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瑞涛
(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084)
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在运动心理学研究中是一重要研究领域,“自我和谐”是心理健康的校标,体育锻炼在影响心理状态中涉及个性、自我概念、自我情绪及认知功能心理效益机制等研究领域。通过查阅文献,对“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及自我和谐的影响”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长期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不仅能将心理健康研究领域的理论体系进行完善,还能提高大学生人格特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长期的体育锻炼可改善消极情绪、增强自我概念、加强自信心及减轻心理疾病症状。有研究表明,无氧锻炼方式对改善心理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有积极作用。有氧锻炼方式在增进心理健康和改善心理疾病上不是唯一的物理治疗方式,但可以帮助人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对个性整体结构的变化也会产生较大影响。曹志飞等人在《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中对140名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应用进行调查,研究显示,较少或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在强迫症状、敌对性、躯体化、抑郁、偏执精神病性因子上高于常模,而长期参与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则在各方面指标上低于常模,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有关系。此外,长期参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呼吸、消化、心血管等系统有积极影响,面对肌肉酸痛、疲劳、头痛等表现方面也有抑制作用。大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意志品质和良好的进取精神提升在集体活动和与朋友、同学老师交流中都有体现,而体育锻炼从自身出发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影响力也是毋庸置疑的。降低抑郁感可以通过有氧运动,它比其他愉悦活动和放松练习的效果更显著。
长期的体育锻炼,会使体内神经递质及激素发生相应改变,改善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锻炼者在体育运动中可向自己或他人传递积极情绪和思维,随着身体状况的不断完善和他人朋友的积极评价,使得锻炼者在锻炼过程中与他人交流交往会增多,自信心也会随之得到加强,在学习和生活中对处理事务有积极的心理作用。通过长期的身体锻炼,可拓展思维方式和诱发积极的情感。体育锻炼在生活中和职场上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中的职员、学校中的学生在出现抑郁、困惑及焦虑等消极情绪下,可通过体育锻炼对其产生抵抗作用,进而体现出积极进取和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
在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在体育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有一定的影响。在探索体育教学实施过程评价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中以过程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研究为基础,得出大学生在长期锻炼参与度和心理健康效应的提高得益于体育教学中的实施过程评价,提高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由于评价内容和方式改革,学生积极主动获得教师较好的评价,使学生能自觉置身于体育锻炼中,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在终身体育思想方面,加强学生全面提高身心健康的意识,以实现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相接轨。研究表明,在大多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中,探讨了在体育锻炼前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表现,体育锻炼前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性差异。
如今,随着网络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方式也不断改变,大多数大学生在互联网面前还是能够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但少数大学生几乎沉迷互联网游戏而放弃学业。滕海颖在《论大学生体育锻炼与网络心理健康》中提到,我们必须合理地看待网络时代的到来,它的到来是方便我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乐趣,不能被其中的虚拟世界蒙住双眼。文中还提及体育锻炼在大学生摒弃网络的依赖上是最有效的手段,让大学生从进行身体锻炼中找回自我。
体育锻炼能够提高大学生体质水平和心理应激能力。积极的身体锻炼不仅帮助在校大学生建立自信、自尊等积极的心理状态以应对学业压力,还可改善情绪和增强自我概念,预防或治疗消极心理情绪状态,提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