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系统化护理配合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影响分析

2018-07-17 03:18石娅
健康大视野 2018年6期
关键词:系统化护理脊柱骨折脊髓损伤

石娅

【摘要】目的:探析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实施手术室系统化护理配合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75例,其中行手术室常规护理的37例患者为常规组,行手术室系统化护理配合的38例患者为系统组。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38例患者实施手术室系统化护理配合后,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p<001),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手术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时,实施手术室系统化护理配合,可减少患者的出血量,减少并发症,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护理模式。

【关键词】 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手术室;系统化护理

【中图分类号】 R274.1

【文献标志码】

B【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6-179-02

脊柱骨折是临床骨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约427%的患者会合并脊髓损伤,临床多行手术以纠正畸形、缓解神经系统压迫、恢复脊柱正常功能[1],但患者术后易并发压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术中有效的护理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障,可减少患者术后的并发症。为了研究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治疗时实施手术室系统化护理配合的效果,笔者选取75例患者进行了如下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75例,均符合《骨与关节损伤》中的诊断标准[2],并排除病理性骨折、多节段骨折、脊柱炎、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过敏严重、妊娠期及精神障碍的患者。

按照手术室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系统组,分别为37例和38例。两组患者男女比例分别为(24:13)和(25:13);平均年龄分别为(3753±475)岁和(3756±472)岁;骨折原因:常规组患者交通事故和高空坠落分别为22例和15例,系统组患者交通事故和高空坠落分别为23例和15例;骨折部位:常规组患者颈椎、胸椎和腰椎分别为9例、15例和13例,系统组患者颈椎、胸椎和腰椎分别为9例、15例和14例;脊髓损伤分级:常规组患者A级、B级、C级和D级分别为13例、12例、8例和4例,系统组患者A级、B级、C级和D级分别为14例、12例、8例和4例。统计学分析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常规组:为患者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

系统组:为患者实施手术室系统化护理配合:(1)术前访视:手术室护理人员查阅患者的病历,充分了解患者的生理、病历及社会学等情况,近距离观察和评估患者的病情后,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面对面的术前沟通,解答患者的疑问,以缓解和疏导患者顾虑及不良心理,提高其医护工作的配合度。(2)术前准备:全面了解患者手术的麻醉方法、手术入路、切口及内固定等制定包括手术室环境控制、器械准备等护理方案,主动与主管医生沟通,对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预防性的护理方案。(3)术中配合:护理人员协助麻醉医师妥善安置患者的体位,避免术中通气量不足,并严格遵医嘱和无菌原则进行护理操作,确保护理工作准确无误;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评估病情;当患者病情变化或生理波动明显时,主动配合纠正护理操作。(4)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前对手术用品和用药进行清点,并协同麻醉师将患者送至病房,并于病房护理人员进行交接。

13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80软件分析和处理数据。p<005,则统计学差异明显,p<001,则统计学差异显著。

2结果

21术中情况系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常规组(p<001),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脊柱是人体的中轴和支柱,可保护内脏和器官,大多数脊柱骨折多为间接外力导致的,脊髓损伤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以脊髓平面下感觉、括约肌、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损伤为主要症状,严重者会导致瘫痪,临床多行手术治疗,若治疗不及时易导致患者丧失运动功能和感觉障碍[3]。

手术室是专业性比较强的治疗场所,随着现代护理理念的发展,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故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是各级医疗机构关注的焦点[4]。系统化护理是将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相结合形成分一种护理模式,是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及需求制定和调整护理方案,有助于优化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5]。

本次研究中,38例患者实施手术室系统化护理后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p<001),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说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实施手术室系统化护理配合的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张华,梅伟,王祥善等.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7,34(11):1857-1860

[2]王鑫渊,阿布都吾甫尔·太来提,白合提叶尔·吐尔干等.前、后路减压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9):18-20

[3]任宏巍,孟红梅.中药与督脉电针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疗效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5):618-620

[4]王琼花.优质护理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損伤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9):167-168

[5]廖慧鹏,陈玲,杨雪.手术室系统化护理措施对患者的应激及心理状况的影响研究[J].当代医学,2017,23(4):143-144

猜你喜欢
系统化护理脊柱骨折脊髓损伤
系统化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分析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身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溴吡斯的明联合巴氯酚对T6以上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与康复训练对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应用观察
不同方法治疗脊柱骨折伴硬脊膜损伤术后脑脊液漏的效果观察
脊柱骨折应用放射平片与CT的临床诊断价值对照
后路手术内固定对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价值及效果初步研究
系统化护理对输卵管结扎术的影响
行动学习法在脊髓损伤患者实施自助间歇导尿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