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江西省人民政府颁布《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改省政府规章的决定》,废止13件省政府规章,并决定对11件省政府规章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其中对《江西省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办法》2个条款予以修改,明确江西省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国家烟花爆竹工程设计规程要求,在危险物品生产场所和危险品总仓库设置视频监控系统,并运用视频监控系统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同时,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按照‘保障安全,合理布局,适度竞争’的原则对烟花爆竹进行经营布点”这一规定给予删除。
(本刊讯)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通过“立标准、定风险、促实效”三步走,在全市率先建立“危化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首批 42家重点企业完成风险评价793条。
多方论证立标准。一是科学定向,召开“安全风险评估分级工作专家研讨会”,并形成工作推进意见。二是构建体系,对区内42家试点危险化学品企业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分析,出台《萧山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分级指标体系》。三是细化指标,分设8项直接判定项和35项综合评分项,对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辨识。
专家助力定风险。一是全员培训,提升源头管理水平,邀请省级专家对全区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安全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共300余人,编制下发宣传教育资料1200余份。二是全面排查,从7~11月,委托中介机构连续开展“检查、评估、复查”2轮服务,共排查风险点793项、消除隐患256项。此外,根据风险点及其大小,编制《2017年重点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评估分级管控方案》。三是全力防控,对42家试点企业进行系统评分,确定红色5家、橙色11家、黄色15家、蓝色11家,绘制企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夯实基础促长效。一是“一企一档”监管,按照“格式统一、内容全面、建档规范”的原则,将企业基本情况一览表、安全评价报告、各类检测报告、标准化证书、人员资格证书等8方面信息收集到位、汇编成册。二是数据信息入库,从11月1日开始,推行安全风险日志管理,要求企业每日上报动态安全风险研判结果,在厂区主门岗内部显著位置朝内设置风险公告电子显示屏。三是执法措施跟进,根据分级结果,加大对重点企业、重大风险监管力度,利用执法、约谈等方式督促指导企业落实风险管控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确保生产安全。(周少俊)
(本刊讯)黑龙江煤矿安监局,黑龙江省煤管局联合组织召开全省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示范矿井建设启动会。会议确定,利用1年左右时间,率先建设两个国有重点煤矿的示范矿井;利用3~5年,在全省煤矿全面建设职业病危害防治标准化矿井,推进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水平上台阶。
会议介绍,全省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还存在职业病患者总量大,每年职业病患者治疗费用大,每年新增职业病患者数量大的实际,各煤矿还存在着防治意识不到位、组织管理还不到位、技术措施不到位、防治投入不到位、现场管理不到位、宣传教育不到位的问题。
针对全省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现状和突出问题,会议要求,要建立和不断完善以煤矿矿长为主要负责人的职业病危害治理责任体系、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职业病危害治理技术体系、以职业病危害防治目标为核心的考核体系;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实现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日常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要把职业病危害防治纳入煤矿企业安全监管工作之中,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序列的监督检查;要通过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落实各级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责任,提高管理效果,构建系统科学的职业病危害防治长效机制。
(本刊讯)为深入落实《上海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有关要求,上海市安全监管局会同上海化工区管委会决定,将危险化学品电子标签应用推广至上海化工区及其联动发展区域内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和部分使用企业。
要求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根据危险化学品产品不同的包装和运输形式,赋予产品和车辆电子标签;储存企业通过应用危险化学品电子标签,实现危险化学品的出入库信息化和库存堆放的定置化管理;使用企业通过应用电子标签,实现危险化学品的收货信息确认。各类企业通过应用端系统上报信息至电子标签监控平台。
同时,在企业推广应用基础上,与检验检疫、海关、海事等口岸管理单位探索建立进出口危险化学品电子标签信息管理系统,降低企业成本,提高通关效率;推动与口岸管理单位、公安、交通、铁路、航空等政府监管部门及企业的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动。
(本刊讯)重庆市潼南区四举措进一步强化了职业健康监管工作。一是进行了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经排查摸底,全区存在职业危害用人单位107家,2017年全区91家企业对工作场所进行了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检测覆盖率达85%。二是加大了执法监督检查。组织相关力量和专家对专项整治的企业自查自改情况开展专项检查督促,并重点督促用人单位针对职业健康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严格的治理措施,降低和消除职业危害。三是加强了培训教育。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充分发挥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主阵地和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及微博、微信,广泛传播职业健康知识。截至2017年底,全区发放各类宣传材料3000余份,出动宣传人员30余人,宣传受众人数2000余人。四是加强了基础建设专项整治工作。通过专项整治,以落实企业职业危害防治主体责任为着力点,在重点行业(领域)持续开展职业危害防治薄弱环节治理。(蒋蕊矫)
(本刊讯)福建省安监局要求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体要求,全面推进中央和福建省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落地生根。
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福建省安监局要求各级要针对一些新业态、功能区安全生产责任不清、职责不明、体制不顺等突出问题,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细化各级党委政府安全生产职责和各有关部门安全生产权责清单,强化绩效激励和责任追究,切实把“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个必须”的要求落到实处。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福建省将推行安全生产清单管理制度,坚持“放管服”相结合,在严格安全准入的前提下,抓好各级安监、煤监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取消下放工作,同步制定出台相应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办法。
创新安全监管工作机制。福建省将改进安全生产督导督查、大检查、挂牌督办和问责约谈等制度措施,加强和完善安全生产工作巡查制度,健全安全生产考核机制,完善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等制度,大力提高安全监管监察执法效能。
深化安全监管监察体制改革。福建省将完善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等监管监察体制,健全完善开发区、风景区等各类功能区安全监管体制。同时要求更好地发挥各级安委会综合协调、督促检查的作用,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加快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福建省将推进江阴、泉港、泉惠和古雷石化园区应急救援基地和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本刊讯)针对冬季特点,安徽省强化落实“十个一律”交通安保攻坚措施,切实管出规矩、管出秩序、管出安全。一是“两客一危一货”四类重点车辆逾期未报废、逾期未检验、交通违法未处理和重点驾驶人逾期未审验、逾期未换证的隐患一律实行滚动式“月清零”。二是对实时发生的“三超一疲劳”(超速、超员、超载、疲劳驾驶)、“三驾”(酒驾、醉驾、毒驾)严重违法行为一律现场拦截查处。三是对交警执法站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预警的“两客一危”重点车辆一律现场拦截查处。四是省际交警执法站一律严格执行24小时勤务,市、县际交警执法站严格执行不少于6小时勤务。五是“两客一危”重点车辆一律严格执行高速公路凌晨2时至5时禁行制度。六是对超员、超速、醉驾等13种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以及涉及的当事人、法人一律公开公示。七是对实施酒驾醉驾、无证驾驶等“十大类”交通违法行为的中共党员或国家工作人员一律通报纪检监察机关。八是对存在严重交通安全隐患的企业、车辆、驾驶人及“超速王”“违法王”一律予以公开曝光。九是对重点车辆驾驶人一律推送一次交通安全提示短信。十是对举报“占用高速公路应急车道、在高速公路上不按规定车道行驶、客车超员、遮挡及伪造变造机动车号牌”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一律及时兑现奖励。
2017年12月1日~7日是全国首个《安全生产法》宣传周,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普法学法行动。金东区安监局内部人员集体学习了《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了自身法治意识,提高了干部执法能力。图为金东区安监局局长宋雄伟(左一)以“学深悟透十九大精神,指引安监工作上新台阶”为主题,给全体安监干部授课。(何梅)
(本刊讯)四川省南充市审议通过《南充市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规划》提出,以岗位清单、达标创建、诚信奖惩、同责问责、巡查考核健全企业安全主责、属地行业履责、党政同责考核体系;围绕机构队伍、阵地装备、购买服务和补齐基层短板提升安全监管能力;突出道路交通、水上运输、烟花爆竹、危化品等10大重点领域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职业病危害普查、危害因素申报检测评价控制、淘汰落后工艺、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专项治理等基础管理提升防治能力;构建市县乡政府和行业间、企业间事故信息报送、处理反馈、协调联动、救援队伍、组织指挥相统一的风险治理、应急管理体系;分级建立市县安全监管信息平台、重点行业领域智能装备、适时在线监控、隐患自查自改自报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电子分布图、专业人才培养和专家库建设强化科技兴安技术支撑;以“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安全生产“七进”、示范创建、安全体验馆、农民工和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安全教育培训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同时,规划确定了一批技防、物防、人防、联防“四防一体”重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