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绝伦的甘肃古代金银器

2018-07-17 03:23周银霞李永平
读者欣赏 2018年5期
关键词:金银器金银墓葬

周银霞 李永平

中国古代金银制品在商代早期已经出现,春秋战国时代已有金银镶嵌工艺。金银器皿出现较晚,汉以前少见,至唐代才开始有较多发现。金银器的制作工艺有钣金、浇铸、焊接、切削、抛光、铆、镀、锤揲、刻凿、镶嵌等。金银等贵金属细腻柔软,延展性强,被历代能工巧匠不断创造、丰富的精湛工艺,加工成精致华美、光彩夺目的艺术品,有着永恒的价值和无穷的魅力。

甘肃古代金银器在中国古代金银器文物中占有重要地位。甘肃是我国生产金银制品时代较早的地区之一。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到寺洼文化时期的墓葬中出土了金丝。玉门火烧沟四坝文化墓葬出土了金耳环、银鼻饮等,这些金银器在年代上早于中原出土的商周时期同类器,其制作技术简约、原始,工艺上主要采用锤揲、錾刻、刻划和切割技术。

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秦墓出土的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金器有金虎、鹗形饰片、口唇纹鳞形饰片等,数量多、类型丰富、工艺精湛。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是战国秦墓葬中出土金银器丰富的一个墓葬,金银器多为人体装饰、服饰、车饰件、生活器具。制作工艺包含了剪切、錾刻、锤揲、焊接、宝石镶嵌、模铸、金珠、掐丝等。造型上主要采用平面造型的方式,部分动物造型具有中国剪纸艺术的风格。人体装饰主要有耳环、项饰、臂钏、带饰、带钩、带扣等。动物母体有格里芬、对羊、对鸟、虎、虎噬羊等。金质车饰件主要装饰在车的舆、轮、毂、辅等部位,以金银片錾刻剪切成型。容器有素面的银套杯和银杯。

甘肃汉代墓葬也出土有金银器,如武威雷台汉墓出土金璩、武威磨嘴子汉墓金头花等。

魏晋到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西方金银容器较多传入中国,甘肃地区是这类金银器的主要出土地之一,靖远出土的西式浮雕酒神纹鎏金银盘,肃南西水乡大长岭出土的唐代金壶和鎏金铜盘,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典型器物。

武威出土的西夏金器,有金盏、金杯等,纹饰华丽,造型优美。

明清时期金银器主要为贵族墓葬出土,兰州上西园肃王家族墓,出土有金银饰品,兰州白衣寺塔天宫所出肃藩王妃供奉的金银器,纪年明确,嵌宝镶玉,累丝叠缀,美轮美奂。

▲西式浮雕酒神纹鎏金银盘

公元3至4世纪

口径31cm底径10.9cm高4.6cm重3190g

征集品

1988年靖远县北滩乡出土

银质鎏金,呈铅灰色。以铸造、锤揲、模压、鎏金诸工艺结合制成。盘圆形,唇口,弧壁,圈足。盘体铸就,盘内纹饰以银箔锤揲、模压成纹后,叠贴于盘内,鎏金现已大部脱落。盘内壁满饰浮雕花纹,分内、外、中心三圈列置。外圈饰有相互勾聯的葡萄卷草纹藤蔓,中间藏匿30余只禽鸟类小动物。内圈外缘饰细小联珠纹,内周环列12,爪头像,头像中以动物相问,或为希腊神话中奥林匹斯山的十二神。中心为一高浮雕裸体男性,身披长巾,手持图尔索斯杖,倚狮而坐,为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俄尼索斯,罗马时代又称为巴卡斯。

盘底圈足内有一行虚点錾刻的铭文,目前学界对其语系、族属、内容尚有争议。另有刻划的粟特文铭文,中亚史专家马尔沙克先生释读为SYK(推测为器物拥有者的名字缩写)。此件器物发现于丝绸之路甘肃段的黄河渡口,是研究中西交流的重要实物资料,也是非常罕见的丝绸之路遗珍。

▲虎形金箔车舆饰

战国晚期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马家塬M3出土

系以薄金片剪切成型。虎尖耳上翘,大嘴张开,鬃毛卷曲上翘,尾前卷于背部与鬃毛相连,四足著地呈行走状。虎身和四肢依身体形状錾刻数道曲线纹。虎形金箔片是马家塬墓地3号墓墓室葬车车舆侧板上的装饰物。3号墓为一座九级阶梯式竖穴偏洞室墓,竖穴墓道中共随葬有车4辆,墓葬中随葬有车一辆。其中墓室内葬车以金银饰件、绞金银铁饰件和珠饰装饰,非常豪华,充分体现了墓主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

▲透雕虎噬羊金带饰

战国晚期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马家塬M16出土长15.2cm宽8.1cm

出土于墓主腰部,共2件。长方形,由上下两只虎噬咬两只羊组成。虎前足踩羊,嘴大张露出一颗长獠牙,咬住羊的颈部,虎尾上卷。两只羊相对俯卧,两头相互紧靠,羊有长胡须。虎头、腹、腿之间、颈等部位,羊头、背及身上有许多镂空,镶嵌有肉红石髓。

带饰系以薄金錾刻而成,正面经打磨、抛光处理。

猜你喜欢
金银器金银墓葬
河南渑池发现42座春秋戎人墓葬 形制与陆浑戎王墓基本一致
二里头遗址发现高规格夏代墓葬
金银潭医院
明清金银器,低位反弹可期
五连环(二)
五连环(一)
云南景东傣族陶氏土司墓地出土金银器研究
唐代工艺品中器皿的图案艺术
金光灿灿银光生辉
河南洛阳发现曹魏时期大型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