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再次战胜大自然,向沙漠要160万亩农田

2018-07-19 11:42:52果洋陌上行
决策探索 2018年13期
关键词:毛乌素沙漠毛乌素流沙

图/果洋陌上行

毛乌素沙漠,又称鄂尔多斯沙地毛乌素,蒙古语意为“坏水”,地名起源于陕北靖边县海则滩乡毛乌素村。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总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

要治理,得先要了解其成因,只有知道它是怎么变成这样的,才能找到改善的办法。不管是地质成因说还是历史成因说,都认为毛乌素沙漠的绝大部分地方在古代曾经水草丰美,5世纪时毛乌素南部曾是匈奴民族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很好的牧场。

后来由于不合理开垦、气候变迁和战乱,地面植被丧失殆尽,就地起沙,形成了沙地,至明清时形成了茫茫大漠,它是在一两千年的时间里逐渐扩展而成的。

今天的府谷县西北部和准格尔旗羊市塔乡,还存有天然的杜松林和树龄千年的油松,它们是陕西和内蒙古交界的东段地区繁茂森林消失的见证者,也是沙漠南侵最后的坚守者。

自1959年以来,中国人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大力兴建防风林带,引水拉沙,引洪淤地,开展了改造沙漠的巨大工程。而21世纪初,持续不懈的生态治理使毛乌素沙漠600多万亩流沙“止步”生绿。

榆林市已在沙漠腹地营造起万亩以上成片林165处,建成了总长1500公里的4条大型防护林带,造林保存面积1629万亩,林草覆盖率由0.9%提高到25%。

全市境内860万亩流沙有600多万亩得到固定、半固定,实现了地区性的荒漠化逆转。每年沙尘天气已由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20多天,减少到不足10天。

20世纪60年代,榆林市郊半公里外就是寸草不生的流沙,而21世纪初50公里以内基本上看不到流沙了。在沙漠腹地,榆林市共累计新辟农田160万亩。

近些年来,榆林市许多当年的沙地,如今成了林地、草地和良田。榆林这座“沙漠之都”变成了“大漠绿洲”。沙漠变绿洲这一“不可能”,在中国人民的努力下,变成了现实!

猜你喜欢
毛乌素沙漠毛乌素流沙
毛乌素花海
金秋(2021年8期)2021-07-27 02:10:48
毛乌素
毛乌素沙漠的月亮
文苑(2019年14期)2019-08-09 02:14:16
毛乌素沙地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颗粒组成动态变化特征
陕北·绿
当代陕西(2018年15期)2018-09-01 02:27:54
流沙说
知识窗(2017年9期)2017-09-28 21:18:06
流沙!流沙!不要怕
风华是一指流沙
火花(2016年7期)2016-02-27 07:45:35
风积地貌区道路工程勘察探析
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生态移民安置中牧民再就业问题探析
经济师(2014年7期)2014-09-18 01: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