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灵娟
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不但传承着城市的精神,而且代表着城市的生活。如果说城市在飞速发展的千变万化中还是同一座城市,那是因为我们的记忆留在这里,我们的归宿还是这里,影响我们的习俗与文化来源于这里。
若从情感出发,去探讨人与城市的关系,那我们也应回归情感,从人文视角去研究城市、评估城市,以文化引领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用充满情怀的城建档案记录城市的每一步变迁。
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认为,基于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最难以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和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城市的发展与竞争力的提升亦如此。经济水平、科技水平都只能成為城市的标签,文化底蕴才是城市的名片。
有人说,在某种意义上,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这意味着中心城市在世界范围内的崛起。日后的城市竞争不再局限在经济层面,GDP指数、基础设施建设等硬实力,不再是评价与衡量一座城市的单方面标准。城市的宜居程度、口碑形象、城市文化所塑造的城市影响力和感召力,将成为评估城市的新标杆。
在工业化进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后,许多工业化、资源型城市开始转型升级为服务型城市。城市的建设也逐渐从冰冷喧嚣的经济引领,转向更有人文温度的文化引领。城市文化建设成为了继生产建设、公共设施建设之后,城市发展的更高阶段。
美国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文化》一书中提到:城市是文化的容器,专门用来储存并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储存文化、流传文化和创新文化,这大约就是城市的三个基本使命。
作为世界城市网络中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枢纽型网络城市,广州正迈向全球城市的发展轨道。在新的发展阶段,广州需要一个新的城市定位,需要确立一个明确的、专属的城市文化。2018年2月24日,广州市国规委公示了《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明确指出将广州建设成为独具特色、文化鲜明的国际一流城市。目标愿景是打造“美丽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
文化的引领地位不是虚设,也不是口号。在新的规划下,需要有新的作为。这就需要用城市文化来指导城市规划,用城市文化塑造指导城市建设,用城市文化实力指导城市评估。
2018年,广州向全球13个城市送去了“岭南之花”,在打造广州花城文化的同时,也将城市的人文形象推向了世界。在花城文化中,广州的包容性恰恰成为了其独特的优势。因为包容,所以众花平等;因为包容,所以百花齐放。
城市文化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不断地完善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记录变化,既符合城市建设的基础需求,又满足公众对城市情感寄托的精神需求。
城市发展的变化体现在方方面面,我们看得见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听得到日益喧闹的城市繁华,体验得到愈发便利的城市生活,感受得到逐渐独特的专属文化。
但是随着时光的逝去,跟着不断流动的人口,我们会越来越记不得摩天大楼林立的商区曾是哪一个市集,也越来越想不起翻修前的老街道曾是什么模样。
广州,每天都有人怀揣希望而来,每天都有人恋恋不舍地离开。让初来者了解广州的昨日,会让广州的今日更加熠熠生辉。给久居者一个变化的轨迹,沿着它逆行,便可找到最初的记忆。
节点易找,轨迹难寻,非细致、系统的记录与总结不可得。
城建档案作为城市建设发展中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是城市的发展建设资料,为城市的发展变化描绘了清晰的轨迹。而城建档案的编研工作,其本身就是一项文化选择。有人形容城建档案是一座城市的宝矿,能否挖掘出来,编研工作显得尤其重要。编研做得好,就能发挥蕴藏在档案中的文化引领作用,再用其指导城市建设,从而满足公众对一座城市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城市文化的延续与发展。
因而,城建档案编研不仅是一个技术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广州在建设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的进程中,档案编研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选定主题,把原本分散的、专业性强的城建档案信息进行系统化、通俗化的编研处理,使生硬的文字和图纸变成大众乐于接收的文化产品,这样才能突出其文化效益。
广州作为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积淀深厚。档案编研尤显重要,如何从广州城市历史文化中选取信息,进而构建数据库,将档案资源集成研究,并按一定的主题进行传递,将大大助力城市知名度的提升。
广州市城建档案蕴积着深厚的城市文明,如何找出编研主题也是一个考验。这需要通过社会需求分析与选择、专业认知与评估,甚至还要考虑到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认同等。比如说既要凸显“千年商都”的城市文化特色,又要对城市的标志性建筑进行梳理整合,深挖城建档案,从而在城市建设中致力实现传统内涵和现代精神相结合。
事实上,档案编研的服务对象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服务一线技术人员和城市建设等政府部门,越来越多的公众也需要城市建设档案的服务。与前者的需求不同,公众需要的不仅仅是枯燥的数字和图纸,而且包含其背后蕴藏的人文情怀与历史文化。
城建的档案记录着城市变化的轨迹,包含着文化塑造的方向。
城市的更迭换新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先进的信息技术,带领我们的城市迈向更深层次的信息化、智慧化发展。但同新科技取代旧技术一道,冰冷的科技生活掩埋了温情的市井文化。若能使城建类档案的编研成果供应与科技进步齐头并进,鼓励创新的同时给过去的记忆安个家,城市文化就能得以延续地发展,并在发展中保持城市一以贯之的品格。
广州的城市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现代化发展始终走在前位。在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常有冲突与矛盾,如何化解冲突、实现融合发展,是城建工作的难点与重点。
历史上北京路骑楼街中马路是由政府招标开辟的,骑楼则大部分是私人投资的私宅。因此,骑楼街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而是一幢一幢骑楼盖起来后,慢慢才连成一片。随着时间的磨砺,骑楼上的很多花饰与浮雕已斑驳脱落,模糊不清,但昔日的豪华和精美仍然依稀可辨,让人凝眸屏息,足不能移。
每座骑楼里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如创立于清光绪十一年间的太平馆,有着“广州西餐第一家”的美誉。为实现保存骑楼故址的同时改善骑楼的风貌,对骑楼建筑的更新遵循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尊重现状建筑风格,复原修饰立面那些长长的拱形窗和垂直线条,充满着哥特式的装饰意味,在建筑界面上呼唤着广府文化的城市记忆。
2003年,为恢复大佛寺历史传统格局,广州将大佛寺建设列入城市规划中,并于翌年正式发文批准寺前、寺后城市绿化广场规划。原大佛寺围墙界面封闭,寺前是局促的街道式线性空间,整体上与围墙外的世界产生文化分裂感。
一侧是商业旗舰,一侧是宗教胜地,将大佛寺广场打造成一个集信仰与世俗魅力水乳交融的城市广场,形成得以南来北往的“城市客厅”,成为该改建项目中最成功的理念。设计延伸到求取历史建筑与新建筑、街区文化与宗教文化的并存共融,以包容创新的智慧成就又一标志性城市景观。
一轮轮广场铺装的对比,一幅幅骑楼修缮的设计,一稿稿寺前木棉还是菩提树的比较,一次次的多方探讨—城建的档案记录着城市变化的轨迹,包含着文化塑造的方向。
2017年,广州市规划院借助《财富》论坛推出城市建设微改造后,结合档案,通过新旧街区精细化图片对比进行宣传,档案史话的板块与论坛的有效结合,展示了千年商都的传奇建设历程。
同年,规划院实施了数字档案馆建设,截至2018年5月,已经完成数据集成迁移。开通使用后的平台建立了全周期的智慧型知识管理平台,海量的数据可为档案的编研提供更为便捷丰富的服务和资源。
在停不住的发展与变化中,留下了经典,保存了回忆,城就还是那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