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佳雯
【摘 要】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着眼于四化同步、着眼于全面实现现代化而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关键词】乡村振兴;城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置于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的高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国情农情,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做好新时代 “三农”工作的重要指针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经历了由缩小到扩大再缩小的循环。1978—198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由2.01:1缩小到1.71∶1;1984—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扩大,由1.71∶1扩大到3.23∶1; 2010—2017年城乡居民差距又进入逐年缩小阶段,由3.23∶1缩小到2.71∶1。此外,城乡居民待遇等其他方面差距也在缩小。农民更多财产权的赋予,缩小了城乡居民的财产差距;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了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差距;农民工返乡创业、产业兴村镇、农村电商兴起等,农民与市民的收入水平、生活品质、权益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差距正在全面缩小。同时由于不断出台的国家政策惠农政策,精英回流农村,进行农村综合改革、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美丽乡村等实践,乡村复兴态势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社会主义农村建设”是新中国为迅速扭转旧中国遗留的农业、农村衰败残局而选择的道路,拉开了新中国农村地域空间大规模重建和乡村全面复兴的序幕。“美丽乡村建设”则是一个逐渐富裕的中国对农村地域空间综合价值追求的高标准规划和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平台上,同时植入了“四化同步发展”“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多重梦想和愿景,农村地域空间综合价值追求,推动其空间结构“翻天覆地”似的重构①。
1998年10月,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首次把小城镇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②。
关于乡村振兴的界定,“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系统概括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丰富内涵。张强等将乡村振兴内涵可概括为“外在内涵”与“内在涵义”。外在内涵即依照在城乡连续谱系中乡村所具有的独特性价值,让乡村回归乡村,使其在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作用并与城市平等互补。内在涵义即在城乡平等的互补关系下,乡村内部在经济、人居、治理和村民生计等方面实现自给与繁荣③。李国祥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是对重农业轻乡村的矫正;应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特定时期、从世界各国现代化的结果必然是乡村衰退衰落的教训、从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农村发展相对滞后来理解和把握实施乡村振兴的最大意义④。郭晓鸣等提出,乡村振兴不仅仅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还包括农村现代化;不仅仅包括产业的振兴,而且也是文化的振兴、教育卫生事业的大力发展、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民居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等⑤。
如何实现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通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布局的路径来达到乡村振兴的目的。综合来看,罗必良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地、钱”是主线,体制机制是保障,要素流动和产业融合是路径,城乡分工体系和新型农业体系是核心,协调平衡发展是目标⑥。申明锐、张京祥从乡村规划研究的角度指出构建新时期乡村复兴的三层价值,包括乡村的农业价值、乡村的腹地价值和乡村的家园价值⑦。制度上,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需要强化改革手段和措施,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农村要素活力⑧。索晓霞从社会视角指出,缺乏对乡土文化价值的高度、深度、广度的广泛共识,对乡土文化存有敬畏之心以及对乡土文化的当下价值和未来价值的充分的认识,会导致对乡土文化的破坏甚至毁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很难实现⑨。
实现乡村振兴、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之一是特色小镇,特色小镇是中国农村改革以来“小城镇”建设的延续和新形式,也是“城乡一体化”重要节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 中对特色小镇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特色小镇主要指聚焦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要素,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平台。”
盛世豪等学者从产业发展和促进结构升级的视角研究,把特色小镇作为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来阐述其特征,认为特色小镇建设的根基在于良好的产业生态位:即产业生存、发展和演变的生态环境,具备了产业生态位才能不断提升区域竞争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经济新常态下特色小镇的建设对优化产业空间组织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用明显⑩。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马斌认为特色小镇是融合了特色产业、城镇社区、历史文化和休闲观光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人文化产业型社区,它对地方产业转型、功能多元、制度创新的贡献和作用很大。
在对国外产业特色小镇的样本研究中,张银银、丁元指出,特色小镇与一般产业平台、小镇有着不同的特征,体现在空间选址、产业体系、经营运作、景观风貌和功能构成等方面。田傲云则指出,国外諸多特色小镇产生和延续是经过数十年到上百年的积累演变而来的,是一个自然形成的过程,并不是偶然的现象。这些特色小镇在当地吸引着人才汇集,支撑着产业基础,拥有许多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王景新,支晓娟.中国乡村振兴及其地域空间重构——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同建振兴乡村的案例、经验及未来[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2):17-26+157-158.
[2]《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998年10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3]张强,张怀超,刘占芳.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J].经济与管理,2018,32(01):6-11.
[4]李国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党在推进现代化中的伟大创举[J].农村工作通讯,2017(21):18.
[5]郭晓鸣,张克俊,虞洪,高杰,周小娟,苏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系统认识与道路选择[J].农村经济,2018(01):11-20.
[6]罗必良.明确发展思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J].南方经济,2017(10):8-11.
[7]申明锐,张京祥.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国乡村转型与复兴[J].城市规划,2015,39(01):30-34+63.
[8]张红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J].农村经营管理,2017(11):1.
[9]索晓霞.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土文化价值再认识[J].贵州社会科学,2018(01):4-10.
[10]盛世豪,张伟明.特色小镇: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J].浙江社会科学,2016(03):36-38.
[11]马斌.特色小镇: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大战略[J].浙江社会科学,2016(03):39-42.
[12]张银银,丁元.国外特色小镇对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借鉴[J].小城镇建设,2016(11):29-36.
[13]田傲云.国外特色小镇案例[J].城市开发,2017(08):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