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敏
【摘 要】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需要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基础、宣传方式与理论创新等与人民立场问题进行结合,从而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群众认同感,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现实问题的指导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人民立场
无论是哪种政治理论,要想赢得民众的认可,就必须要关注理论本身与群众现实需求之间的利益连接点。没有利益连接点,就无法将理论与群众的现实需求进行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是以人民利益为代表的。但是群众对于任何理论的认知和判断,并不是看这个理论当中的承诺,而是要看这个理论实践运用的成果。马克思主義理论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被民众所接受,也取决于其大众化过程中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人民利益需求。
一、人民立场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间的关系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接收到更多的信息,人们思想的多元化和差异化也不断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还是依靠传统的政治理论灌输等方式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难以产生真正的实效。人民群众是否从内心里接受马克思主义,是否认同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因为其过去的口号,而是看其能不能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和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利益获得感。当前,在社会转型时期,改善民生问题,提升民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是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道路上,就必须要改变过去的传统的意识形态教化模式,更多地从改善民生、解决社会弱势群体困难的角度来推进其创新发展。只有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了人民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才能获得大众的认可,也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够深入人心。否则,脱离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空谈大众化,是无法真正推进其大众化发展的。
二、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人民立场路径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基础与民生政策的结合
在信息时代,理论众多,价值多元,人民群众并不会平白无故地接受一种理论或意识形态。因此,只有当这个理论是站在人民群众利益的立场上,真正为其实际需求服务的,才会让人民群众真正从内心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想实现这点,必须要依靠其大众化发展的推动,将党的民生政策与之结合起来,才会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实现大众化,才能够使得理论回归到生活,得到群众的认同。
第一,需要站在大众的立场上来制定民生政策。立足于人民立场,维护人民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我党作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制定民生政策的过程中就应当自觉站在这一立场,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唯有如此,人民群众才能够拥护我党的民生政策,进而接受党的基本主张和理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够切实推行。第二,民生政策的制定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态度。我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实事求是的路线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因此在制定民生政策过程中,必须要深入到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中,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倾听民众的内心呼声,关注民众的实际需求。只有这样,民生政策才能够贴近人民,才会取得实效,如此在这一过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顺理成章了。第三,民生政策的制定需要协调和处理好各种社会利益关系。运用联系、全面的观点看待社会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我党在制定民生政策的过程中,也应该坚持这个全面、联系及协调的观点。一方面要通过政策解决群众当下关心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也要引导群众关注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进而实现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国家利益的结合。只有当人民群众认识到这种结合的意义,才会认识到社会利益协调的根本点,大众化推进才会取得真正的进展。
(二)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宣传与民生实效的结合
理论要走向大众化,被每个民众所接受,宣传工作是不可缺少的。马克思主义在走向大众化过程中,也必须加大其理论宣传力度,提升民众的理论兴趣。当然,这个宣传过程并不是空洞的灌输式宣传,而是应该通过民生政策的实际效果,关注民生政策的实施过程,提升其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来提升理论的实践效果和意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应与民生政策执行过程相结合。这种结合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宣传者必须要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饱含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这就要求宣传者必须深入基层、深入到田间地头,做好实际问题的调查,解决人民群众亟需解决的问题,研究民生政策的执行偏差和效果。二是在宣传过程中,必须破除“官本位”思维。所谓破除“官本位”思维,就是在宣传过程中要坚持平等原则,与人民群众保持一致,要认真倾听群众呼声,主动向人民群众学习,而不是居高临下地宣讲灌输。只有在这个平等的氛围中,宣传者才能保持与人民群众的真正互动,才能了解到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真正想法以及态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必须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提高宣传工作的针对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对象是不同地域的广大人民群众,这些人在文化程度、职业技能、知识结构、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要想每个人都能接受马克思主义,也是不现实的。
因此,在宣传过程中,必须要按照不同的地域特征、群体特点、职业差异等方面来选择不同的宣传方式、宣传模式,分步骤、分层次推进,与民生政策及其效果始终保持紧密结合,如此才能提升宣传的实际成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必须坚持科学性与通俗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民生实效的结合,本身就要求走通俗化路线。但这个通俗化要求的是,在坚持其科学性基础上,解决民众的实际问题,用贴近民众生活的语言和方式来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坚决抵制民生问题的低俗化,抵制理论宣传的庸俗化。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创新与民生视角的结合
并不是所有的意识形态理论均能够实现其大众化发展道路,但马克思主义理论天然就是可以实现大众化的,因为其理论根基就是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坚持创新,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从民生的视角推进其理论创新,是实现其大众化的内在要求。
第一,从民生的视角回答大众问题来推进其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以来,首次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也首次提升了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我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与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这是一大理论创新。同时,在中国化道路中,又不断推进其大众化发展,这又是一大理论创新。但大众化发展的理论创新并不是空洞的理论创新,而是需要从民生的角度出发,用其大众化、中国化的成果来解决人民所关心的民生问题。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能够了解大众化的意义和内涵,才能够使其成为群众生活中的基本理论形态。第二,从民生的视角满足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来推进其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基就是人民大众,将人民大众作为历史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这样的理论论述,相较于之前的空想社会主义是个巨大的理论创新。
综上所述,在其大众化推进过程中,要进一步进行理论创新,就必须真切把握民众的利益需求,关注民生政策的落实过程,让群众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立场,最终实现大众化理论创新,并让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接受、认同这种最新理论创新成果,进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真正的大众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田鹏颖.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人民立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理论界,2016(6):1-5.
[2]杨金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几条重大理论主线——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辉煌历程与丰硕成果[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21):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