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技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快速发展,将来,人类可能会装配上很多机械外骨骼,大幅提升自身的力量、速度和耐力,拥有如超人般不可思议的本领。
对基因进行修饰甚至重新设计,不仅可以让我们改变自己的外貌和技能,而且还能影响我们的情感、创造力和社交能力等。计算机与生物技术相结合所产生的脑机接口技术,将会改善我们的记忆和认知,扩展我们的感官,通过意念直接控制一些半智能小部件(如智慧型义肢)。
这些神奇而具有颠覆性的前沿技术确实令人赞叹。然而,兴奋之余,你有没有感觉到不寒而栗?未来人类和产品之间的界线将变得越来越模糊。原因非常简单:这种人体强化更像是在打造一件产品。像产品一样,他们需要依赖机械、化工和工具等方面技术的开发。他们在数年后可能会变成过时的物件,还很可能会在市场上被公开出售。有些强化出来的人体产品,其性能会比其他的更好,当然,所需支付的费用也会更高。
总之,经过这类干预手段强化升级后的人体,似乎更倾向于朝物品化的方向发展。
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如果人体强化变得越来越普遍,那么人们见面的问候语很可能就会变成“今天你升级了吗”或者“你该选择一个更好的模式了”。到那时,当人们互相进行评价时,可能会这样说:“你进行了新的大脑植入,更聪明了。”
渐渐地,人们再也不把同类看成一个个独特的人,而是当作一件件可评估、测量和交换的商品。在这种观点里,人类变成一个“平台”,类似于软件或操作系统,可以任意建立、操纵和升级。独一无二的人格特质变成“产品特色”,来之不易的天赋变成“宝贵资产”。如果人类都选择依赖于人体增强技术来追求完美,没有经过艰苦磨难就能够“坐享其成”,那还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就像我们看着计算机在瞬间就能做出我们常人无法完成的复杂运算时,我们会敬佩和崇拜这个冷冰冰的机器么?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我们自身的特质和我们被改造过的性能描述并不是一回事,我们每个人本就有着独一无二的整体人格。因此,我们要抵制那种“符合标准”的诱惑,即使人们可以量化我们的长处、表现或才智等,这些构成了我们作为人的价值的东西,也不应该简化为一个个冰冷的数据。
我们对不断发展的人体增强技术,必须要时时保持反思的态度。这些技术越覆盖我们的日常生活,我們就越难以去想象原本没有它们的生活。例如,适应了智能手机的人们再用回原来的非智能手机肯定会很不习惯。我们虽然依赖它,却也一直在反思它所带来的危害。一旦强化人体的材料进入体内变成身体的一部分,再试图做出“选择退出”的决断时,特别是当其他人也都“升级”的时候,许多问题将会变得非常棘手。
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只是为了增强能力而盲目地去使用人体增强技术。我们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什么才能真正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