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伟鹰
所谓工程成本,是指完成一个工程项目需要用到的全部花费,也就是从工程施工前期、施工期间、竣工和验收期间会花费到的所有费用,是工程项目正常进行所必不可少的资金,对工程项目来说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许多建筑企业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竭力降低自身工程的成本,但如果过于克扣成本,可能造成工程质量的不合格。所以,如何有效控制成本,将其保持在一个合理范围,才是建筑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需要做的。因此,建筑企业必须要对影响成本的各个因素进行合理、科学的分析,从而得出降低成本的有效控制措施并积极落实,最终顺利完成建筑工程项目,以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目标的最大化。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对其成本有着最大程度影响的就是建筑材料。因为在建设建筑工程的过程中,会用到的建筑材料数量是非常可观的,在工程成本中,假如建筑企业没有办法有效预测建筑施工中可能需要的建材成本,那么建筑工程的最终成本也就很难得到控制。另外,由于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很大变数,建筑材料的价格也会随着供需变化而产生浮动,企业如果在短时间内不能对建材成本进行准确预测,那么在价格变高时再进行购买,只会提高工程成本,给企业带来压力。就当前企业运转的形式来说,控制建材成本的方式还需要改进,例如对施工中建材的数量要严格进行规范。因为一旦施工单位不能准确计算工程所需的材料,材料单位又把大量施工建材给运输到施工场地之后,如果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那么不仅浪费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剩下的建材也会阻碍施工空间,处理这些建材也会浪费企业许多人力物力,得不偿失。还有就是材料入库时没有进行详细检查,并且随意存放,领用制度也不健全,使得在材料方面的成本增加。
建筑筑企业大部分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都不是很高,以至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确保施工的质量,最终影响企业成本的控制工作。另一方面就是施工企业在进行前期预算时,没有对工程项目中所需的施工人员数量进行科学的预算,在施工工程中不能合理安排劳动力,从而导致在后期的施工建设中存在着多余的劳动力,而这些劳动力又会给企业成本带来负担。所以,建筑企业必须重视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基于此,建筑企业需要对内部员工管理给予足够重视,从而保证劳动力能得到合理配置和均衡发展,让每个员工都有与之相应的工作,进而将每个劳动力劳动的成果都能最大化,有效控制建筑工程的成本。
还有一个会对建筑工程成本产生影响的因素就是施工设备,尤其是对工程前期的建设来说,施工设备在成本中占据了一个非常大的比重。因为大型施工设备的价格非常高,甚至达到上百万,而施工单位在选购设备的过程中不能保证后期施工能将设备的最大作用发挥出来,让设备的成本和最后收益达成正比,那么购买施工设备时花费的成本就会对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另外,租赁和购买施工设备的问题也需要得到重视,因为有些设备在实际施工中用到的次数很少,如果直接购买会给企业带来很大负担,但假如采取租赁的方式则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花费,当然使用频率高的施工设备是需要考虑购买的。
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对其成本有着很大的决定作用,所以建筑企业要对采购建材的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确保采购费用最小化。首先,要根据施工合同、设计方案还有采购管理制度等编制一个合理的采购计划,然后对价格进行多方比较,然后选择最符合施工标准的高性价比建材,同时在保证数量和质量都与标准相符合的基础上来选择价格最低的建筑材料,从而确保建筑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合理控制建筑材料的另一点就是严格把控其数量规模,从而保证所购买的建筑材料能够物尽其用,企业必须让专业人员对施工过程中建材的耗费进行合理计算,在得出有效数据之后,让采购人员按照这些信息去合理购买,最终将建材成本控制在最低。材料入库时,需要向厂家索要相关生产许可证及质量合格证明,然后依据材料的特性放入专门的库房,并避免潮湿、雨淋、腐蚀等情况,同时要将各种材料标识清楚进行分类存放。最后,就是要建立领料制度,有保质期的材料的发放领用必须要坚持“先进先出”的原则,施工之前由项目的施工人员按照要求进行限额领料单的开签,不能缺项,如果是贵重材料,则可以结合使用情况,用小票进行多次领取,对于损坏的材料,发放时要领用双方签字认可。
(1)加强劳动工资管理,进一步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实行劳动有计划管理,合理安排劳动,减少窝工浪费。(2)全面考察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工程业绩。(3)选择好分包队伍,对某些专业工程项目可实行分包,承包价应低于企业与业主所承包的这部分工程金额。(4)压缩非生产人员的比例,减少临时用工数,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把临时工作量分流到人工充裕的分部分项工程之中。(5)采用工作量事先确定的方式,以做到在施工的初期就可基本确定人工费用的支出,便于准确地把握人工费用的盈亏情况。
建筑企业有效控制成本的另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对施工设备进行科学管理。首先建筑企业的相关管理部门就可以引进一些新型设备、工艺和技术,从而将设备使用过程中的成本降到最低。然后就是严格控制施工设备的更新。在工程开工前期,施工企业就应针对施工方案,从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做好机械使用的成本预测,并在施工规范准许的范围内,权衡整体效益,不断完善和修改方案,最终制定出一个合理的机械使用安排计划。在施工过程中机械费的降低要应作好以下工作:(1)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方案,从机械性能、操作运行和合理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工程施工的施工机械,做到经济与实用并存。(2)本着“利用率高、经济适用、技术先进”的原则,做好工序、工种机械施工的组织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效能,节约机械费用。(3)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体制,按计划对企业施工机械设备进行维修改造和保养,保证机械完好,随时都能保持良好的状态在施工中正常运转,提高机械利用率。同时将闲置设备开展对外经营业务。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的水平也越来越高,对建筑的数量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保证达到建筑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如何获得最大的利益就成了建筑企业关注的一个焦点,这种情况下合理降低成本就是建筑企业需要重视的问题。影响成本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建筑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还有施工设备成本等等,意识到这些问题并采取科学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成本,从而促使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并推动建筑行业健康、长远的发展。
[1]张明阳.探索建筑工程成本的影响因素及成本管控策略[J].绿色环保建材,2017(02)
[2]丁涵.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施工预算工作的应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09)
[3]吴洪林,周忠明,潘颖.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内部环境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案[J].重庆建筑,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