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青年
“老舍专业户”导演方旭这次将京味儿十足的《老舍赶集》搬来上海首演,这也是北演戏剧第一次改编老舍先生的短篇小说,以“全男班”的演员阵容展现原著的幽默与冷讽。從现场观众的反响以及豆瓣8.4的评分来看,这次来沪“赶集”还是相当成功的。
舞台主要采用四扇门帘的开合变换来代表不同场景,加以简单的桌椅摆设,万般意境由此生发。根据每篇小说故事背景的不同,道具也有相应的变化,例如《牺牲》中三把古色古香的狭长靠背中国风椅子,符合三位大学教授的身份;《黑白李》中的一条长板凳,展现朴实淳厚的市民气息。
《创造病》讲述了20世纪一对入不敷出的新婚夫妻,依旧靠购买潮流的玩意儿填补枯燥生活的故事。舞台正上方的灯光忽明忽暗,音效模拟电压不稳的滋滋声响,将小夫妻从欢喜跌至绝望的内心外化出来,二人的精神危机一下变得可感。《创造病》的结尾,灯光和音效又再次模拟老式相机“嘭”的一声曝光的效果,将小夫妻如此循回往复填补空洞的生活定格,给从嘲讽人物本身到照看自身的自嘲留下足够的空间,以及无穷思索的余味。
《牺牲》是用第一人称讲述的留美毛博士的故事,饰演讲述者老舍本人的演员在中间,“洋博士”与“国学先生”各执一边,形成强烈的反差。台上仅用三把椅子就将交错的时空集中一处,不时出现错位的幽默感。
该戏的服饰化特色尤为突出,服饰都为蜡纸版材质,演员头上戴着假发亮片,漫画式的装束让人物脱离朴素的现实主义妆容,让人感觉人物是飘浮在空中的幻想角色,将文字本身的滑稽感也越发夸张地显露出来。
如此有“新”意的表现手法仍在几处有一些小瑕疵。
《黑白李》中,导演用瞬间红光照射暗示黑李的死亡,但舞台后方的幕布还在徐徐落下,这种缓慢稀释了红色带来的视觉冲击力,也减缓了观众心中因死亡而生的错愕感,值得斟酌改进。另有黑李带人携着工具板凳砸电车时,导演用强闪光表现动态,但因为演员砸车的动作幅度小,在间次照亮的动作之间没有太大变化,让本来壮烈的场面适得其反。
老舍小说中为人称道的是特色鲜明的人物和小说语言本身,将其以话剧的形式呈现,势必将文字的风趣流失。
《创造病》通过四扇门帘的开合把小说的内容分划为四小场,几乎完全是用内心独白的方式,表现“婚姻生活危机阐释——大衣与皮包的斗争——消费后的失落用买留声机填补——陷入绝望”四部分。可以看出这并不完全是起承转合的结构,因此在保留文学性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将戏剧性弱化了。
《邻居们》原文中只有杨太太找明太太质问孩子摘葡萄的事,以及邮差员送错信两段是有对话的描写的,其他都是描述性的语言。这里没有像《创造病》用独白展示,而是重写了对话再靠演员表演出来,加入了“江南可采莲”和一些时事热点,对话符合人物特点,又将幽默讽刺意味延伸。其中针砭时弊的调侃引起较大反响,呼声较高,所以说改编经典文学作品,也可以依据人物特色,尝试添加一些到位的时事性的桥段。
改编虽然将老舍先生的原著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但短篇小说的长度并不完全适用于独幕剧的改编,在保留基本情节的情况下,我以为描述性的语言使戏冗长了些。可见将文学改编成戏剧不仅要做“加法”,更要做“减法”。
开场前朗读《话剧观众须知二十则》时,方旭下台和观众热情互动,戴着西瓜帽,穿一身大褂,一口地道京腔的他像极老北京茶馆里的掌柜,比起以往在大剧场中的严肃拘谨,我们更像来到茶楼吃瓜子听书的看客,所以说《老舍赶集》与其说是排戏,不如说是“玩儿”戏。
在回归原著和现实主义的创作下,《老舍赶集》普遍接受度还是比较高的,再加上导演写意化的表现手法,使该戏脱离文学改编戏“平庸”的桎梏,成为了2018年5月上海戏剧舞台上不可不赏的“京味儿”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