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元平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9-0210-01
新课程改革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历史成绩。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里倾向。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凡是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它、掌握它。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提高教学成绩、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今天我们的历史教学,完全有可能做到让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成为“乐知者”,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境界。我认为在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1.采用直观教学教历史激发学习兴趣
课文中常有一些比较重要又抽象的内容,教师若适当引用一些与教材有紧密联系的,学生爱听的,且具有真实的、生动的、形象的、有趣的材料加以印证,一方面深化学生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情趣。还可以利用教学的直观性,充分挖掘教材的直观内容,如:历史文物、模型、人物、图像、图片、简写版图等,诱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判断、综合概括得出结论,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
2.巧用易记的歌诀、谚语、顺口溜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中抓住历史相互联系的规律,编成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的歌诀,学生颇感兴趣,记忆较快。适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學,通俗易懂,且易生趣,并且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引用:“黄尧禹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的歌谣来总结中国古代史的朝代,这样可以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史大体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极大情趣。
3.设置提问的科学性激发学习兴趣
提问是诱导学生、刺激学生思维活动基本手段。古人言:“以问君之,以问导之。”也就是说提问首先要有启发性、科学性和引导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掌握知识,得出结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巧妙地提出问题,能恰到好处地触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引出联想,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达到掌握巩固知识的功效。
4.应用语言的形象性激发学习兴趣
历史语言的形象性,是由历史 知识过去性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一切历史形象、事件、概念等都发生在过去,它们是无法返回的。学生无法对它们进行直接观察,教师只有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再现历史情节与历史现象。所以教师在讲课前就要对材料进行加工。首先,根据教学的需要,把教材的书面语加工成带有历史色彩的口语。如讲造纸术传播时,为了使学生掌握中国是最早发明造纸术的国家并向外传播这一点知识,教师可把中国比喻成一颗光芒四射的太阳,辐射全世界。通过这个形象比喻和板图示意,学生既明确空间的概念又理解了中国科技之光照耀全世界的道理,从而突出了中国造纸术的历史地位,增加历史的趣味性。
5.情景再现,努力运用多媒体教学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对于学生来说,感觉距离比较遥远。人的认知是从感性开始的,直观形象的材料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储存。努力创造条件,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再现历史情景,打破时空界限,缩短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因此,在课堂上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有利于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6.运用多种教学渠道,鲜明生动的直观教具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激起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作为历史教师,要多学习一些教育理论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用科学武装自己的头脑,并且要刻苦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理解历史教材中易记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依据学生的特点,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多种教学渠道,利用鲜明生动的直观教具突出重点难点。
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主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而且能起着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激励,唤醒、鼓励。”教学是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过程,随着社会、学生不断发展和变化,我们都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反省、创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