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尖”的无价面孔
——评综艺节目《朗读者》第二季

2018-07-18 10:38珞思
工友 2018年7期
关键词:朗读者董卿清华大学

文_珞思

第二季《朗读者》第三期,胡歌来了。自去年宣布暂别演艺圈出国深造之后,他将“复出”首秀献给了这档由董卿担纲制作人、总导演和主持人的现象级文化节目。

胡歌的出现,只是《朗读者》在嘉宾阵容上极度“珍稀”的一个缩影。这方群贤毕至的舞台不仅集结了一群远离综艺、工于作品的文艺界人士,更让众多来自文学界、科学界、体育界、教育界等各大领域站在“金字塔尖”的大家集群,他们有了和大众精神对话的窗口,这是很多年来都未有过的荧屏景观。

“超级IP效应”持续发力

在这档以“文学之美”为根基的节目中,顶级作家群体因节目集结发声,是在任何一档综艺都不曾有过的先例,这也印证了《朗读者》在文学领域的卓越地位。

历数从第一季至今伴随节目台前幕后的文学大家,几乎囊括了中国最为权威的两大文学奖项——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的“明星面孔”,以及迈出国门、拥有海外影响力的中国作家,比如荣膺世界科幻协会“雨果奖”的刘慈欣和斩获英国“笔会奖”的阿乙。

顶级学者保驾护航,让《朗读者》的文学水准攀上了同类综艺只能仰望的一座高峰。董卿和制作团队倾尽心血,源于满怀一份迫切的使命感,“真心地感谢所有用命在写字的人,他们给这个世界留下了光,而我们要做的,无非是让这道光照耀在更多人的头上。”

不止是文学界,第二季《朗读者》在科学领域的开拓和挖掘,也到了令人心生敬畏的地步。清华大学副校长、著名量子物理学家薛其坤,以及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著名物理学家潘建伟,同为中国“未来科学大奖”的获得者。原北京大学校长、著名物理学家陈佳洱,著名数学家杨乐,今年3月刚刚获得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的古脊椎动物学家张弥曼等等顶尖科学家,都陆续和观众见面。

做一次农民吧,只管播种

超越传统概念的嘉宾范畴,《朗读者》集结不可思议的面孔,努力跳出电视综艺的既有边界,希望和大众碰撞出同样不可思议的绚烂火花。

如果说第一季旨在带领大众亲近文学之美,第二季则在深度、广度和厚度上进一步延展,不仅分享大众耳熟能详的经典文学,也在试图从社会的不同切面和文学的不同领域,纳入更多震撼人心的经典文本,用多元文学世界推动我们情感世界的丰富及真挚、推动我们精神王国的强健和壮阔。

人们总在问,《朗读者》这类节目的大火,有多少会转化为对知识本身的渴求?毕飞宇寄语董卿和《朗读者》:“做一次农民吧,只管播种,收获就在大地上,你慌什么慌?话又说回来了,谁能预知收获?”

有这么一个值得分享的现象:第一季《朗读者》收官之后,根据舆情热度指数计算模型得出的数据显示,关注度第一的是老艺术家斯琴高娃,她用深情的语调朗读贾平凹的《写给母亲》,感动了亿万观众;排在第二位的是翻译家许渊冲,这位96岁高龄的老人用他对文学的执着和对生命的思考,令广大观众深受鼓舞和感动,《朗读者》将这一居功至伟却默默耕耘的知识界人士从幕后推至前台。极高的关注度本身,反映了观众对这一群体的崇高敬意,也证明了大众并非对他们“不感兴趣”,而是过去认识的机会太少。

本季节目开播之后,大众鲜有耳闻的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瞬间成了“网红院士”。节目中,他用两个“39分”的励志经历,让观众再一次相信,所谓“天才”不过是比任何人都努力罢了。

更为打动人心的一幕,出现在薛其坤和清华大学物理系众院士隔空朗读《礼记·大学》,致敬中国物理学的先驱、中国物理学大师、清华大学物理系创始人叶企孙先生,勉励当代青年不忘“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治国”的赤子初心。网友们齐呼:“太燃了!致敬清华大学物理系!”“真的感动,伟大的人不能被遗忘!”

不要再抛弃真正的时代偶像

近年来,关于“中国科学家的地位为何不如娱乐明星”的疑问,总是不断被痛心疾首地提及。比起科学家的“关注冷遇”,更令人担忧的其实是科学精神和科学信仰的缺失。

为了邀请到这些“珍稀”的面孔,让“时代巨人”们的精神之光照耀更多人前进的方向。《朗读者》在幕后做出巨大的努力,“这些人是无法计算所谓身价的。他们都是埋头研究、惜时如金的人,我们感谢他们切割宝贵的时间来陪伴我们,从等待到录制前后至少五六个小时,最终的呈现也就十几分钟,我们很受感动和鼓舞,一定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和托付。”董卿说。

因为极度稀缺,所以格外珍贵。就像观众所评价的,《朗读者》使得在娱乐文化、技术文化、商业文化面前一度被淹没的精英文化重回公众视野,让真正的“国民偶像”走向台前,让耀眼的时代光芒不再被公众遗忘,取得了文化节目的“第一定义权”。

爱之心切的观众们不遗余力地推荐它,希望《朗读者》被更多人看见和喜欢,更认为这是一档值得二刷、三刷的节目,在反复咀嚼中品尝它的丰盈、感受它的力量,通透领悟文学之美、人性之美、情感之美。

有人说:“在这个躁动的时代,能够躲进静谧深处的人是幸福的。”我们更想说,在娱乐喧哗之中,能走进《朗读者》静谧深处的人是幸福的。它呕心沥血建构的这片星空,是这般深邃又迷人。

套用大哲学家康德的一段话:“我们越是经常、越是执着地思考它们,我们心中就越是充满永远新鲜、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而仰望星空,一定是人类最为优美的姿态。

猜你喜欢
朗读者董卿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我的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经历
有一种友情叫倪萍与董卿
董卿最有才华的四次救场
评小说《朗读者》中《奥德赛》的隐喻
董卿的宝贝
一封关于《朗读者》的信
《朗读者》:冰冷的历史沉思与深刻的人性寓言
第二场:品鉴《朗读者》
他永远是我们的老学长——清华大学受助研究生来信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