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措
【摘要】颈椎病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周围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好发于40—60岁中老年人。
【关键词】 藏医药;颈椎病;针灸
【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志码】
B【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6-128-01
一、临床表现
颈椎病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发病缓慢,主要有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头晕,恶心,呕吐,失眠,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与病变部位,组织受累程度及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
二、检查
(一)X线检查:
颈椎摄片可见颈椎体有唇状,骨刺突出,小关节及椎间孔周围骨质密度增加,颈椎前突生理曲度消失等。
(二)CT检查:
CT已用于诊断后纵韧带骨化,椎管狭窄,脊髓,肿瘤等致的椎管扩大或骨质破坏,测量骨质密度以估计骨质疏松的程度。
(三)血常规:主要了解凝血功能,血糖,血压等
三、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科诊断。
四、治疗
(一)口服藏药
1治则 安神开窍 舒经活络
2分黎明 上午 下午 晚四个时辰给药
3黎明口服二十五味珍珠丸
1)方:珍珠(炼制)石灰华 红花 丁香 肉豆蔻 豆蔻 草果 牛黄(制)白檀香 紫檀香 黑沉香(制)鹿角(煅)麝香(制)木香 荜茇 肉桂 诃子肉 毛诃子肉 余甘子肉 螃蟹(制) 海金沙 蜀葵果 香旱芹 黑种草子 短惠兔耳草;
2)功能與主治:用于神志恍惚,口眼歪斜,四肢麻木,项背强直,半身不遂,中风等“白脉病”有良效;
3)用法用量:一次一丸,一日一次,取药一丸略捣碎后用温开水侵泡一夜,次日黎明空腹服用。
4上午和下午口服二十五味如意丸加五鹏丸
1)二十五味如意丸方:红花 丁香 豆蔻 荜茇 香旱芹 黑种草子 海金沙 螃蟹(制) 诃子肉 毛诃子肉 甘草膏 短惠兔耳草 乳香 决明子 黄葵子 肉豆蔻 石灰华 珍珠(制) 牛黄(制)鹿角(煅) 余甘子肉 麝香(制) 白檀香 黑沉香 紫檀香 肉桂 木香 藏木香;
2)五鹏丸方:诃子肉 木香 藏菖蒲 特制铁棒锤 麝香(制);
3)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 消肿止痛 祛风逐湿 用于瘟热 扩散热 陈旧热症 四肢麻木 神志不清 肢体强直 关节不利;
4)用法用量:一次二十五味如意丸3丸加五鹏丸5丸 一日两次 温开水服送
5晚上口服二十味沉香丸
1)方:黑沉香 肉豆蔻 广枣 石灰华 乳香 木香 诃子肉 木棉花 白檀香 牛黄(制) 丁香 木瓜 红花 藏木香 鹿茸 珍珠母(制) 马钱子(制)兔心(阴干)短惠兔耳草 余甘子肉;
2)功能与主治:调和气血 舒筋活络 镇静安神 用于“隆血”交杂症,偏瘫 神志紊乱 肢体麻木 “隆热” 失眠;
3)用法用量:一次3丸 一日一次 温开水服送
(二)针灸治疗
1)治疗原则:调补肝肾 温经活血;
2)取穴:风驰 大椎 肩井 消泺 手三里 外关 合谷 阿是穴;
3)方法:根据病变部位选取相应5-8穴,留针20-30分钟,一般每日一次7此为一个疗程。
(三)牵引治疗
1)颈椎牵引是治疗颈椎病的主要缓解症状手段,因为有效的牵引能解除神经,血管,脊髓压迫并快速缓解颈椎病症状。
2)每日一次,一次时间30分钟,7天一疗程。
五、典型病例
(一)桑珠 男 45岁 症状:头晕 失眠 视物模糊伴颈项酸痛,右上肢麻木3个多月,检查:X线片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第4颈椎棘突下缘骨赘生长,第2-6颈椎椎体前后缘上下角骨质增生、变尖,边缘硬化;各椎体间隙及椎间孔未见明显变窄,前纵、项韧带未见钙化。既往颈部无外伤病史。诊断:根据症状和检查结果诊断为颈椎病。治疗:口服上诉藏药,针灸取穴等治疗7天一个疗程,疼痛等症状消失,失眠好转。半年后随访一直未复发。
(二)扎西措 女 60岁 症状:头晕头痛 颈项僵硬 上肢麻木 恶心 情绪烦躁等两年多。检查:颈椎轴线居中,生理曲度存在,各颈椎椎体骨质完整,第3-6颈椎椎体前后缘上下角骨质增生,变尖;各颈椎椎间隙(椎间孔)未见变窄,附件结构清晰。诊断:颈椎病。治疗:口服上诉藏药,针灸取穴治疗2疗程,症状未完全消失,休息一周后,再治疗了一个疗程,症状全消失。一年后随访未复发。
六、讨论
颈椎病是指由颈部骨骼,软骨。韧带的退行性变累及周围的脊髓,神经根,血管及软组织,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使用藏药和针灸联合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不复发,能根治。藏药二十五味珍珠丸,二十五味如意丸,五鹏丸,二十味沉香丸都具有调和气血,舒经活络,镇静安神,熄风镇静,醒脑开窍的疗效。针灸取上诉穴位调补肝肾,温经活血的疗效。
七、预防
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长期伏案或低头工作者,要注意颈部保健,工作1-2小时后要颈部活动或自我按摩,放松颈部肌肉。注意颈部保暖,以免外邪的侵袭。采用正确的睡眠姿势,保持良好的情绪。
参考文献
[1]宇妥·元丹贡布 四部医典 -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5
[2]钟远明、王茵萍 针灸学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6
[3]王启才 针灸治疗学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20112重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