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有多重

2018-07-18 11:18何宏伟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8年22期
关键词:物品作业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154-01

质量,虽是对客观事物轻重的一种描述,与现实世界中所有物体息息相关,但不能简洁明了的通过观察获得感受。质量单位看似非常贴近学生生活,但学起来并不容易。于是,克与千克的两节课上设计了丰富的体验活动。但课后练习中,出错率达59.5%。

三年级学生思维发展处在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学生对质量单位的感知,仅靠课堂中一些体验活动明显不够。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才是学习数学更宽阔的课堂。如果能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关注常见物品的质量,并积累下来,相信对质量单位的认识会更清晰,感受也会更深刻。于是笔者尝试设计了一份作业:

生活,有多重?

1.称出1千克下列食品,数数大约有多少个,结果填在表里。

2.到超市或者商店进行调查,完成下面的填空。

写出两种净含量是100克的物品:

写出两种净含量是200克的物品:

写出两种净含量是500克的物品:

3.到超市找一找,哪些袋装食品是用“克”作单位的,各是多少克?哪些是用“千克”作单位的,各是多少千克?

学生们利用假期带着自己的秤到附近的超市称一称,并记录下来再在课上进行交流分享。交流后再次完成上一次题型的題目,全对人数提高了30%。看来,当学生对常见物品的轻重有了越来越多的直接感受后,脑中建立的质量单位的表象也越来越清晰。

通过实践作业,将学科知识和实际生活、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紧密相连。那么如何有效得设计一份实践性作业,《新课标》指明了方向: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观察、猜测、实验、判断、推理与交流,多利用各种形式,关心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的落实。这样才能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他们感到学习是有用的、有效的。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还有利于他们的思考和创新。

一、来源生活的

数学知识的学习,只有与生活结合,才能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提高学生创新思维。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这一单元时,学生对24时记时法和年月日的内容不能充分感受。所以为了巩固这方面的知识,及时设计了相关的作业:1.制作某个月的月历并把节日和纪念日标注出来;2.制作一张自己的周末时间安排表。教学如果脱离生活实践,便会枯燥乏味,难以深入。长期以来,数学教学给人的印象就是在黑板上演算,作业簿上模仿,似乎和生活没有关系。久而久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进入了一种远离生活的状态,学生的数学作业,也成了一种纯机械的重复。数学教师的教学和练习的设计,必须立足生活实践,立足学生的实践经验,教学才是充满活力的、有意义的。

二、可操作的

操作与学生的知识水平、操作技能、生活实际及周边环境密不可分。因此设计实践内容应考虑以下几点:

(一) 结合学生已有的操作技能和心理特征

实践作业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紧扣教材 ,与学生的认知同步 ,不可随意拔高或降低难度。如: 让学生去制作某月的月历必须学会了年月日的知识;制作周末的时间安排表得了解12时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一年级学习了人民币之后进行人民币使用购买、找零等活动感受人民币使用价值,将知识运用生活中。

(二)注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因地制宜

实践活动必须距离学生近、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发生在学生自己身上、学生处处可感的内容 ,他们津津有味。而远离学生生活的东西、学生可想不可感的内容 ,他们会失去兴趣。如:让从未见过雨花石的同学去测量雨花石的体积,让从未见过大客车的学生去估计大客车的体积等 ,他们反感 ,并会因之而丧失继续参加实践活动的兴趣。同样不能让未见过农作物的城市学生去估计一亩稻田能收获多少,让北方的孩子估计南方椰子的重量等。

三、饶有趣味的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中的兴奋水平是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把学习的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并且能解决生活实践中问题的时候,学生才会兴奋起来,才会表现出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活跃的思考力。因此,在数学作业的设计中,要改变过去那种简单化、机械化的倾向,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作业中神经活动的动力水平,集中注意,提高心理动力。避免数学作业形式的机械、重复的现象。学生作业不应仅是一个寻求答案的简单过程,应是一个主动思考,把作业中的问题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加以思考的过程。注意课外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增强趣味性。对于学生来说,作业过程不应是一个额外的负担,应是一个主动探索、穷根究底的“激趣”过程。

数学实践型作业设计在课堂教学、课外作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实践者,让学生在课内外通过丰富多彩的作业,巩固、深化所学的知识,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通过数学实践去获得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美好体验。

参考文献:

[1]何绪铜.小学数学实践型作业应具有四性.学科教学探索,2003(9).

[2]郑秀芳.对数学自主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新课程(教研),2011(6).

作者简介:

何宏伟(1991年12月-),男,汉族,二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士学位,研究方向:数学教育,心理教育。

猜你喜欢
物品作业数学
图画捉迷藏
作业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找物品
创意,源自生活的可爱小物品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