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落
第一次真切地意识到自己的嗓音特别难听,是上小学三年级时在那个脏兮兮、狭窄的小操场上。
那是一节体育课,我被拉着参与了那个名为“老鼠偷油”的游戲。游戏中大家发出各种各样的尖叫声与笑闹声,我也不例外。
忽然,同班女生小淼像发现新大陆一样说:“哎,你笑起来的声音怎么那么像乌鸦叫啊!”
她的话刚说出口,我就飞快地闭上了嘴,还强装微笑。
当一旁的同学为此发笑时,她又编出一首滑稽的小诗形容我的笑声,引发了新一轮震耳欲聋的笑声。
那首诗的内容我早已记不清了,只记得身边的同学都开始起哄,叫那个新鲜出炉、对我而言如同噩梦的绰号——乌鸦。
“乌鸦”这个绰号如影随形地跟了我好几年。六年的中学时光,让我学会了保护自己。
我会在开怀大笑的时候突然回过神来,变成抿嘴笑,能不说话的时候绝对不抢着出风头,更不用说在外人面前哭泣。
我开始习惯这样的生活,甚至把我不爱凑热闹的行为归结为我本身就是这样的性格。
真正出现转机是在大学的时候,我考到一座遥远的北方城市,身边终于都是陌生人。
在那里,我遇见了Ro学校社团纳新的时候,我陪同学去广播站参加面试。面试结束之后,R忽然叫住我:“你的声音很特别,要加入我们社团吗?”
我忙摆手:“这怎么行呢,我的声音如果出现在广播里,恐怕全校的人都要聋了。”那一刻,我一定脸红了,脸上还留着尴尬的笑容。
他挠了挠耳朵,笑道:“我不是广播站的,我是配音社的社长,被他们叫来帮忙面试新生的。”
说实话,我并没有太在意他的邀请,因为在我的认知里,配音同样看重嗓音的甜美。
可R并未放弃,把纳新的宣传单塞到我的手里,后面还写着他的电话号码。“我们拒绝雷同,我们需要个性。”宣传语写得十分俗气,却也十分诱人。
后来,我成了配音社的一员。
我开口的时候,他们纷纷表示惊讶。我个子不高,不爱说话,常给人一种文静的感觉,一开口却是截然不同的声音。用她们的话说,我就像个“老烟枪”,有一副天然的烟熏嗓。
从开始尝试到喜欢,我只花了一个月的时间。
几个月以后,我试着像其他社员一样,去探究自己的声音,尝试了很多角色——性格暴烈的少女,身体虚弱的老妪,甚至男性角色。
后来我越来越自如,可以随时控制自己的声音来模仿各种各样的桥段,有时还辅以各种浮夸的表情。
大二那年,我成了配音社的骨干,很多人对我小小的身体里爆发出的惊人能量感到惊讶。
我问过我的小学同学:“你们还记得我有个绰号吗?”
一经提醒,他们哈哈大笑:“记得啊,你叫‘乌鸦嘛,现在听起来怪幼稚的,甚至还有点儿可爱。”
再问那首小诗,却没人记得了,我也不记得了。
是啊,绰号也好,小诗也好,年少时因为自尊心受创趴在桌上号啕大哭也罢,当你的目光广阔到不在乎这些从来都无关紧要的事情时,那个被困在小天地里的自己就被解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