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传统服饰手作工艺的产业化研究

2018-07-14 02:53西安美术学院710065
大众文艺 2018年8期
关键词:手作产业化服饰

(西安美术学院 710065)

关中即函谷关、大震管、蓝关、北萧关四关之内的地区,现位于陕西省中部,包括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杨凌五市一区。关中地域总面积5.5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00多万人。关中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自战国以来就是物产丰富、帝王建都的风水宝地,《史记》称颂其未“天府之国”、“四塞之国”及“金城千里”。关中地区历史上政治、经济及文化等领域的发展是中华文明的代表,其中服装手作工艺不断继承和发扬各朝各代的精髓和特色,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标志之一。

一、关中传统服饰手作的特色

关中传统服饰的流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既继承了前期的优秀成果,又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变异。我国传统服饰自西周以来就形成了鲜明的“服以旌礼”的特点,以礼着服,即从服饰的质地、造型、尺寸、颜色、装饰及搭配等方面都要体现出贵贱有别、等级有序,加上我国纺织技术的发展也具有悠久的历史,因此无论从服装的种类还是用料,从西周以来都是非常丰富的。贵族服饰称为冕服包括冠、上衣、下裳、腰带、佩饰履等多种要素的丰富组合,此外还有弁服、深衣、裘、袍等。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所着服饰有鲜明差异,并且受到制度的严格约束。而从明清至近代以来,关中地区的服饰保持了传统服饰的式样,并进行了简化。正因为关中服饰对各朝代传统服饰地很好继承和发扬,关中服饰体现出时代性、阶层性、礼仪、实用性、地域性等诸多特点。

阶层性从服饰的华丽程度就能够区别,一般丝绸质地、皮革皮草等服饰显然是权贵的行头,一般人是难以承受的,普通百姓的服饰主要以棉麻质地为主,这也是“布衣”成为平民百姓代称的由来;时代性主要体现在关中人对简化传统服饰的执着以及对现代服饰的包容,在关中能够体味到千年文明在服饰上的变化;礼仪性体现在关中人十分看重通过衣着的选择和搭配来匹配不同的场合,即十分讲究服饰的规矩,不仅体现了对待事物的仪式感,也充分展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实用性则体现在丰富的衣着搭配,能够符合不同场景下的使用功能。

历史的滚滚洪流中会丢失很多文明,文明的传承不仅需要传承人的坚持,更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在融合和创新中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关中传统服饰手作工艺之所以能够得以长久的流传,除了关中地区深厚的历史积淀及艺人群体的健壮外,关中地区对传统服饰持续旺盛的需求才是传统服饰手作工艺保持活力的源泉。然而,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发和融合渗透到每一寸土地,即使是关中这样的地方也每天都在面对着新时代文化和思想的冲击,传统服饰手作工艺的继承和发展,需要走市场化和产业化的道路,让更多的现代人在消费中传承。

二、传统服饰手作市场分析

手作服饰是指通过手工编织、缝纫及装饰等方式完成的服装制品,现代手作并不是完全的凭借手工完成所有的工序,二是在一些机械化无法达到更高质量的环节或者无法实现的环节采用手工制作,而手工制作的比重需依据原材料、设计及用途而定。对于大众服装产业而言,手作服饰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只能是小众的和个性化的,例如高端服装品牌的比普通服饰的手工成分更多,定制化更多。而对于已经被现代服饰工艺和美学规模替代的传统服饰手作来说,在夹缝中突破更加艰难。传统服饰手作的市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市场空间在不断萎缩。随着时代的发展,任何一个领域都会不断出现新鲜事物,而旧事物则会被毫不留情的大规模替代,尤其是以电子信息科技为主导的社会中,传统社会中曾经璀璨的艺术和文化,在当今几乎没有丝毫的生存空间,首先是实用性的完全丧失,其次是仅存其中的艺术和文化也在新的审美和思想的终极下被遗忘。传统服饰手作在70年代以前的人们心中还有这十分深刻的烙印,并且存在一定规模的需求,而从80后以后,全球化加速了文化和思想的融合,外来的服装美学和机械化技术,快速侵蚀掉传统服饰手作的市场空间。在普通大众消费群体中,传统服装手作几乎没有了立足之地,而仅仅在表演、仪式等极少特殊场合才会被用上。

传统服饰手作工艺的精髓尽管生存艰难,难绝对不会消亡,并且伴随着我国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传统服装手作工艺也迎来了焕发生机的机遇。无论是国家领导人在国际社交场合以身宣传,还是在教育、音乐等领域掀起的民族风,这些都表现出传统文化在我国社会中根深蒂固的烙印永远不会抹去。传统服饰手作工艺不仅在服装设计和定制化领域风声水起,更有越来越多的海外消费者及新青年开始日常消费传统服装手作制品。依托我国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烙印,以及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传统服饰手作工艺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必定存在巨大潜力,尤其是在互联网+经济繁荣的当下,传统服饰手作工艺的产业化迎来了最好的历史时机。

三、关中传统服饰手作工艺的产业化方向

关中传统服饰手作工艺的产业化方向必须摒弃形而上的追求纯粹的传统和艺术,而应与现实社会紧密结合,与人民大众的物质需求和精神追求相协调,才能让传统服饰手作工艺在广大人民群众扎根。关中传统服饰手作工艺的产业化应遵循以下几点规律:

坚决保护和继承原始传统服饰手作工艺精华。产业化发展除了追求经济效益外,根本目标是通过市场化和产业化来获取保护和继承传统服饰手作工艺的能力,让传统服饰手作工艺的现实价值得以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发挥,而不是仅仅被所在博物馆里或者存在于舞台上。因此,不能因市场化和产业化而丢失了传统服饰手作工艺的精髓,手作工艺并不是简简单单地手工制作,而是走心地去完成一件作品。传统服饰手作工艺更是承载着中华礼仪、中华儿女的精气神。

以创新为基础的将艺术、文化与市场结合起来。真正的产业化发展不是吹着传统文化的口号进行营销,而是真正要理解传统服饰手作工艺的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如何与现实社会的各种需求相比配。创新挖掘并通过有效的策划,形成以条成熟而具有丰富市场价值的产业链。关中传统服饰手作工艺产业化发展仅仅依靠手艺人的苦苦支撑是不行的,仅仅依靠政府或者组织的号召宣传也难以落地,而需要更多优秀的企业和创业者投入到这块领域中来。将传统服饰手作工艺带到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并与现代社会充分融合发酵,才能形成符合时代特征的创新产物。

四、关中传统服饰手作工艺产业化的具体措施

对于已经处于历史舞台边缘的传统服饰手作工艺而言,产业化发展比现代产品要艰难很多。不仅要摆正心态,还要深挖价值,找准切入点,并选择恰当的落地模式。本文认为具体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是以文化和娱乐领域为核心领域。传统服饰手作工艺无需妄想与现代服务产业一样实现普遍的规模化,而必须基于自身特色和价值,精准定位目标市场。而文化和娱乐市场是我国以及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朝阳领域,我国璀璨的传统文化在艺术、教育及娱乐领域正以全新的姿态面向世人。关中传统服饰手作工艺应当将自身承载的艺术和文化与教育行业、艺术行业以及娱乐行业更加开放和创新地合作。

二是将传统服饰手作工艺进行大胆地变形,与当代现实日常需求相匹配。为了让更多普通消费者在日常消费者关注传统服饰手作工艺,就必须让消费者有能力和有渠道获得带有传统服饰手作工艺元素的产品或服务。因此,传统服饰手作工艺的手艺人不能固步自封,而应当以万变不离其宗的心态去拥抱市场,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例如李宁在体育用品上的中国元素运用十分成功,基因为其能够抓住精髓并很好地融合。

三是要加强对产权和品质的管控。传统服饰手作工艺具有艺术和文化属性,并不是简单地可随意复制的机械化产品。任何一类传统服饰手作工艺以及其产品都必须受到法律保护,这样才能让所有者的利益得到维护,才能让工艺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传承。

参考文献:

[1]王笙渐.刍议中华传统服饰文化困境及发展路径[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2]吴华,玉香.试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保护、利用和开发[J].民族艺术研究,2007(06).

[3]高良,王子怡.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可持续发展——以中国服饰文化为例[J].艺术百家,2011(12).

[4]张雪云.传统服饰元素分析及其游戏角色服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戏剧之家,2016(06).

[5]陈玉红.时装产业背景下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J].辽宁丝绸,2015(09).

[6]玉妮,刘金忆.基于SWOT分析的广西壮族服饰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J].歌海,2016(11).

猜你喜欢
手作产业化服饰
47家上榜!山西公布年度农业产业化省级示范联合体名单
持续接力奋斗 推动山西农谷产业化发展
手作之美:术到极致 几近于道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服饰
系列纪录片《中国手作》第一季《木作》开播
Wearing History
干花手作达人亲自传授
跟达人一起手作旅行纪念品!
广电媒体产业化前景的三种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