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瑜,梁丽萍,田 维,李思东,张小燕,张碧君
(广东海洋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
吡唑醚菌酯是新型广谱杀菌剂,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但是吡唑醚菌酯难溶于水,而且药效持续时间短,其水溶液易光解和水解,容易造成效果低和浪费。
壳聚糖(chitosan)又被称为壳多糖、脱乙酰甲壳素,是由自然界广泛并存在的几丁质(chitin)经过脱乙酰作用得到的,是天然糖中唯一大量存在的碱性氨基多糖。在医药、食品、化妆品、水处理和生物医学工程等众多领域的应用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被公认是一种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天然高分子材料[1-3]。壳聚糖在农药领域中也有一定的应用[4],壳聚糖具有成膜性和保湿性,应用于农药中,作为农药的载体,将农药包裹起来,从而起到缓释的作用,因此壳聚糖在农业上的开发利用这一领域有发展前景。
研究采用分散法制备吡唑醚菌酯-壳聚糖混悬剂,探讨了制备吡唑醚菌酯混悬剂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优化,确定适宜的制备工艺条件,为壳聚糖应用于农业产品提供依据。
吡唑醚菌酯(纯度为99%,枣阳臻远化工有限公司);壳聚糖(分子量800000,脱乙酰度≥90%,萨恩化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冰乙酸、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吐温-80、羧甲基纤维素钠均为分析纯。紫外分光光度计UV2800(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分析天平(奥豪斯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1.2.1壳聚糖/吡唑醚菌酯混悬剂的制备
用1%醋酸溶解壳聚糖至30mL,制成壳聚糖液,另取适量的吐温-80,用纯化水溶解至10mL,制成分散剂液[5-8]。将分散剂液和壳聚糖液加入装有吡唑醚菌酯的研钵中,研磨,再倒入具塞量筒中,加纯化水至50mL,摇匀即可。
1.2.2测定方法
沉降容积比是指沉降物的容积与沉降前混悬剂的容积之比。沉降容积比的大小可以用来表示混悬剂的稳定性。因此,沉降容积比越大,混悬剂越稳定。沉降容积比公式(1)如下:
F=(Hu/H0)×100%
(1)
1.2.3单因素及正交试验
以壳聚糖/吡唑醚菌酯的质量比为单因素进行考虑,分别称取不同重量的吡唑醚菌酯原药于不同的研钵中,研磨至细小,称取100mg的壳聚糖溶于1%醋酸溶液中至30mL,称取15mg的吐温-80溶于纯化水中至10mL,将吐温-80和壳聚糖加入吡唑醚菌酯原药,研磨5min,倒入试管摇匀,记录沉降容积比。
以吐温-80的用量为单因素进行考虑,步骤同上,记录沉降容积比。
以研磨时间为单因素进行考虑,步骤同上,记录沉降容积比。
对以上3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按照L9(33)正交实验表,测定混悬剂的沉降容积比。
1.2.4吡唑醚菌酯的释放度测定
用移液管吸取10mL最优的壳聚糖/吡唑醚菌酯溶液,置于经处理过的透析袋内,投入释放介质中,将其放入温度为25℃的恒温水浴中,间隔一定时间进行取样,在275nm处分别测定取出液体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药物的累积释放量,累积释放率Q的计算公式(2)如下[9-10]:
(2)
式中:Cn——某时刻测得的药物浓度,μg/mL;
V——释放介质的总体积,50.0mL;
Vi——每次取样的释放介质体积,mL;
Ci——每次取样的释放介质浓度,μg/mL;
W——微粒载药总量,mg。
表1 不同质量比的壳聚糖/吡唑醚 菌酯混悬剂的沉降容积比数据
表2 不同用量的吐温-80的混悬剂的沉降容积比
表3 不同研磨时间,壳聚糖/吡唑醚菌酯 混悬剂的沉降容积比
由表1看出,最高的沉降容积比是壳聚糖/吡唑醚菌酯质量比为15∶100,由表2显示当吐温-80的用量为30mg时,其沉降容积比最大。由表3看出当研磨时间为30min时,沉降容积比最大,表明当时的壳聚糖/吡唑醚菌酯混悬剂稳定性最好。因此选择吡唑醚菌酯和壳聚糖质量比为15∶100、30∶100、50∶100,吐温-80用量为15mg、30mg、45mg的,研磨时间25min,30min,35min进行正交实验L9(33)正交试验。
表4 正交实验结果与极差分析
表4(续)
由表4可知,壳聚糖/吡唑醚菌酯的质量比(a),吐温80用量(b)和研磨时间(c)的极差分别为0.041,0.007和0.015,所以影响沉降容积比的顺序为(a)>(c)>(b).当吡唑醚菌酯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5∶100,吐温-80的用量为30mg,研磨时间为30min时是最优条件,此时的沉降容积比最大,稳定性最好。
经过测定得到吡唑醚菌酯标准溶液在275nm处有最大吸收波长,而且在此吸收波长下,不同浓度的吡唑醚菌酯吸光度得到的标准回归方程为:y=0.0618x+0.0234,R2=0.9962。
图1为壳聚糖/吡唑醚菌酯混悬剂中吡唑醚菌酯的累积释放曲线。由图可见,壳聚糖/吡唑醚菌酯溶液在开始时释放得比较快,后来释放变慢,在200h左右达到释放平衡,有效成分在缓冲溶液中累积释放度为86.5%。
图1 混悬剂中吡唑醚菌酯的累积释放曲线
吡唑醚菌酯难溶于水,而且药效持续时间短,其水溶液易光解和水解,容易造成效果低和浪费,为解决这些问题,将吡唑醚菌酯与壳聚糖结合在一起制成混悬剂,并优化制备工艺。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制备壳聚糖/吡唑醚菌酯混悬剂的最优条件是壳聚糖/吡唑醚菌酯的质量比为15∶100时,吐温-80的用量为30mg,研磨时间为30min时。壳聚糖/吡唑醚菌酯混悬剂的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有效成分在缓冲溶液中累积释放度为86.5%并持续200h以上,为壳聚糖在农业上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