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财经素养教育问题思考

2018-07-13 01:59谭春兰
时代金融 2018年36期
关键词:生活费财经校园

谭春兰

(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 201306)

根据2016年5月由清华大学、蚂蚁金服,清研智库三方联合调研发布的《中国青年财商认知及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我国90后的在校大学生财经意识普遍不足,有积极的理财意愿,但对收益与风险的认知存在偏差,财经知识储备不足,对财务风险的识别能力和风险的防范意识薄弱。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套路贷、校园贷风波不断,大学生因为拖欠贷款而被暴利催收的案例更是屡见不鲜。有数据显示,有38%的大学生不会对生活费进行合理的计划和安排,有超过三成的大学生入不敷出。这些现象的背后,揭示一个深刻的问题,就是大学生财经素养匮乏,因此大学生财经素养教育迫在眉睫。

一、财经素养的概念

财经素养又称为财商,都是外来词。之所以使用“财经素养”,是因为“素养”这个词更能体现所要强调的内容。

按照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财经素养是对财经概念和风险的知识和理解力,以及应用这些知识和理解力的技能、动机和信心,使个体能够在各种财经情境做出有效决策,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经济利益,并能够长期经营生活。

另外一个有影响力的定义是美国一个非营利组织给出的定义:财经素养是运用知识和技能有效地管理个人的财经资源,以实现一生的财务安全。它是以金钱观为切入点,形成个人与家庭、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以及个人与国家之间的一个正确的价值观。

财经素养的定义包括两大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侧重于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主要是指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学习;第二个层次是目的和应用,也就是应用知识和技能,以及在应用过程中个人相关的态度、价值观等。而我国学术界公认的定义是:财经素养是在个体经济生活中处理财经问题的综合素质。对于大学生来说,财经素养就是大学生对个人生活中的财务综合管理能力。包括基本财务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利用财务技能开源节流,合理消费,防范各种金融风险等。

二、大学生财经素养能力缺乏的表现

(一)大学生缺乏消费计划,花钱毫无章法

我国由于对孩子更加关注教育升学问题,对财商教育与国外比是很落后的。而且很少有学校给中小学生开始投资理财课程。另一方面,现在独生子女多,通常是两代人三个家庭,来照顾一个小孩,很多时候对孩子的需求是有求必应。这就导致很多进入高校的大学生在花钱上没有关好,也没有储蓄和赚钱的意识。

有大学生,在大一时家里给了一学期的钱,由于无花钱计划,看到喜欢的就买买买,还经常有冲动消费,女生喜欢买服饰、化妆品、零食等,男生喜欢买游戏装备、电子产品等。结果到了学期最后一个月,发现没有了生活费,就只好向爸妈要钱。

很多同学都是月初宽裕,月底拮据。不好意思像家长开口要钱的,就只好借钱度日,还有同学到了月底节衣缩食,挺过月底难关。还有学生把生活费的大部分花在社交和娱乐上。进入大学,没有的家长和老师的人盯人的严格管理,变为自我管理,有一些学生经常和朋友聚会,吃饭唱歌,有同学过生日,还要买礼物表示祝贺。一味地热衷于花花花,大学生由于没有固定经济来源,很容易出现“收支不平衡”的窘境。

(二)大学生缺乏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甄别和防范能力

2017大学生消费理财观调查显示,当生活费无法满足开销时,有25%的人会通过蚂蚁花呗、京东白条、信用卡等形式进行付款或者向朋友借钱满足消费需求。

目前越来越多的消费信用的出现,以及方便快捷的使用方法,大学生“超前消费“观念大行其道,“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使大学生很容易陷入各种贷款平台的骗局和陷阱。

看到校园广告上“收益率高达20%”的宣传语,山西某大学学生赵宇将父母给的一个学期的生活费都投进了某小额信贷公司的理财产品上。可只有前两个月按时收到了投资收益,第三个月就怎么也联系不上对方了:“微信拉黑、电话不接。之前也提示会有风险,但业务员拍胸脯说只是规定文本那么写,从没出过问题,身边也有朋友投资盈利的,我就相信了。”

这样的案例数也数不清,经常一段时间都是大学生陷入消费贷、现金贷陷阱的可怕案例。大学生普遍对互联网金融存在风险认识不足,并缺乏甄别风险的能力。

(三)大学生财经素养缺乏,盲目理财

近年来,随着理财方式的丰富和理财金额门槛的降低,不少大学生不再是纯粹的消费者,开始想办法能让财富增值,在股市红火的时期,不少同学纷纷加入理财大军。在《中国青年财商认知与行为调查报告》显示,超六成受访对象接受理财产品,有四成90后大学生选择炒股理财。有同学说,股市大涨的时候,楼道里一片欢呼声,股票大跌的时候,楼道里一片哀号声。

市场上各种金融理财产品投资收益普遍下降,但90后大学生的理财预期却很高,不少人认为市场上是存在利率很高、风险很低的投资理财产品的,这是很不成熟的投资理财观。

在笔者的课堂调查显示,有80%以上的在校大学生想主动去了解和学习理财方面的知识,只有不到9%的同学认为不感兴趣。但在强烈的理财动机背后却是对理财产品和理财风险认识上的缺乏。有60%以上的学生对风险高,陷阱多的互联网金融如P2P平台了解不足,这也是导致很多大学深陷财务困境的重要原因。大学生缺乏经验和对市场的正确认识,财经素养不高,知识结构不完善,知识储备不足而带来的辨识能力的缺乏,对P2P平台虚假宣传的盲目信任,这极易被不法分子拖入泥潭。

三、提高大学生财经素养的措施

财经素养在当下也是培养学生面向现实、面向未来生存、发展能力的一种核心素养,其直接目的在于教授大学生财经知识,帮助他们提高领导能力和决策分析能力,使其能为应对日益复杂的金融环境做好准备。

(一)建议高校开设专门的财商教育课程

虽然目前高校中有一些与理财有关的课程,但是大多数是站在公司角度的财务管理、公司理财等,有少数高校开设了个人理财课程,但是学生受众不够全面和广泛,课程内容与学生对当前互联网时代金融产品与理财需求相脱节等现象,再加上高校也不够重视大学生财经素养教育问题,因此造成大学生财经素养缺乏的现象始终没有的得到较好的解决。

2018年1月23日,中国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首次正式发布了从幼儿园到大学阶段的《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财经素养作为21世纪公民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不仅具有个体意义,更具有社会意义和国家意义。提升公民财经素养,关乎个人发展、家庭幸福、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面向全民的财经素养提升已是国际趋势。

建议在财商教育课程中将财经素养教育的五个维度,即收入与消费、储蓄与投资、风险与保险、制度与环境、财富与人生纳入都课程内容中去。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张男星指出,在大学能为自己和家庭制定理性的投资计划等,引导他们在财经生活中实现财富价值,提升人生境界。”

大学生要明确自食其力赚取收入、合理合法累积财富,是一个人进入社会独立生活的标志。

2018年8月,教育部特别下发了《关于开展校园不良网贷风险警示教育及相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随着治理力度加大,不良“校园贷”问题得到一定程度遏制。但近期发现,部分网络借贷平台为逃避监管,改头换面通过“回租贷”等形式继续面向在校学生开展贷款业务,严重威胁学生权益,危害校园安全。为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增强警惕风险意识,提高防范能力,要求各地高校集中开展校园不良网贷风险的警示教育工作。通知中指出,应开设金融安全相关课程,各地各高校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开设金融学必修、选修课程,或以跨学科方式将金融安全知识教育纳入现有课程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金融理财观念和金融安全观念。

因此建议结合教育部的通知,在大学开设相关财经素养通识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财观、消费观,提高财经素养。

同时可以通过第二课堂,大学生创新活动,开展讲座、竞赛、科创项目等形式,对校园分期、校园贷等热点问题展开探讨和研究,在这个过程中,让大学生学习到相关财经知识,学会防范金融风险。

(二)家长要在财经素养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柳光强指出,“父母只告诉孩子要去赚钱,却没有告诉孩子如何去认知金钱。”中国的大部分父母会将自己的财富观念传授给子女,比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花钱要“精打细算”等,但教授子女如何理财的父母却寥寥无几。

大学生家长可以要求子女规划每月生活费并进行记账,鼓励他们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勤工俭学,体会用双手创造财富的成就感。家长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会培养子女良好的金钱观和消费观,并把这种良好行为在大学生活中体现和延续。

四、大学生自身加强财经素养的建议

(一)理财越早越好,从坚持储蓄开始

进入大学,开始合理安排生活费,坚持储蓄。大学生的生活费,家长给予的方式有每月支付和每学期支付的方式,如果是每月支付,建议采用12单储蓄法,每个月攒一笔,不管多少,可以是10元、50元或者100元,每月拿到生活费就攒一笔。如果是一学期或者一年一次性支付的,留出每个月的生活费,可以一次性存一笔。

大学期间储蓄不要看不上每一笔的小钱,主要是积少成多,最重要的目的是养成良好的储蓄习惯。理财从储蓄开始,这是理财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和起点,也是很多人最容易忽视的理财习惯。

(二)适当开源,赚点补贴

收入减去支出等于结余,储蓄是控制支出,增加结余的方法,那另一个方式就是增加收入,对于大学生来说就是适当开源了。

开源的最好方式就是努力学好本专业指数,多拿奖学金,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良好的学习成绩为以后是实习工作都有帮助,这也是学生的最重要任务,同时还可以增加收入。大学生奖学金是学生党的最好的也是比较容易得到的开源收入,现在学校的奖学金往往都不低,这笔钱要好好把握。除了奖学金,就是有机会去兼职或者实习,赚取额外收入。这个前提是不能影响学业的情况下,学好本专业知识永远是大学生第一位的任务。建议可以好好利用寒暑假进行兼职,大三大四学生好好把握实习的机会。要注意防止上当受骗,大学生兼职被骗的新闻太多了,一定要提高警惕。

(三)主动学习,补足欠缺的财经知识,坚持良好的消费习惯

现在有不少年轻人处在超前消费的生活方式中,花呗、借呗、白条、信用卡,无数的超前消费方式刺激着年轻人不断的买买买。更有甚者,校园贷、套路贷等借贷小广告充斥着校园,有些大学生经不起物质的诱惑,钱不够花就去借钱,就上当贷款,结果陷入被逼债的困境。这就需要大学生主动阅读理财等经济类的书籍,弥补理财知识的错误认知,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坚持不借钱超前消费,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消费,不攀比。

猜你喜欢
生活费财经校园
发愁
未满60周岁四种情形可主张被抚养人生活费
财经日历
@大学生每月需要多少生活费?
关于进一步规范生活费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财经阅读时代
财经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