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花雪夜
——方肃意象风景作品武汉研讨会

2018-07-19 05:45
海峡影艺 2018年2期
关键词:摄影

【编者按】方肃,1955年生于湖北武汉,湖北美术学院教授、教育部高等教育学会摄影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席、全国高校摄影联合会副主席、湖北省高校摄影协会主席。

方肃的作品多以树和植被为主要观照对象,既是作者以经验与技术锻造的摄影佳作,又是他对于“生命与人生”的思考与感受。我们可以从作者独具匠心的视角,体会他关心世界的角度。

欣赏这些树影的色彩、线条、肌理、节奏,尤如随同方肃自由行走在大地的经纬之间,悠游在生活的况味之中,不自觉地升腾起朦朦胧胧的久违的诗意。他在不同的时空中叠印下不同的瞬间,用心追寻那超越荣枯的生机,即使是在蛮野荒途之中,美的生趣依然令人惊叹、使人动情。而在清雅的细秘之处,更沉浸着一位知识分子深厚的悲悯之情。

影像清灰色的主调幽远而凝重,隔离开繁俗躁动的杂色,给观者沉静而肃然的共鸣空间,构建起冥思遐想生命意义的艺术场域。作品指向的意,不在画里,仿佛在极远不可及之处,又或是就在观者自己心灵最柔润的地方。安静、恬适、忧郁、悲愤、挣扎、激越、沉着、攀升、徘徊、笃定……作者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却巧妙地把大自然的解码弥散在时空里,等待有意者去探寻生命的意蕴。

研讨会很重要的是“讨”,而不是“研”,内容无外乎三点:一是请大家讲感受,二是请大家评价,三是提建议。感受是纯感性的,评价主要是理性的,而建议是感性和理性的超越,是对摄影家、对作者的看法、期望,是一次理性的超越和实践的归纳。

方肃的展览有三个大的背景是很重要的:

一是大而言之,说的高一点,从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说起。什么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的命运决定于什么?很重要的决定于人和自然的关系,从这一点来讲,方肃的展览是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上展开的,中国叫做“天人合一”,就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应在关爱自然、顺应自然、回归自然这样一个背景下来看方肃的展览。

二是高科技时代,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背景。高科技时代摄影的本体在不断地变异,由银盐座机变成数码相机,变成手机,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带来的是摄影的大繁荣、大普及。但是有一点,中国摄影界近年来对于风光摄影是排斥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几个海归的摄影家把国外的摄影造型、摄影语言套在中国,认为风光摄影就是庸俗,风光摄影就是唯美,风光摄影就是脱离现实生活,而唯一提倡的就是关注土、老、破、旧,关注弱势群体才是能够直接推动社会变革的摄影,认为这才是当代的摄影,而风光摄影已经不是摄影,在这种情况下不论全国影展,还是各地的学术研究,对风光摄影都采取一种排斥排挤的态度,所以我认为我们今天的研讨会是在风光摄影发展的瓶颈期徘徊期召开的,我们看方肃的风光作品对于中国当代风光摄影会有什么影响和价值。

三是方肃他非常有心、非常执着、非常细心,他不声不响地拍摄了一二十年,从来没有把作品拿出来,不久前搞了一个《存在的秩序——物以类聚》,现在又一下子跳到《风花雪夜》,他下面还有一个《存在的秩序——人以群分》,可见他有很厚的积累,厚积而薄发,他的行为方式,他的创作特点也是很值得我们去研究的。很多研讨会都是照本宣科,没有研也没有讨,我们要恢复学术风气,要有所争辩,有不同意见的研讨会才是成功的研讨会。

丁遵新(著名摄影理论家批评家、中国摄影金像奖得主)

用长镜头拍摄风景,特别适于方肃这么一种若无其事漫不经心的随拍节奏。对很多人来讲,长镜头不是很易于熟练把握的,而方肃心中有数,他就站在那里,万物尽收眼底,别人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对象,莫名的按下快门,摄取下他的“心情”。我很理解他那种感性认识状态,通过他的作品,对他眼前景物能够获得感同身受的感觉。这就是我所谓的泛感性。

方肃的“风花雪夜”都是我们的人生经历,所以才有共鸣,才有一种为之一振的观感,他们表达的同样是人文意趣。“风花雪夜”是选取自然经过艺术加工造化提炼,是精致化了的艺术,它提高了平常人熟视无睹的视界,将其提升到可供鉴赏的人文艺术境界。

“方肃听风”是他微信公众号。围绕这个我就查摄影的“摄”字,就是一个手,一个聂,“聂”字是三个耳朵,多出来一个耳朵是干什么用的?听风嘛!“聂”这个字除了姓的意思以外,还有一个就是“意会”。你只能意会,你意会了却很难以言传。方肃的作品很体现禅意的精神,有艺术的精致感觉,同样蕴含人生沉淀,这种人生禅意在我给他写的《浣溪沙》的词里有提及:“雪夜迩檠心照暖,风花遐旭目迎寒。”雪夜是比较冷的,身边如果有一盏静立的孤灯照着你的时候,你的心是不是格外暖暖?。然后,“风花遐旭目迎寒”,风花虽然是很有温暖之心的温情的东西,但是碰到一大清早,那个时候远远看到霞光初现乍出的时候,微风拂面,还不就有点微寒的感觉吗?我浏览方肃的作品便能够感受到这种人生体悟,深蓄于心底。

这种泛感性和无理性的结合,其实最后走向一个基本的自然悟性,在自然而然的人生际遇中,方肃很有自我的觉悟,他自己对人生对自然的觉悟。你能从那种灰色调中感觉到生命不息这样一种力量,你再看一棵孤树倔强地挺立在五大连池火山的灰烬残岩之中,这就是一种力量,不屈不灭的欲望。

熊一凡(旅美文化学者、本次巡展总策展人)

方肃的风光系列所传达的是他真正的内心世界,他崇拜自然,他在自然里面寻找韵律的乐趣,而且他整个图像在我看来已经是严重地跨界,他更像石版画、木板版画,特别像水墨画,不可否认这与他长期在美院和音乐学院生活,以及他当初学习绘画不无关系,他对画面的掌控能力非常优秀,把摄影器材和摄影手段变成一种媒介,这是一种非常强烈的创作意识,这可能和很多摄影家的出发点不同,大家争论摄影是否纪实,拍摄出来的作品是否纯粹,这些对他无关紧要,他在这个问题上跨越了对形式一般摸索,所以他对画面的掌控能力变得非常自由。他对线异常敏感,他用的不是笔墨,用的是相机,所以他在画面上表达出的构图其精微部分是人工办不到的。因为对线的敏感,所以他强调细节的表达,这是一个优秀摄影家必备的素质。他对光的诠释和思考可能超越客观光线的存在,他会用长的镜头,来选择可能出现的若即若离、若隐若现的不确定的影像,直觉能力或者天性支配他按下快门,这种大空间小景别的图像往往出神入化,他需要在选择景别的同时思考后期技术支持,他能够把这一项工作在忠实原始图像的前提下不露痕迹地完成,包括对色彩的控制,这个方面跟绘画异曲同工,他把光成功控制到需要它的哪一点,强调画面灰度的表达,画面出现的色彩往往若即若离意会为止,他整合了类似中国画的图像,我们叫意象、意境,这里面当然还有文学,他所表达的对自然的崇尚有点近乎于疯狂,他应该令很多举起相机和提笔作画的人感到苍白。

郭士俊(湖北美术学院教授)

我爱好摄影,但我不是摄影家,摄影和绘画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属于视觉艺术。每一个艺术家的拍摄都有他独特的视角,有他关心的角度,角度很重要。看方肃的所有风光作品,母体都是在树林和草丛之间,实际上风光照不是对真实景物的客观记录,如果风光照仅仅是对客观景物的如实记录,就不存在摄影艺术了。我们不管是画一草一木,还是拍风花雪夜绝不是风景本身,而是艺术家借题发挥,利用某一个景观表达我的心情、我的视角、我所关心的问题。

方肃地作品很特殊,他的视角往往是狭长的,他习惯于避近就远望向远方,因此看得更深入,他的镜头语言其实就两句;一个是超长焦距的视角,一个是对微观世界的关注。他不会停留在表面,因为他习惯于深入的观察以此获得的自身感受往往与众不同,他能从平凡的景物中探寻诗意和情怀。我很仔细地看过他现在的很多作品,不论远观还是近看,跟绘画作品一样,从很多细如发丝的小草的形态似乎就能听到在生长过程中发出的声音,是破壳而出,是拔地而起,是雨露滴润,是秋风掠梢,这是天籁之音。

他的作品是具象中的微观,光影平凡,少有大起大落、黑白对比中取丰富的灰色很是朦胧,这种影调在摄影的控制上难度很高,控制不好拍出来的画面是平的,缺乏生动、深邃的感觉,这也说明方肃从摄影技巧上达到了一定高度,但是很有意思的是,虽然朦胧,但对象不模糊。朦胧是印象派绘画的特征,他不是这样,他每一根小草背后层层丛林都淋漓尽致很具象很细致入微地表现出来了,它给你体现的又不是那种一目了然的客观对象,而是朦胧的诗意,他能够把清晰与朦胧两者统一在一个方面,这是他的特点,把清晰和朦胧统一在一个画面上这是有难度的。他的作品通过各种不同形态的的线条组织、排列在一起,编织成一个十分辉煌的乐章,这是很美好的事情,也是美术和绘画的一种合璧。

方肃在实际创作中不求瞬间的获取,他的作品平静、平淡如水,静静地摆在那里,让你去观赏,让你去体会它的韵律,作品本身就充满了一种对大自然永恒的秩序的歌颂,这很重要,它华丽,也不装扮姿态,不求瞬间的变化,常言道静态生忧思,淡定出真情。方肃的情感很淡定,它的作品始终抓住一点坚持去做,只有很安静的心态才能做得下去,这在今天是难能可贵的,当下高节奏、快生活、求慢、求精致、求品位的人本来就不多了,他能够这样坚持下去就更显难能可贵。

刘一原(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

我对方肃的创作谈三个观点:

第一,在时空交替中他找到了节奏感和韵律感。方肃是一位著名的跨界艺术家,对于音乐和美术的跨界的理解,他的核心点就是把握节奏、寻找韵律,无论是人物、景观、静物和产品摄影等始终坚持探索。

第二,在东西方审美趣味中他找到了平衡点。比如说他关注大自然的瞬息变化,风花雪夜、四季更迭、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他的作品很多都是带有略微坦率的趣味,也就是说他的作品在婉约、壮阔和苍凉之间在摆动,在中西审美趣味中找到了平衡点。

第三,他追求或者营造了一种视觉结构。他的风格是探讨哲学的风格,美术学院的谈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不管是什么构成,最后追求视觉构成。他编织结构像一个箩筐,可以把很多感受、物象、视觉要素统统装进去,又可以倒出来,可以把很多人喜怒哀乐、个人情感都装进去,又可以倾泄出来,他的这种结构打造,在最近十年来非常精准,所以形成一种“方肃听风”的非常洗练、空灵的风格。他把对生命、大地、植被、草木、烟云这些要素的理解通过特有的图像语言编织起来,完成了这样一个复杂而又精准的结构。

张昕(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教授)

一、要高度重视具有中国特色的摄影艺术创建

如何将它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有机结合起来,我觉得方老师今天展出的作品在这方面进行了很有意义的探索,作品蕴藏着浓郁的中国人的精气神,中国传统山水画中“天人合一”、“寄情于景”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表达。

二、要高度重视摄影构图语言的理论研究创新

方老师的作品,拍摄题材大都是一些常人视而不见的景观。通过他的发现、选择和记录,使之升华为艺术,具有了感染人、打动人的力量。这些作品,既没靠名山大川,也没靠特别的光影变幻,既没靠作品标题的标新立异,“提练”、“点睛”,更没有靠人文摄影中故事、情节和人物的述叙。那么这些作品是靠什么来感染人、打动人呢?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靠他独特的摄影构图语言。可以说他的不少作品就是摄影构图语言成功运用的一个个很好的范例。摄影构图语言是摄影作为一个独立艺术门类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摄影创作因各人的动机、价值、经历、修养等等不同而使作品呈现千差万别。但摄影创作却有着共同的基础:它首先应该是一个视觉心理过程,同时又是一个摄影构图语言运用的过程。我觉得,这二者存在着必然联系。我相信,在视觉心理学以及计算机语言、计算机图形学、人机工程学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今天,摄影构图语言完全可以作为一个科学问题来进行研究。

夏扬福(艺术评论家)

这些年数码化加上网络一爆炸,摄影门槛越来越低了,拍的片子我们没法评价。今天要说方老师的摄影真就是充满文化含量。方老师出身音乐世家,他的摄影是用镜头演奏天籁之音,像古琴曲一样,几根很简单的弦,弹出的音乐让你有无限的感受,这就是艺术,也就是摄影的文化含量。这不是一般的“我”拍个什么,不行搞个标签,就是体现了什么大好河山、大好形势,抛开这些,剩下的就是非常平淡。而方老师的摄影更大程度上是给很多想学摄影的人,教会他们应该怎么拍照片,除了构图以外,更多的要表现你的思想,要有文化含量,这个人写的字再工整像宋板书也没有用,要有书卷气,这需要积淀。

陈谢(媒体人)

方老师的作品客观、冷静、理性、严谨、简约。色彩非常简约,风格非常淡雅,跟我们音乐界的“大音稀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方老师的作品中我还看到了植物的经络跟线条,看到了中华风、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趣味。

我另外还看到了一种冷,但是这个冷是有温度的,它不是纯粹的、冷冰冰的冷,它是比较冷静、理智的一种冷。另外一个不容易做到的,就是在方教授的作品中常常把一些我们乍一看认为不起眼儿的东西,他反而觉得是好东西,经过他的提炼和升华,在平淡中显现出珍奇,成了艺术精品。

我认为,这是方教授的作品中特有的跨界、融合现象使然,因为他独有的生活经历和知识结构使然。这里面有中国古典文学的诗情,有水墨丹青的画意,有音乐上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我们在他的作品中听得见风声,也看得见雪花,它是把中外的哲学、宗教学等人类智慧包括中国的佛家、道家的宗教文化熔为一炉,给人的印象是天然去雕饰,一种质朴、一种平静、一种淡雅和一种泰然自若。

周琼(武汉音乐学院教授)

品读方肃老师的作品,我推测他是一位“直觉数学家”,绘画是加法,摄影是减法。这位集绘画与摄影之大成的艺术家,轻巧地将“黄金分割点”、“点线面体”等数学规律和充满数学美感的“秩”与“序”构置于画面之中。在娴熟运用“加减乘除”时,溶进厚积的哲思,兑等于一个恰如其分的“数值”,“数值”是作者赋予创作那一刻瞬间即景的答案,也是给予观者拨动心弦的共鸣点。当这个“数值”在与华中农业大学120周年校庆相遇时,将“树木”与“树人”两个命题联接在了一起。置身作品连续叠加推进的艺术氛围中,我获得的是“尊重大凡,传道启示”的一隅心得。

此次展览的作品多是作者自由踏行偶得之景,或如推窗即见,或如回眸顺成。在平凡中塑造艺术,在大众中启迪智慧。大学是爱真知者共同交往的地方,师生为了科学和学术在大学亲密相处。纯正的科学与纯正的艺术一样,与功利毫无关系。摄影艺术家指尖触动快门的一闪,是将时光长河中一个普通的空间断面归凝成不可复得的一体,而师者的“金手指”,是帮助每一位平凡学子发现并塑造自我超凡的特质,获得并提升德智体美的全然修养。

最后我想用一段短诗作为我发言的结尾;

从春寒的秋走入盛夏的彩 浓蜜 填满相望的眼

从偶然的随行跟上相约的轨迹 浓蜜 填满干涸的沟

从静谧的湖腾起清凉的雾 浓蜜 填满祈愿的峰

从隔尘的一语唤醒今世的惊鸿 浓蜜 填满碎碎的世界

冯楠(华中农业大学新闻中心主任、副研究员)

方肃做后期的严谨程度远远超出我的想象。这让我想起早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老教授雷圭元先生,在其著作《图案基础》里,强调学习传统图案要“置于死地而后生”,也就是先要扎扎实实地学会规矩。我这些年带学生,就是强调要老老实实学习规矩,规矩都搞不清楚谈何创意!方肃的作品让我深深感到“规矩”的力度和魅力。

除了中规中矩,方肃的作品还可以细读,读到画面深层次的一些东西。我读出了一种贵族气质,一种悲天悯人的感觉,在形似枯萎的草木丛林中,看到的是孕育新生命自然轮回,我非常震撼!

已故中央戏剧学院孙家铨老师谈到风景和人像两种绘画题材时,强调风景远远高于人像,他以中国画为例,留下大量的山水画。陈丹青也曾说世界上最悠久、最经典的艺术是中国水墨画,而中国水墨画的精华和代表作也多是山水(即风景)而非人像。方肃的“风花雪夜”恰到好处地为这这两段话做出了实证。

沈冬(江汉大学教授)

方老师的摄影作品,他的风景永远在路上,镜头永远在心里。我们把自己定位要拍喜怒哀乐,要拍表情,拍“他”的笑,拍“他”的哀愁,怎么去拍!没有办法去拍,遇到地震灾难有那种情景是可表现出来,但是方老师通过他的语言和镜头传递了生命中大自然的喜怒哀乐,这是我对他的任何一个系列作品都很认真研究的原因。我跟方老师打电话,我说你这是可以作为教科书,在我学摄影时也到处买书,到处看,到处去研究,少有值得研读值得借鉴的书,《存在的秩序——物以类聚》是方老师集三十年创作的学术力作,也是一本值得在大学推荐的好书,不但作品好、设计好、印刷好,文字的表述也十分深刻精炼,这与他个人的学识情怀不无关系。

元子(著名摄影师)

方肃教授关于树木的摄影作品是研究植物的宝藏,给我们研究树木的专业人员很多感悟和心得。不同的人看到同样的树木,会从不同的角度产生各种联想,同样的人看到不同的树木,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这些丰富的联想与情感各不相同,有的属于科学范畴,有的属于艺术范畴,但却是相通交融的。过去人们总是把科学和艺术看成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一个正面一个反面,一个阳面一个阴面,但我认为科学与艺术是完完全全交织为一体的。

树木生来久远,在距今3.83亿年前就有了原始的古树,它们先于我们人类存在于地球,可以说,是它们孕育了我们人类。所以,我们对树木怎么样去尊重崇敬都不过分,因为我们需要感悟和体会树木的情感。树木是多样的,到现在为止还不能把它们的种类弄清楚,非常有限,树木的世界是真正的大千世界。我们专业人员从科学的角度对它们进行研究和观察,所看到的都只是其冰山一角。但是,就是这一角就能给我们人类提供无穷无尽的资源,也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情感寄托。

树木需要美的关照。有研究表明,给番茄放一些舒缓的古典的音乐,它们长得就会好些,从生长的角度来说,它们不太喜欢重金属、摇滚这一类音乐。它们有偏好,有喜怒哀乐,只不过,它们的表现不像人和动物那么直接,那么明显。如此这般,我们就更应该对树木等植物给予很好的呵护关照。

树木所展现的各种外貌形态会触发出我们人的情感发生。我们认为松柏坚贞,竹子谦逊,梅花高洁,这些是美学中的移情。我从方肃老师摄影作品得到一些体悟。方老师并非去找寻奇花异草、名贵古树,他是从非常平常的植物和场景中间找寻精致,就像涓涓细流一样地表达出来,是他自身的情感,亦让他人感悟,真正地做到了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是对我们主要从事相对理性的植物科学研究者最大的启迪。我们诚挚邀请艺术家们从美的角度来为学子们授课,使科学和艺术互为启发。

姚崇怀(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教授)

《风花雪夜》系列作品,题材一致,树木、山峰、天空、植被等,作品对自然意境的表现,细节了然,而又玄机四起,丝丝入扣,从作品中能看到作者对自然的态度,敬畏自然,悲天悯人的情怀。作品装裱多圆面,画面内容与国画式圆面装裱相得益彰,那些自然而成的风花雪夜的内容,被方肃用镜头重新处理,重新改进,使画面语言更具深度与高妙,特别是古画式的圆面构图,清新淡雅的绘画风格融于摄影作品中,使我在作品前仿佛回到了古代,如泣如诉中,我在与古人对话。

李全武(湖北美术学院教授 旅美艺术家)

我和方肃都在武汉的高校从事摄影教学,是老朋友了。看过他很多作品,不论是肖像、民居、风情……给人的总体印象是精致、讲究、一丝不苟,有美术功底。但是第一次看到《风花雪夜》的片子,还是吃了一惊。照片的调子很暗,景物很满,少有空白,可谓“暗无天日”,画面景深很大,远景近景都非常清晰,其中密集的林木和草丛造成强烈的铜版画效果。

很多人在风光摄影中追求画意。郎静山的“集锦摄影”通过多底合成,把松与鹤等毫不相干的景物放在同一个画面。陈复礼与画家合作,在拍好的照片上请吴作人、吴冠中、李可染、李苦禅等知名画家进行二度创作,称之为“影画合璧”。“集锦摄影”和“影画合璧”追求“中国风”,但总给人“隔”的感觉。近几年拍摄风光十分火爆的恒父(邱建华)摆脱了名山大川的套路,让风光摄影回归平淡。恒父题材广泛,他也拍山林,但更热衷于云雾、水波,追求画面的动感和不确定性。

如果说郎静山的作品给人的感觉是仙风道骨,恒父的作品给人的感觉是庄子的浪漫不羁,那方肃的《风花雪夜》透出的是幽深寂静,是一丝禅意。

“禅”是梵语的音译,意译是“静虑”,即“静中思虑”。佛教传入中国后,受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演化出禅宗。禅宗不需要出家为僧,甚至不必读经,而是强调自悟成佛,是一种世俗化的佛教派别。禅宗的理念逐渐渗入普通人的生活,成为一种立身处世的指导思想。禅宗认为,人皆有佛性,通过修行,明心见性,即可顿悟成佛,获得身处尘世之中,而心在尘世之外的“无念”境界。说简单一点,禅宗主张“放下”,放下名利,放下奢望,放下则心安,内心清静恬淡,就没有烦恼,一身轻松。

中国传统社会的信仰格局是儒释道互补,儒家强调道德、伦理,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它忽视了个体的人格和心性的自由。道家和佛禅更重视人的身和心,对儒家形成了有益的补充。远离尘嚣,重归田园和山林是许多文人士大夫的梦想。文人如果一时无法复归山林,有钱的会在宅子旁边建个园林,没钱的就在墙上挂幅山水画,或在案头摆块灵璧石。还有更简单的,为居室起个名字,叫什么什么山房,为自己起个别号,叫什么什么山人。古代的文人和今天的知识分子对山林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山林是他们受伤的心灵得以抚慰和休息的去处。中国的山水诗和山水画都深受禅宗的影响,王维、苏轼的作品是其中的代表。

将心中或眼中的山林呈现出来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恒父为了表现自然的变化,以及变化的不确定性和瞬间性,大量拍摄风中的草木、升腾的云雾和急速流动的波光粼粼的水面。恒父用相对较慢的快门速度呈现模糊的景物,造成随心所欲、奔放自由的效果。而方肃为了表现幽静,采用了大景深,以保证影像的清晰度,同时通过后期计算机处理控制画面色彩的饱和度。最终画面上看得见色彩的地方只有浅红淡绿,看不见色彩的地方仅剩下黑白灰。景物色纯度降低,使人心里更安静。而这种对于画面色彩的控制显然是拍摄时就预先设计好了的,也就是拍摄时方肃对景物的框取,曝光量的多少都有精准的考量。方肃的作品中有不少采取主体居中左右对称的构图,这种对称的构图增强了画面稳定静止的感觉。

从方肃的《风花雪夜》可以推测他的创作过程是从容淡定的。他在山林荒野中仔细搜寻,静心观察,慢慢选择,然后轻轻地按下快门。而我们站在方肃的《风花雪夜》前,也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放慢脚步,定定地观看。绝不会像在某些影展中,以每幅作品只看三秒的速度匀速前进。

方肃将这组作品命名为《风花雪夜》,而不是《风花雪月》,也许是“夜”更能表达清静空寂的感觉。

江北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方老师的摄影具有诗意,也具有画意,而且意象多元,非常丰富。风光摄影很多很直白,为什么说风光摄影很难提高它的品位,上千人去拍同一片风景,那拍出来肯定是对这片风景的一千次复制。方肃习惯于独自思考,也享受这一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对景观的甄别,对镜头的选用、后期的控制,这一系列都是对意境精细沉思的结果。我们可以感到他作品中对意境的把控既丰富丰厚又兼具多义性,仔细去看每一幅照片如歌如诗,作品虽然看到的都是山石草木,但是它不雷同,他着意规避人的出现,一座小屋、一艘小船、一头牛、一群马既有暗示又有故事,画面沉静,引人入胜。有节奏感的小树、小草寓意着生命的坚强和勃发,它整个构图非常精妙,一点一滴考虑得非常周到,而且在后期处理对色彩的把控极其专业,他用淡雅的形式平衡着色彩的重与轻,应该是精准把控,作品的多义性和丰富性带给观看者更多的可读性。

郭召明(著名摄影师)

以前绘画圈内常讲“画得像照的一样”,说绘画过于写实,批评过于写实而缺少思想的画家。现在看完方肃的“风花雪夜”,感觉照得象画一样,作品展现的不单纯是摄影技术问题,作品构图、构思、用色,以及后期装裱等与绘画无异,作品无时不刻地展现出将美传达给观众的意图,思想境界无不显示出大师风范。方肃对大自然平淡的场景有着个人独到的审美意向,无论是花草、树木、山水,通过他独特的取舍后,用镜头表现出的将是不一样的风景,画面意境注入了个人情绪,或像水墨一样淡雅,或用强烈对比的色彩表现出自己情绪的深沉,给人以文化的思考和更多的东方审美情趣。同时方肃的作品音乐感极强,作品细腻悠扬,似天籁之音在向世人述说衷肠。方肃把风光作品照得象画一样寓意深刻,感人至深,这也是其他摄影人比不上的地方。这是方肃长期与美术家们在一起,受美术熏陶影响的结果。

唐小禾教授(原湖北美术学院院长、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猜你喜欢
摄影
摄影精选
高清大图
《远眺》摄影系列
主题摄影
WZW—bewell摄影月赛
WZW—bewell 摄影月赛
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月赛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