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内蒙古全方位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的思考

2018-07-18 14:44史文翔
北方经济 2018年5期
关键词:空间布局一带一路

史文翔

摘 要:深化全方位对外开放是推动内蒙古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保障,也是内蒙古实现富民强区的必由之路。面对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步伐加速,国内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各项改革全面推进,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新形势,本文从全面提升内蒙古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构建内蒙古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空间布局出发,提出了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 全方位对外开放 空间布局 一带一路 国际产能合作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部边疆,毗邻国内八省区,能源资源产业潜力巨大,农畜产品生产得天独厚,是国家向北开放的重要前沿和国内区域合作的重要腹地。新世纪以来,我区开放水平逐步提升,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在国家对外开放中占有重要地位。向北开放作用显著,我区承担着中俄间65%、中蒙间95%的陆路运输任务;国内合作步伐加快,“十二五”以来引进国内区外资金2.5万亿元,占全区投资总额的近30%。但是,我区对外开放的空间、层次和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很不适应。构建我区全方位对外开放空间布局,深化全方位对外开放,加快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发展战略,有助于构建欧亚高速运输走廊和向北开放重要窗口,增强对外对内开放合作发展,为促进转型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一、构筑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空间布局

从内蒙古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出发,按照自治区第十次代表大会上对我区对外开放“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内外联动、八面来风”的定位,空间布局应坚持向北开放和东进、西出、南联的战略方向,构筑“两横三纵”开放空间格局。

(一)北上南下,构筑三条南北开放走廊

加快向北开放步伐,发挥联通蒙俄的优势,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深化同蒙、俄的互利合作。加大向南开放力度,加强同晋陕宁等周边省区合作,推动呼包鄂榆城市群联动发展,促进乌海阿拉善“小三角”与宁夏沿黄经济带融合发展,深化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合作。加强与中部省区的通道建设,深化与长三角、珠三角的经济合作,扩大对港澳台开放,加强资金、技术、管理、人才引进。积极参与中巴、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对接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扩大同东盟国家的交流合作。依托国内大城市群、区域性城市群和国际国内大通道,构筑三条南北开放走廊:“呼包鄂—关中地区—成渝—北部湾”走廊、“京津冀—乌兰察布—二连浩特—乌兰巴托—莫斯科—欧洲”走廊、“呼伦贝尔—满洲里—东三省—东北亚”走廊。

(二)东进西出,构筑两条东西开放走廊

扩大向东开放合作,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积极承接优势产业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深化京蒙对口帮扶和区域合作,创新同天津自贸区合作模式,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扩大清洁能源供应和绿色农畜产品供给。完善与东北三省区域合作和人文往来,扩大贸易和投资规模。加快向西开放,加强与西部省区在交通能源、特色农牧业、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合作。扩大与中亚、西亚国家在装备制造、煤化工、新能源、商贸物流、农牧业、生态环保等领域的开放合作。深化同欧美国家合作,扩大经贸往来。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聚焦经济活动与生产要素的联系与流动,构筑两条东西开放走廊:“京津冀—呼包鄂—乌海(阿拉善)—乌鲁木齐—中亚西亚—欧洲”走廊、“锡赤通(兴安)—沈阳(长春)—大连—日韩”走廊。

(三)内外联动,打造“呼包鄂”开放高地

内外联动,开放发展,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并举,推动与蒙、俄互联互通、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加强与周边省份等国内其他区域的深度合作,主动融入京津冀、辽吉黑等地区发展,抓好跨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园区共建,为建设中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提供支撑。加快推进“呼包鄂”协同发展,更好利用两个市场、集聚两种资源,積极参与国际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先进产业转移,推动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把“呼包鄂”建成国家重要冶金和特色装备制造业、现代煤化工、稀土新材料等重大资源型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和清洁能源交易和加工转化中心,我国面向俄罗斯、中亚及欧洲的外向型产业基地和进出口商品生产加工基地。努力将“呼包鄂”打造成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改革开放的领头羊、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区,形成我区内引外联的综合枢纽。

(四)八面来风,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以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为引领,开阔开放眼界;以推动呼包鄂开放高地建设为核心,提升开放水平;以突破基础设施瓶颈制约为先导,延伸开放触角;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关键,强化开放支撑;以推进对外开放平台建设为抓手,夯实开放载体;以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为动力,释放开放势能;以推动国际产能合作为窗口,助力开放步伐;以深化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为桥梁,增进开放认同。通过八个方面的支撑,将我区建设成为我国向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和人文交流中心,构筑八面来风的全面开放合作新格局。

二、政策及推进措施

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举措推进,按照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定位,建议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经略周边等战略的深入实施,内蒙古作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要充分发挥联通俄罗斯、蒙古国方面具有的独特区位优势,有效对接蒙古国“草原之路”和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倡议,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加快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形成畅通境内、联通境外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深入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新一轮东北振兴、京津冀协同发展及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增强内部发展动力,全方位深化区域经济协作。秉持“开放发展”理念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通过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促进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领域取得新进展,全面提升我区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

(二)通过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结合国家制定的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重点国别规划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国家“一轴两翼”合作布局,发挥我区在钢铁、有色、建材、电力、化工、轻纺、农牧业开发等领域的特色产业优势,鼓励我区企业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加快实施我区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签署的委区协同机制合作框架协议中重点国际产能合作项目。通过蒙中水泥蒙古国水泥产业园区、蒙古国扎门乌德自由经济区内蒙古境外经贸合作园区等境外园区的建设,全面提高全区对外投资合作水平,推动区内区外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动力,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培育全方位开放新优势。

(三)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

完善投资机制,改革外商投资审批和产业指导管理方式,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制度,做好风险评估,分层次、有重点根据国家要求放开外资准入限制。完善通关便利化机制,建立口岸建设多元投入机制,完善口岸通关基础设施,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创新口岸通关监管模式,提升口岸规范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创新政策机制,建立健全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在经贸、旅游、人文等方面的合作机制,完善地方政府间定期会晤机制。强化财税等各类保障政策的支持力度,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四)通过对外开放平台建设深化全方位开放合作

加快满洲里、二连浩特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民互市贸易区、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建设。推动二连浩特—扎门乌德跨境经济合作区、额布都格—巴彦呼舒跨境经济合作区中蒙阿尔山—松贝尔跨境旅游合作区、中俄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推进边境旅游、跨境物流、过境贸易、跨境金融、进出口加工等外向型产业发展,深化与周边国家在监管服务、人员往来、贸易投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务实合作。探索建立与周边国家安全便利的边境管理新体制、口岸通关便利化和一体化发展机制。加快科技人文交流平台建设。发挥好国际展会平台作用,办好中蒙国际博览会等国际影响力的展会品牌。

参考文献:

[1]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6,(11).

[2]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2016,(9).

[3]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2015,(5).

[4]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2015,(5).

[5]内蒙古自治区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实施方案.2016,(9).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责任編辑:康伟

猜你喜欢
空间布局一带一路
前置化空间布局,龙湖驱动TOD的未来模式
浅析美术馆建筑的选址与空间布局
黄山市屯溪区城市道路系统的空间布局
姑臧城空间布局与五凉河西政治
空间布局图
基于市场导向下的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