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

2018-07-17 03:18罗琼芳
健康大视野 2018年6期
关键词:宫颈癌前病变相关性分析病毒感染

罗琼芳

【摘要】目的:针对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感染患者探究其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进行筛查的宫颈疾病患者共82例,将这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组织病理学检查,选择传统细胞涂片以及液基细胞学验证,对筛查方法灵敏性和特异性及性进行了解,对感染和病变、癌变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受检者感染病毒情况:总阳性率为72%(59/82)。传统细胞涂片共检查出患者31例,占比38%,灵敏度为69%,特异性为79%;积液细胞学共检查出患者53例,占比64%,灵敏度为83%,特异性为86%。二者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结合对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诊断,可对女性宫颈癌进行有效诊断。

【关键词】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相关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R51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6-041-02

宫颈出现癌变是当前危害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杀手,我国的宫颈癌发病率在全球排名第二,且有年轻化和升高的趋势[1]。就此诸多材料说明,人类的乳头状瘤病毒能够导致宫颈癌病变,尤其是出现持续性的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感染,是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发生、进化的关键因素[2]。对此我院对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详细研究资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进行筛查的宫颈疾病患者共82例,将这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组织病理学检查,选择传统细胞涂片以及液基细胞学验证,对筛查方法灵敏性和特异性及性进行了解,对感染和病变、癌变的关系进行分析。受检者均为女性,年龄在20岁到46岁治疗,其年龄中值为(333±35)岁,其中为表现出临床病症共23例,白带增多、异常阴道出血、性生活后出血等临床症状显著的受检者共59例。对其行妇科检查,共有40例出现宫颈糜烂、肥大以及出血、息肉等情况。

12方法

传统涂片筛查法:刮片收集宫颈细胞,无水乙醇固定后,巴氏染色,行细胞学检查。

液基薄层细胞筛查:阴道窥器使得宫颈暴露,清除分泌物后,取样器的中央刷毛伸入宫颈口,取保存液,测定密度,抽取液体制成薄层细胞涂片,同传统涂片染色。

13观察指标[3]对病理学检查结果和两种筛查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其灵敏度、特异性,对结果进行统计,对二者关系进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在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医学统计软件SPSS 170的统计,用 %对计数数据进行表示,并用x2检测;计量数据以(x±s)表示,t检测,若取得数值P<005,则表明数据间存在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受检者感染病毒情况:总阳性率为72%(59/82)。传统细胞涂片共检查出患者31例,占比38%,灵敏度为69%,特异性为79%;积液细胞学共检查出患者53例,占比64%,灵敏度为83%,特异性为86%。二者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詳见表1

3讨论

体检目前是作为早日发现宫颈癌的唯一方法,在对受检者进行体检时尤其注意,宫颈癌的发生过程非常漫长,从癌前病变到肿瘤细胞,平均需要6-8年的时间,早诊断早治疗患者不必承受癌症的治疗过程,且有较大治愈的概率,对患者而言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科根据类型分为16或是18,这两种类型均会直接或间接使得患者出现宫颈癌前病变以及宫颈癌。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没有持续出现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感染,女性出现宫颈癌前病变的概率几乎是零。这也就告诉我们,健康女性进行有效的、连续的体检能够较好的发现宫颈炎症。对这类疾病进行筛查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细胞涂片和积液细胞学检查。传统的细胞涂片是行刮片收集取样,积液细胞学则是选择刷毛取样。前者简单、经济,是初期筛选最主要的方法,局限性在于:制片后获得细胞的数量少,黏液较多,出现假阴性的概率较高,检出率受到较大的影响;后者则是在前者基础上进行改良,细胞堆积、涂片不均匀等均有所改善,所以准确度和特异性更高。此外国内先也在逐步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这种反向杂交膜技术的基因芯片是非常有前途的检测方法,能够将16或是18检测出来,对已经确诊为癌前病变或是癌变的患者选择这种方法会对后期的治疗有更直接的帮助[3-5]。

本次研究的结果表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患者,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筛查结果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则是在提醒我们: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与宫颈癌前病变以及宫颈癌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是发生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的必要条件之一。

参考文献

[1]黄爱芳.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治疗慢性宫颈炎并阴道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疗效评价[J].中国药业,2015,23(2):23-24,25

[2]何鑫,陶绘丞,刘晨等.医院机会性筛查人群HR-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与宫颈癌前病变的关系[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5,43(2):219-225

[3]刘志红,邹艳芬.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与高危型HPV检测早期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对比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6,24(8):1269-1271

[4]张玲.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分型及临床意义[J].实用癌症杂志,2017,32(7):1076-1078

[5]李春红,胡芝.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9):1827-1829

猜你喜欢
宫颈癌前病变相关性分析病毒感染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猪细小病毒感染的防治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效果分析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效果观察
宁德地区HPV联合TCT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研究
鼻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