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音乐思想在钢琴作品中的表现*
——以谭盾的钢琴组曲《八幅水彩画的回忆》为例探究孔子与柏拉图的音乐美学思想

2018-07-14 13:24
黄河之声 2018年9期
关键词:谭盾柏拉图乐章

李 想

(苏州大学,江苏 苏州 215123)

一、孔子与柏拉图的主要美学观

(一)孔子—“仁”与“和”的概念

众所周知,孔子是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但其实他还是一位音乐家,他对音乐有很深的见解。与其他的乐师相反,孔子在练琴中不仅仅是追求技术层面的熟练,乐曲的深层内涵与作曲者也是孔子理解音乐的重要角度。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引用自林语堂的《孔子的智慧》)

根据评论者王爱琴,代晓琴对于孔子的《论语》和《礼记》的研究,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应当是“仁”与“和”的完美结合。“仁”是衡量人的标准,更是善待人的方法。“孔子的学生樊迟曾经毕恭毕敬地去问老师什么叫仁?老师只告诉他两个字‘爱人’。爱别人就叫仁。那么,怎样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呢?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你自己想有所树立,马上就想到也要让别人有所树立;你自己想实现理想,马上就会想到也要帮助别人实现理想。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己及人,这就是实践仁义的方法。”①可见因为“仁”的存在,人们对待身边的人才会友好关爱,而社会秩序才能和睦有序。孔子也曾经说“克己复礼”就是“仁”(《论语·颜渊》)。从这里看,孔子认为,“仁”是做人的根本。他的意思是关爱别人也要有衡量的标准。而“仁”与“乐”之间则有着紧密而不可分开的关系。

孔子认为音乐教育的核心在于“仁”。“仁”包含了一个人一切的美好品质,要想做到“仁”,必须提高自我的修养,完善自己的品行。“孔子把‘乐’的活动作为陶冶一个人心性和培养人具备‘仁’的品质的最好途径。在《论语》中有这样的记载:‘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所以孔子非常重视诗、乐、文在道德培养和人性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认为是君子的必须课程。”②在这样一个礼崩乐坏的社会形势下,孔子超越了西周的礼乐教育,提出了“仁”的音乐教育思想,这何尝不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孔子认为,实施礼乐教育可以使人养成“仁”的品德。子曰:‘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意思是说:人如果不行仁道,乐的存在又有什么作用呢?“礼乐教育的作用在于规范人的行为,为国家培养人才。‘仁’就是要通过音乐教育的价值与‘仁’的规范密切结合,把音乐教育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③

“和”乃是天人合一,世界大同。“和”中包含了“美与善”,是衡量社会,也是衡量音乐的最高准则。音乐应该具有积极的教育作用,帮助社会达到和谐统一,风气良好,百姓安居乐业,它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和”来达到社会和谐,天人合一。“和”表现出孔子赞同音乐多样化,但是要具有统一性。多样性中的统一性可以分为两个角度来讨论:第一个角度是社会中的求同存异。生存在这个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一个人都有不一样的存在方式,但是所有人在一起便组成了这个社会,所有人的整体都为了社会的平衡持续发展做着相同的努力;第二个角度是音乐中的求同存异。不同的乐曲之间看似没有任何联系,但是它们的组成元素都是相同的,即调式,节奏和乐器。这三者都可以独立存在,却也可以结合在一起做出很多不同的变化。

“中国音乐美学的‘中和’音乐观,以平和、恬淡为美,讲求温柔敦厚,‘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和而不同,违而不犯’(‘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出自孙过庭《书谱》,孙氏的‘和而不同’是套用了孔子的话)的整体平衡与和谐,这始终是中国传统音乐基本的审美要求和准则。”④儒学的中和观是研究音乐的重要历史依据,中和之美也就是和谐之美体现在事物的整体性与情绪的控制性。音乐作品的整体性可以从整首作品的宏观概念上来考虑,也可以从作品中的不同乐章的齐整与平衡的概念上来考虑。而情绪上的控制性则需要收敛与含蓄的表达。孔子的音乐思想提供给后人很多的思考与研究空间,是中国的音乐美学思想中不可或缺的瑰宝。而在西方,也有一位这样的大哲学家,他的哲学观念深刻的影响着中西方,他就是柏拉图。

(二)柏拉图—“节制”的概念

在孔子提出儒学思想的同时代,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柏拉图提出了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他是第一个最早愿意花很多时间去讨论音乐的哲学家,他的音乐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理念”。他在中年与晚年拟定了两个理想国的计划,企图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他对文艺方面所提出的观点,也是从政治角度提出与解决的。柏拉图对于音乐的概念离不开他的主要哲学主张。他认为音乐应该是有节制的,这种节制的特质能反映出音乐本身的美,而音乐本身的美是最理想化的概念。音乐同时也应该具有教育的目的,他充分强调了音乐的社会功能。

柏拉图认为诗歌是至高无上的艺术。就如他说“至于我们,为了对自己有益,要任用较为严肃较为正派的诗人或讲故事的人,模仿好人的语言,按照我们开始立法时所定的规范来说唱故事以教育战士们”⑤,根据这点,可以判断出柏拉图认为诗歌是首位的。从《理想国》卷三所说“那么就词而论,我想唱的词和说的词没有分别,必须符合我们所讲过的那种内容和形式”⑥可以看出,有无音乐,词都一样,音乐无法改变词,词有自己的格律,好词带来好音乐,坏词带来坏音乐。音乐虽然无法与诗歌比较,但是柏拉图认为音乐也是很重要的。

节制的特质是柏拉图重要的音乐美学观之一。节制指的是不夸张,含蓄,情绪不能过于激动,只有拥有节制特质的音乐出现,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传承,城邦才不会脱离理想的现况。这与儒家的“中和”音乐观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柏拉图同样认为音乐需要被控制,而体现音乐的节制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调式,节奏和乐器。这三个方面组成了音乐,而要令音乐拥有节制的特质,就必须要控制这三个方面。

古希腊的音乐调式是根据地区所得名的,每个地区有自己的风格与伦理性质。“柏拉图认为吕底亚调式太过悲哀,而伊奥利亚调式则是靡靡之音,他排斥这两种调式。他赞同的调式是多利亚和佛里吉亚两种,因为这两种调式有为他所肯定的伦理性质。”⑦柏拉图认为音乐应该是简单的,有节制的,所谓靡靡之音的音乐会给人带来不好的影响,音乐必须要带给人们美好与快乐的情感。

节奏是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该避免复杂化,而且要去模仿勇敢和聪慧的品质,从而达到与音乐一起去配合歌词,即诗歌,而不是让歌词来顺应节奏与音乐。“柏拉图认为音乐的美与不美要看节奏的好坏,节奏的好坏要看语文风格的好坏,语文风格的好坏要看心灵的好坏。从这句话的顺序来看是一个逐层递进关系,反过来看,却是一个由内向外一个决定一个的关系,即心灵美决定语文美,语文美决定节奏美,节奏美决定音乐美。”⑧可见节奏与音乐都是服务于歌词的,而歌词才是决定心灵的重要因素。

“柏拉图排斥一切多弦多音阶的乐器进入城邦,例如,铜弦琴,三角琴,还有奥洛斯笛,以及仿奥洛斯笛造成的其他多音阶的乐器。他认为应该选择弦子较少,音阶简单不复杂的乐器,例如,竖琴和台琴。”⑨不过柏拉图没有解释他为什么排斥复杂的乐器。根据上述选段,结合柏拉图认为音乐要有节制的特质,而节制的特质里包含简单的节奏和非靡靡之音的调式,加上乐器的作用是为了演奏音乐这些依据,我个人认为简单的乐器也是表达音乐有节制特质的其中一个方面。

从上述三个方面可以看出在柏拉图的美学思想中,音乐的正确方向应该是体现秩序和勇敢,而实现秩序和勇敢就要学习有节制的音乐。音乐的节制主要体现在调式上,即拒绝靡靡之音,提倡听到后可以带给人们勇敢的多利亚和佛里吉亚调式;节奏上,简单的节奏是音乐中必不可少的;还有乐器上,那就是乐器是用来演奏勇敢而不复杂的调式与节奏的,所以它必须是弦少,音阶简单的。节制的音乐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与实现道德,同时规范人们的行为,正如孔子“仁”的观念一样,最终人们便可以建立起一个美好的、理想的城邦。

二、谭盾钢琴组曲《八幅水彩画的回忆》

(一)创作背景

谭盾,中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他的作品涉足很广,而且极具西方现代色彩又饱含深厚的民族性,在国际音乐盛典上获奖无数。他21岁考入北京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29岁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深入学习西方现代音乐创作并获得音乐艺术博士学位。谭盾是一位成功的中西文化教育下的音乐家,他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的第一位大使,致力于传承消亡中的传统文化。

钢琴组曲《八幅水彩画的回忆》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这是谭盾年轻时的作品,是思乡之作。自从2003年钢琴家朗朗在美国卡内基音乐厅的完美首演以来,广受人们的喜爱。这部作品创作于1978年,是谭盾从湖南到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习后创作的一首作品,这段时期是谭盾进入专业创作领域学习的初始阶段。

作品共有八个乐章,其中四个乐章采用湖南民歌素材,分别是《逗》、《山歌》、《听妈妈讲故事》和《欢》。《八幅水彩画的回忆》都是按照中国五声调式来定调的,虽然记谱法与写作手法都是西方化的,但是五声调式带给听觉上的感觉是一下就可以辨认出来的。我研读了郑发奋的文章《游走于东西方文化艺术之间-“谭盾音乐现象”解读》,发现谭盾从小的生活环境与这部作品的关系密不可分。谭盾出生于湖南长沙郊区思茅冲,自幼深受中华楚文化的影响。他的家就在坟山旁边,那里每天埋葬的时候都要由巫师来主持丧礼,演奏哀乐。这些鬼气巫风,还有大自然的声音慢慢地激发了他对于声音的好奇与敏感,为他日后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埋下了伏笔。其实,中国文化背景是谭盾摆脱不了的根,在他接触西方文化之下,这两者势必会对谭盾的创作产生很大的冲击。

(二)音乐分析—“仁”,“节制”与“和”的体现

情感的描述是谭盾在《八幅水彩画的回忆》中非常重视的部分。透过音乐的描写,谭盾将自己对于家乡的思念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勾起无数在外漂泊的人的乡愁。

在我们讨论到这首作品如何体现哲学概念之前,我们先要了解谭盾善用了模仿的技巧呈现整部作品,利用模仿来唤起情感。我将在下文举三个例子来讨论:首先,《秋月》是谭盾刚到北京学习时写下的第一部作品的第一乐章。在北京欣赏月亮与在长沙并没有不同,只是谭盾的心境却不同。来到北京求学,孤独感和思乡情结成了他最大的敌人,陌生的学习环境给了他约束感,他望着头顶上的同一轮圆月,却没有了无拘无束的热情,这才发现他对家乡的依赖有那么深。

在音乐技巧的表现上,谭盾在乐曲开始时利用右手连续的十六分音符模仿漂泊不定的云,它们一直在流动着(见谱例一)。

谱例一

接着左手的八分音符与四分音符带来的渐强与复杂感逐渐明朗,好似秋天那又圆又大的月亮突然出现了(见谱例二)。

谱例二

然后,经过了一段很长的渐强之后,乐曲做了渐弱处理,朦胧感变强了,左右手的配合在模仿从远处飘来的云朵,把这一轮圆月给遮住了。《秋月》中的情感模仿也很明显,例如乐曲开头,没有拍号,“Adagio rubato”节奏自由的慢板,好像回忆还停留在家乡秋季的夜晚,凉爽自由,无拘无束(见谱例三)。复杂的左右手相互配合的节奏仿佛在暗示着后面捉摸不定的情绪。

谱例三

然而,乐曲在第二小节出现了拍号,情感很快就转变为阴郁黯淡,“piu mosso”的标记也加速了谭盾的悲伤情绪(见谱例四)。

谱例四

可是还好有这轮秋月作为寄托,乐曲在第十四小节回到了原速(见谱例五)。

谱例五

乐曲首尾呼应,开头的动机在结尾时也出现了,仿佛谭盾经过了一番情感挣扎后,最终归于平静。这里可以看出,即使情绪上的波动再大,谭盾还是会在乐曲结尾处做出平和的处理,限制情绪的过分发展,这让我们联想到“节制”的概念-及时收敛情绪,不让悲伤和孤独感得以扩大。

与表达“孤独感”的《秋月》不同,第二乐章《逗》是建立在欢快的情绪上的。从《逗》的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乐章的节奏型比较简单,乐曲开始时左手持续的八分音符重复了八个小节,右手在做着八分音符与四分音符交替的动作(见谱例六)。从听觉上来说,情感非常欢快,好像在模仿家门前嬉戏

谱例六

打闹的儿童,天真活泼的情绪充满了整个乐章。从第十三小节开始,主题落在主调上,并且高八度呈现,仿佛谭盾在幻想着自己儿时玩耍的情景,回想起来满满都是幸福与快乐(见谱例七)。简单的节奏和适当的强弱对比,既表现出此乐章欢快的情绪,又不过度夸大,同样是一种“节制”的体现。

谱例七

情感的节制在在第一乐章《秋月》中体现在首尾呼应与乐曲结尾的总结上,而在第二乐章《逗》中,情感的节制可以表现在谭盾不过分夸大喜悦的情绪,适时收敛。从以上两例可以发现音乐的模仿功能,这也正是柏拉图认为音乐本身所具有的能力,音乐一旦开始模仿世间的事物或情感,它便具有了教育意义,正如乐曲中所体现出的思乡与思母情结便带出了音乐所具有的社会功能。也正如孔子“仁”的美学观点,音乐只要发挥其教育的作用,人们便具有了世间一切美好的品德。音乐培养了人们的道德情操,陶冶了人们的情感,从而达到精神上的和谐。这样的音乐让我听起来很有画面感,容易勾起情感。虽然孔子并未强调过音乐的模仿能力,但是模仿的最终目的是传达情感,影响人们的思考方式,从而起到教育的作用。听过《八幅水彩画的回忆》之后,不同的画面出现在我脑中。谭盾通过模仿的技巧刻画家乡的思念之情,引人想念家乡,缅怀传统,但都有节制,这也正是孔子“仁”的音乐观念的体现。

节制的特质也可以反映在谭盾如何铺排他的乐章。放眼整部作品,八个乐章互相都存在着联系:一个节奏复杂的乐章,后面跟着一个节奏简单的乐章;一个情绪悲伤的乐章,后面跟着一个情绪明朗的乐章。第一乐章《秋月》,情绪低落,节奏复杂;第二乐章《逗》,情绪欢快,节奏简单;第三乐章《山歌》透过复杂多变的节奏,让人感到困惑和迷茫;第四乐章《听妈妈讲故事》,情绪明朗伴随着简单的节奏;《荒野》与《古葬》两个乐章可以考虑为整首作品的高潮,悲伤情绪的最高点,节奏也越来越复杂;第七乐章《云》,情绪阴郁,节奏复杂;第八乐章《欢》,情绪高涨,节奏简单。这样具有均衡性的乐章安排实际上也是节制的体现,但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和”的概念,八个乐章之间一慢一快,复杂简单的平衡交织下可以看出整部作品的多样化中的统一性的特点,这让我们回想到孔子“和”的音乐观念,变化之中的平衡。

孔子很重视“和谐之美”的概念,正如我在上文中所提到的,“和”是衡量音乐,更是衡量社会的最高准则。《八幅水彩画的回忆》不仅整部作品的铺排体现出了“和”的音乐美学概念,单个乐章中也有相关的呈现。例如作品情绪的最高点,第六乐章《古葬》中和声的处理便体现了“和”。其中,有非三度叠置的和弦,让人听起来非常不和谐,具有很强烈的色彩性。这些不和谐的和弦带给人不舒服的感觉(见谱例八)。

谱例八

孔子在《乐记》中提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礼记·乐记》)就是说“乐”是由声音所构成的,它是由人心受到外物的刺激而产生的。所以心中产生悲伤的感情时,则发出急促低沉的声音。心中产生快乐的感情时,则发出振奋奔放的声音。古代举行葬礼的时候,人们的心情肯定是难受的、悲伤的,谭盾将这一点融会贯通,并加以西方现代的创作手法,比如不协和音程与不规则的节奏使用,更栩栩如生地表达出人们在参加葬礼过程中的悲伤情绪。

但是,无论这些和弦带给人的压迫感多么明显,它们毕竟还是会受到解决,而不会一直停留在悲伤的情绪上(见谱例九)。这也是一种“节制”的体现-适当收敛悲伤的情绪,不让它泛滥。终于,在乐曲的最后,这些不和谐的音符都被解决了,好像葬礼结束了,一切都恢复了平静,百姓都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天下太平。《古葬》的结尾带出了孔子“和”的音乐美学观点,即这些和弦无论怎样变化,最后还是会回到主调上。第六乐章《古葬》同时体现出了“节制”与“和”的美学观点。同时,乐曲结尾处的解决也强调出柏拉图最初的音乐美学思想,即音乐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社会和谐,人人都为建设美好的城邦而努力。

谱例九

无论是在分析或是在聆听《八幅水彩画的回忆》时,模仿的技巧总是深入人心,而乐曲的模仿中所表达出的情感更是启发我们思考。这些情感不管是喜悦或是悲伤,谭盾皆用“节制”,不夸张的方式处理。而整部作品所围绕的思乡情结更是体现出音乐的教化功能,让人联想到“仁”的概念。多样化中求统一的“和”也是理解这部作品不可缺少的美学观念-不管是多变的情绪或音乐语汇,最终都会回归统一。■

注释:

① 于丹.于丹《论语》心得》[M].北京:中华书局,2006:16.

② 代晓琴.对《论语》中孔子音乐思想的解读,p41.

③ 田晓红,杜学元.孔子音乐教育思想探析[J].大舞台,2008,04:60.

④ 王爱琴.“和”:孔子音乐美学思想的主旋律[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107.

⑤ 柏拉图 著,朱光潜 译.理想国[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⑥ 同⑤

⑦ 宋祥瑞.柏拉图音乐美学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9,02:66.

⑧ 同⑦

⑨ 同⑤

猜你喜欢
谭盾柏拉图乐章
什么是“中华第一乐章”? 等
谱写肌肤新乐章
圆的意味——解析谭盾之《圆》
谭盾两部“非歌剧”的歌剧——《霸王别姬》与《马太受难曲》
柏拉图的椅子
行星猎手:“柏拉图”望远镜
思想的乐章
思想的乐章
拉琴人的不同选择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