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伊琳[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南京 210000]
⊙周 阳[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南宁 530001]
国际学术领域普遍认为:20世纪初,爱迪生把当时流传的民间传说——吸血鬼“德古拉伯爵”故事的荧幕化过程称为“恐怖片”的“由来”。①所谓“恐怖片”,在《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也对其作了相应解释——气氛阴森、题材恐怖,通常包含一些暴力事件并立意使观众毛骨悚然的影片。有些是对畸形的或者邪恶的性格进行精细的心理探讨,有些是关于可怕的妖魔鬼怪的故事,有些是利用环境制造悬念气氛的神秘惊险故事。②而恐怖题材影视作品的构思拍摄之选题,国内外众多电影“先驱者”已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其符号修辞、叙事方式、结局设置等方面开展了诸多方面的探讨分析,也已形成一定的理论成果。如于丽娜在《类型电影的非类型表述——以乔治·克鲁佐为例看法国悬疑片》强调的刻画故事人物之重要作用③;张洁的《论惊悚悬疑片中死亡游戏的建构——以影片〈电锯惊魂〉为例》则揭示了主客双方情节设计之张力④;刘苗苗的《布莱恩·辛格:好莱坞多面手》中对其黑色题材作品之导演风格阐释⑤;李文红在《国产悬疑片类型化艺术之路》则分析了国产悬疑片类型模式之创作倾向⑥等。
而对于恐怖悬疑之类型影视作品,“美式恐怖”近年来融合流行音乐、影星、现实案件等多领域参与,在线性叙事的恐怖题材作品中异军突起,大放异彩。导演在副线性剧情设计和受众心理悬念建构方面逐深造诣,使得各国相关行业争相效仿,对于其在理论方面的探索也愈发呈祥,电影《恐吓运动》和电视剧《美国恐怖故事》第六季尤为凸显。
“美式恐怖”一以贯之的“反转与重构”不仅停留在叙事方式上,从另一个层次看更是作为影片突破影视艺术的“第四面墙”直接作用于观众认知的心理“战术”的导演创作意图。而导演主观意识最大化的具体呈现,也是受众心理从肯定——否定——再肯定的辩证否定过程。本文将从导演剧情观念对受众心理的传受影响维度切入,以期在新视角讨论“反转”与“重构”对于观影时的具体形态与作用,探讨这一手段在美式恐怖影视作品或其他类型片中的通用性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依山傍水的洛杉矶郊外,坐落着全球闻名的电影工业基地——好莱坞。其集团化、设备化、流水线式的生产模式使得所生产的影视作品被各界所认可。“形成规模效应,保持良好的品牌生态环境”⑦,这也促使美式影视作品成为现今全球影视产业的“领头羊”,承载着领航作用。
追本溯源,美式(或称“好莱坞”式)影视作品之所以被民众接纳,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20世纪30年代的“好莱坞的36种模式”到因经济危机促使转革的现实主义潮流,再到“美国新电影”⑧短暂登场等最终才拥有今日之成就。而今的美式影视作品不仅浓缩了资本主义惯有的商业性、娱乐性及先进的设备技术,还在导演方面深造深挖,刷新创新着导受双方的相处地位。导演越来越重视观众观影时心理层面的“剧情桥接”,逐步完善着“现代电影观念”。
美式恐怖类型影视作品单单是美国影视产业中的“一小块蛋糕”,却能体现出着美国影视产业的整体水平。究其原因,是这类型作品情节紧凑起伏、逻辑严谨缜密、受众参与性较强⑨,在体现“硬实力”作用于视传效果的同时,更能考验导演的创作设计以及对观众观影预判心理的构建能力。
作为不断升温的亚类型片,其作品通过其在气氛营造、感官刺激、剧情设计等方面加入美国司法悬案、灵异地区地点、明星跨界出演等方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式恐怖”。⑩
导演在拍摄制作一部作品时所采用的一切手段和方式都是为了取悦观众,构建起观众与导演本人最洽和的体悟。而受众认知的构建过程,如同建造房子,各个部门分管完成。
在实际操作中,导演在处理反转时大多只用一个镜头就够了,但是每一处反转都是编剧和导演“处心积虑”的设局,所以它能够对观众的认知造成瞬时重创,也为后续地认知重构做好铺垫。
“一部真正的好电影,引得起共鸣,经得起争议。它总是烧掉守常的大幕,新奇而不突兀,历久而弥新。”[12]剧情是一部影片的“骨架子”,叙述方式又作为“骨架子”上的神经元,是串联故事发展与人物关系的递进纽带。因此,不同导演对于剧情叙述的不同运用基本奠定了影片节奏、事物线索的走向——是进一步营造悬念,抑或交代结果。
1.效果营造之背景
《美国恐怖故事6》(以下简称《美恐6》)既作为美式恐怖类型影片的代表作,又在近期热映中反响空前,其原因与这一导演手法的运用密不可分。《美恐 6》相较于之前的五季,可以说是该系列影片寻求转型的一季。反转手法是这一季中的创新——“割裂式”的剧情叙述方式。这种类似于“局中局”的剧情叙述方式加深了恐怖类型片的悬疑效果,增强了影片的时空跨度,提高了受众的心理参与度,为进一步“挖坑”或剧情推动创造了更多元化的方向与视角。
2.心理暗示之作用
在该季构建叙事框架时,除了演员通过演绎剧本,导演更大胆地穿插着真实事件主人公的采访内容。这时,观影者心理是带有明确暗示:故事的主人公都活着,剧情所营造的“恐怖”是导演人为的,虚假的。带着这种刻意营造出的“安全感”继续推进,观众面对所有的恐怖元素都抱有存活的心理预判。正是由于这份“安全感”,导演没有营造出对于“未知”的恐怖,观众也没有得到预期的恐怖、刺激的心理体验。所以,这就要使用“反转”来寻求新的突破点。
3.起承转合之关键
《美恐》第六集就是一个关键性的节点,它既是反转的终结,又是重构的开端。它是连接反转与重构的过渡与中介。比如,情景再现的演员和真实故事的主人公聚集到了影片营造的现实时空中,在现实时空下发生了当下新的矛盾与纠葛;又如拍摄情景的主创人员聚在大剧院里进行观众见面会等。这一集在剧情中的承上启下作用得以体现——观众心理也产生了暗示:真正的故事要开始了。当观众都抱着这样的观影心态后,导演的反转工作完成了,重构前的铺垫工作才算结束。
反转与重构都是导演的一种叙事手法,两者就好比一对孪生兄弟,不可分割。反转是摧毁观众认知的炸药,重构则是重新构建观众认知的漫长过程,层层构建着被反转打破的认知,串联起割裂开的剧情和人物关系。
所谓重构,就是在故事基本框架内,人员、时空和之前构建的故事主要线索不改动的基础上,对故事进行加工,重新铺排新的故事,构建新的矛盾,引入新的悬念。具体来说,《美恐》第六到十集中,情景再现的演员与真实故事的主角一同回到拍摄现场之后,故事有了新的变化发展,重构有以下几种方法:
1.重构的人物及其人物矛盾
在固有的人物身份定位的基础上,所有人物的身份都开始有了新的变化。比如情景再现里的演员在重构的故事线索中回归了自己,不需要再扮演再现的人物。而真实故事的主人公们脱离了镜头的采访,不再以回忆的形式讲述故事,而是再次身临其境地进入故事中。这就产生了新的人物和新的人物关系。这也是重构得以形成的先决因素,是故事矛盾冲突和时空关系更进一步深化复杂的基础。
在《美恐 6》中,真实故事中的谢尔比与情景再现中自己丈夫的扮演者婚内出轨,发生了一段不堪感情,然而两个“马特”在一栋别墅里相遇,后果可想而知,新的人物矛盾也因此产生。
2.重构的时空线索
镜头给观众呈现时空是多维的,除了演员和真实故事的主角所处的现实时空外,还有屠妇所处的中世纪殖民地的过去时空。两个时空的交叉既是对前五集采访时空与情景再现时空的呼应延续,又是对新的时空关系的突破与构建。
3.情节延伸
重构部分的情节是对反转之前的情节的深化和延伸。在第六到十集中,导演告诉了观众造成这一切事件的历史原因:气候导致人性泯灭;殖民者对于无辜生命的大肆屠杀;父系社会的衰退,母系社会的崛起等。只有反转,才能构建新的剧情,赋予故事新的生命,让叙述更合理地展开。
“恐惧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对于外界事物的一种惧怕的情绪反应,这种情绪对人类有保护作用。”[13]作为恐怖类型片的创作“灵魂”要素,让观影者体验到心理上“真正的恐惧”是存在一定难度的。导演将“反转与重构”手法运用在美式恐怖题材影视作品之中,“对观众隐藏部分信息”,会极大造成观影者对剧情认知的误差。这时从观影者(也就是“受众”)层面看,其处于一种对剧情人物自发、认同的心理诉求。这种心理诉求会使得观影者迫切预想故事的下一个“恐惧点”。而随着剧情推进,“反转与重构”手法让影片中的现实拍摄与故事呈现不断穿插 ,观影心理经历“建构‘恐惧’——打破‘恐惧’——再建构‘恐惧’”的反复过程。
魏江南在《优秀电视节目解析》一书中谈到“人文的”和“审美的”[14]这两个标准尺度是优秀电视节目不可或缺的关键。我认为,不仅仅是电视节目,电视剧和电影亦遵循这两条原则,或者说只有在作品中观众通过视听符号语言获得了审美享受,同时传递并感受到来自作品的内在人文关怀,才称得上是“德艺双馨”之作。
美式恐怖题材影视作品在给予观影者心理恐惧的同时,也把“暴力美学”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服化道上,美式恐怖题材影视作品也是用心良苦——主要角色的刻画必须是精致精美的,而对于其他的人物群像或者景物等也绝不含糊,都进行了深入的细节刻画,视觉感染力倍增。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会对美式作品报以“逼真、生动”等代表性语言的原因了。作品挖掘出的视觉元素和视觉文化让美式作品散发独着特魅力。
米歇尔·席翁曾在《视听:幻觉的构建》一书中提到:不论是在早期有声片中,还是在利用了最新声音技术(如杜比、THX)的电影中,许多观众认为自己“用眼睛看到的画面”实际上是由声音构建的幻觉。眼见不一定为实,有时候声音的时空感知艺术往往更具想象力。
这个观点在美式恐怖类型影视作品中尤为突出,一部重视听觉修辞的恐怖片无疑会从“五官”各维度刺激观影者,达到全面“恐吓”的程度。因其并非是观影者听觉的“被动感知”,高频率的短促单音和弦与和弦分解是作品“常客”,对人造成紧张、恐惧的效果体验。而视听往往紧密联系,“先声夺人”与“画中有话”结合的模式能调动观影者多维度的生理诉求,达到观影感受最大化。这也许就是美式恐怖类型影视作品特别注重音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哲学家奥尔德罗奇曾说过:“艺术的任务就是要首先领悟每种材料的要素——颜色、声音、结构的特质,然后使这些材料和谐地结合起来,以构成一个合成的调子。”美式恐怖题材影视作品于剧情叙述手法、架构方式、受众体验等方面进行调和,形成了一瓶前调恐惧、中调疑惑、尾调悬念与回味并存的别样香水。对这类型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将其新颖的创作手法运用在其他类型片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影片节奏,提高国内恐怖题材作品的市场竞争力。
①②杨晓静:《不一样的恐惧——论东西方恐怖片差异》,《大众科技》2015年第4期。
③于丽娜:《类型电影的非类型表述——以乔治·克鲁佐为例看法国悬疑片》,《贵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9期。
④张洁:《论惊悚悬疑片中死亡游戏的建构——以影片〈电锯惊魂〉为例》,《美与时代旬刊》2015年第2期。
⑤刘苗苗:《布莱恩·辛格:好莱坞多面手》,《当代电影》2014年第1期。
⑥李文红:《国产悬疑片类型化艺术之路》,《电影文学》2016年第18期。
⑦倪代光:《试析电视品牌战略的一般性原则》,《电视研究》2009年第8期。
⑧郑雪来:《郑雪来论电影》,海峡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⑨陈星:《悬疑片如何设置悬念——解析〈红色高跟鞋〉》,河北大学2016年硕士学位论文。
⑩李木子:《论日本恐怖片的叙事艺术——兼谈国产恐怖片的可能出路》,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
[11]郝建:《盗梦好莱坞》,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
[12]徐砺:《我的我——电影中的异常心理分析》,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13]魏江南:《优秀电视节目解析》(第2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第2版说明)2015年版。
[14][15]米歇尔·席翁:《视听:幻觉的构建》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