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茂,申文娟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湖南 衡阳 421001)
危重症是指在创伤或感染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下,机体一直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之中,随着机体免疫功能不断降低的同时,各重要脏器随之发生严重损伤,进而引起营养不良等后果,其会对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1]。该病是ICU病房常见病,往往需要机械通气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治疗过程中会使营养不良现象愈发严重,从而对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产生不利影响。科学有效的营养支持不仅可对营养不良进行纠正,还能恢复呼吸功能,进一步改善预后。以往临床多选择场外营养作为急性通气治疗危重症患者的首选营养支持方法,通过近年来营养医师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发现对肠道功能正常的患者进行肠内营养,临床疗效比较显著[2]。本文将本院在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92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进行以下分析汇报。
1.1临床资料将本院在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92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方法为数字表法,对照组46例中:男25例(54.3%),女21例(45.7%),年龄23~78岁,平均(46.5±3.4)岁。其中复合型外伤并多发性骨折7例,肺部感染10例,心血管疾病24例,心肺复苏5例;试验组46例中:男26例(56.5%),女20例(43.5%),年龄24~79岁,平均(47.3±3.5)岁。其中复合型外伤并多发性骨折8例,肺部感染12例,心血管疾病20例,心肺复苏6例。选择相应版本的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一般资料,组间差异均衡,存在对比价值。
1.2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预计机械通气时间≥7 d;未合并肝、肾衰竭情况;②不存在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和出血或其它代谢性疾病、炎症性肠道疾病;③生命体征无异常;④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确诊为脑疝,入院3 d后血流动力学依然无法保持稳定;②酸碱失衡、水、电解质紊乱异常严重;③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确诊为肿瘤终末期或急性胰腺炎。
1.3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对感染进行及时控制,对原发疾病进行积极治疗,同时对酸碱失衡、水、电解质紊乱进行及时纠正。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早期肠内营养支持:首先对患者营养情况进行准确评估,利用留置管回抽一定量的胃液,肠内营养支持以百普素为主,选择肠内营养泵的方式连续24 h不间断匀速输入,予以浓度为2 kg/ml的250 ml的剂量,控制滴速为20 ml/h,按照每天1 h增加10 ml的标准进行营养支持有关治疗工作,患者每天需要增加的剂量必须达到适中的标准,适当调整浓度,如果患者属于热量补充不组的情况,可额外予以肠外营养的方式进行补充。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的时间。
1.4观察指标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晨起空腹安静状态下对两组血红蛋白、清蛋白及血清总蛋白等相关参数进行测定;并对患者是否出现VAP(呼吸机相关肺炎)、营养不良进行观察;统计记录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
1.5统计学方法采用版本为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得到的全部相关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变化情况比较治疗前两组血清总蛋白、血清清蛋白、血红蛋白比较结果显示,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比较,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在营养不良发生率、VAP发生率比较上,对照组均高于治疗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变化情况比较(x±s)
表2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对危重症患者而言,其营养代谢变化非常明显,机体自身无法有效组织代谢状态改变和发生、发展,若在这一时期外源性营养素补充不及时的情况,那么就一定会导致机体处于营养状况严重失调的状态,同时免疫调节功能也会随之明显减弱,甚至引起细胞凋亡和多器官衰竭,从而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直接威胁[3]。
所谓营养评定,主要是通过人体测量、人体组成测定以及一系列的临床、生化检查,对营养情况进行综合性评定,以便全面评估患者机体技能状态和营养代谢情况,对其营养不良程度进行确定,最终对其危险程度作出准确判定,制定个性化、针对性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案[4]。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对患者机体状况进行有效调节,使感染现象尽可能避免或减少,降低并发症发生危险,确保接受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不会出现血行感染的现象。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对患者胃肠道分泌进行有效刺激,保持内脏血流稳定性和胃黏膜完整性,降低应激性溃疡发生危险,有效改善细胞免疫能力的同时防止出现细菌移位的情况[5-6]。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危重症患者开展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工作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变化情况,对营养支持治疗的量进行合理调整,以免营养支持治疗过度的情况下货补充营养素不充足的情况下增加患者器官承受的负荷,对呼吸机产生过度的依赖,进而对其治疗效果和康复产生负面影响[7]。
本组研究发现,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VAP、营养不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血清总蛋白、血清清蛋白、血红蛋白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显著改善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预防营养不良现象,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营养水平,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综合上述分析,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预防营养不良,减少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缩短康复时间,值得采纳和进一步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