿的是地方鞋厂仿制的解放鞋;特别是他的爱人去世后,他一时一刻也没有离开过解放鞋,直到他生命的终点。
在改革开放初年,年富力强的王军决定离开农村,要到外面的世界干一番事业。他的爱人知道他足下离不开解放鞋,就到几里远的集市为他买双新的解放鞋。在她回家的路上,因为天气炎热,加之身体虚弱而晕倒在地。同路的乡亲急忙把她送往医院抢救。不幸的是,因为山路崎岖难行,当被送到医院时已停止了呼吸。当王军听到爱人去世的噩耗后火速赶往医院,只见他的爱人静静地躺在急救室的病床上,手里还紧紧握着为他买的解放鞋。王军悲痛欲绝,泣不成声。爱人走到半路没能回到家,他就把爱人的遗体背着回家,还将那双为他新买的解放鞋陪着她上路。从此,不管春夏秋冬,王军一时一刻也没有离开过解放鞋。
垂暮之年的解放军老兵,执意还要穿他当兵时穿的那种“50式”解放鞋,也就是当年老伴在集市上为他买的那种绿面黑底的解放鞋。然而,那种上世纪五十年代生产的解放鞋早已更新换代,伴随着他50年的绿面黑底的解放鞋,早已宣告退役,取而代之的是迷彩鞋面、成型鞋帮、强力鞋底、安全卫生的“99式”解放鞋。
家人跑遍县城再也买不到他想要穿的那种解放鞋,只好买了双普通的帆布胶鞋。老人家把帆布胶鞋拿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端详着,不停地摇着头,说这不是解放鞋。他心目中的解放鞋其色其形其情永远不会磨灭。练兵时穿过它,杀敌时穿过它,退役时穿过它,更令他刻骨铭心的是,爱人为买解放鞋离他而去。
在老人临终之前,对站在床前的儿女们说,在他的柜子底层有一双解放鞋,是他退役时部队配发的解放鞋,他要穿上这双解放鞋上路。当他穿上这双退役后一直舍不得穿、珍藏了几十年的解放鞋后,方才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解放鞋,更是“暖心鞋”。
因为广大人民群众爱穿解放鞋,生产解放鞋的军工厂就将解放鞋转产民品,继续为广大人民群众生产解放鞋就成为他们的光荣任务。人民喜爱穿解放鞋,习近平就把解放鞋送给了农民兄弟的佳话传遍九仙村。
那是1989年的春天,时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九都镇九仙村调研,了解当地群众的灾后生产生活恢复情况。当他看到一位50多岁的残障村民没有鞋穿时,便指示身边的工作人员马上买两双解放鞋送给老人。这双解放鞋虽不名贵,但它承载的是党对百姓生活冷暖的重视。正如习近平在《摆脱贫困》中说,为官之本在于为官一场,造福一方;造福于民,还要与民知心。他送给村民的解放鞋,被称为“暖心鞋”,温暖着残障老人的脚,温暖着村民百姓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