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忠
摘要: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使用数学.高中数学对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具有一定的难度,多数学生或多或少地都会对数学学习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认为数学无用,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不会用到数学,不愿意学习数学。因此,为了改变学生对数学的这种认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激情,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我们要适当地将生活中的素材、用具与我们的数学教学、学习结合起来。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并加以反思,对高中数学和生活的关联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中数学;联系生活;深入思考;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9-0123-01
数学在当今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三大主科之一,学好数学对于能否考上理想的大学具有重要的影响。可是有一些同学对学数学缺乏兴趣,纯粹是为了应付高考不得已而为之。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学好数学除了应付高考之外别无用处,感到数学与现实生活脱节,甚至产生厌恶情绪。这些同学在学数学的过程中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没有联系,学生感到学数学一点用处都没有,体会不到数学的价值所在。但是其实生活中随处可见数学知识,而数学知识的学习最终也要应用于生活实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以致用,是我们作为中学生就应该培养的数学应用意识,从已有生活经验出发,结合自己对数学知识的思考,联系生活谈数学,这样才能树立起大数学观。本文就在生活中学好数学,培养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1.融合生活情景,做到以兴趣为动力
首先我们应明确,学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在实践中运用,所以我们要从心理上先明白,再难的数学知识也是应用于实践的,即任何的数学问题都可以在生活中体现。出来俗话说:实践出真知,生活化问题能够极大的增强我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促使智慧之泉喷发的重要动力,对于学习数学知识来说,兴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了兴趣,也就有了深入思考的可能,有了兴趣,那么很多难题也就会迎刃而解。数学学习应联系生活,因为生活是有无限趣味的,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可以让我们更透彻的感知数学的价值和魅力,也可以充满兴趣的思考数学问题。
我们应该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生活数学问题的眼睛,积极主动的发掘自己身边的、熟悉的和亲身经历的生活资源,从数学知识出发,在生活中验证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谜团,最后实现自我对知识的巩固和提升。在信息时代,网络资源十分丰富,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去积极寻求新鲜有趣的生活问题,然后与生活建立联系,那么数学学习才会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让我们的思考更有深度,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1]。
2.深度理解生活,在生活中领悟
我们学了基础知识后,自己设置一些实际问题,训练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数学学习是需要数学思维的,是需要对知识体系的建构,需要对数学能力的培养,而途径不只局限于课本,更在于生活。身为高中生的我们,应具有数学视野,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拓展创造性思维,从而将书本知识、课堂学习内容应用于生活实践,与生活建立起密切联系,提升我们自身在生活中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随機事件概率的时候,可以联系生活中买彩票活动,看看不同彩票玩法的中奖概率情况。再如在学习“分段函数求最大值”的时候,我们可以去尝试思考出租车计价问题,设定一个较大区间里程(如市中心到飞机场),然后思考如何乘车花费最少。这种“打的”生活是我们所熟悉的,用分段函数求最值是非常有趣的[2]。这样学以致用,枯燥的问题变得有生活味道,在数学应用于生活的过程中也会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可以让我们更真实的触摸数学,领悟数学的奥秘。
3.发现生活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每个人都有上进心,每个人都希望获得成就。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问题都与数学有关,如购物、贷款、生产、经营等,需要我们用数学发现其中的奥秘,我们应多进行主动观察、发现问题和深入思考,从而立足于课本,进行知识外延,逐渐培养自己的数学应用意识,如黄金分割,正态分布等,年月日,公历农历制定等,体育运动领域铅球投掷角度等数学问题,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且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设法解决,这样我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就会更深,那么数学学习效果当然也会更好。
总之,数学是一门拥有无限魅力的学科,是我们揭开生活谜团的一把金钥匙。我们要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把数学问题带入生活中,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创设情景,提出数学问题。任何一种习惯的养成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我们需要打破原先的思维定式,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在高中阶段,我们要想学好数学知识,必须要不断拓展自己的数学思维,拥有开阔的眼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将数学学习与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更好地提升我们自身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谭良军.浅谈数学应用意识及其培养[M].数学通报,2014(5).
[2]吉洪诺夫.数学应用漫谈[M].译者:胡平.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
[3]罗振华.漫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手段的应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