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万宁市大花角市级自然保护区植被调查报告

2018-07-13 09:38:54王华峰
生物进化 2018年2期
关键词:鸦胆子热带自然保护区

王华峰

万宁市大花角市级自然保护区自然风光

2017年9月22日,我们对海南万宁市大花角市级自然保护区植被进行了调查。大花角自然保护区位于万宁市东南角海岸,1984年始建,总面积达106公顷。距万城镇约18公里。大花角由前鞍、后鞍两个山峦构成,双峰之间有一处宽近百米的峡谷,与双峰一起伸向浩瀚的南海,形成一处天然海湾,现为海南省级自然保护区。大花角弓状的数百米长的海滩上,有洁白的沙带,还有密密麻麻的鹅卵石。弓状的卵石滩上,大石小石你拥我挤地堆积在一起,大的如斗,小的如蛋,圆的扁的,一个个光滑透碧,在灿烂的阳光下闪闪发光,剔透玲珑。主要保护对象:猕猴及生境,始建时间1984年,始建批准机构,原万宁县人民政府,县级保护区现级别,业务主管部门是万宁市国土环境资源局。

森林是着生于地球陆地表面的以乔木为主体,集灌木、草本、层间植物、林中动物和微生物于一体的一种生物集合体。这是从生物因子来定义的一种狭义的森林概念。在我国,除以乔木为主的体的森林外,还包括直径大于1.5cm的竹子组成且郁闭度0.2以上的竹林;符合经营目的的灌木组成且覆盖度0.3以上的灌木林、国家特别规定的其他类型的灌木林、沿海滩涂和河口红树林、农田林网以及村旁、路旁、水旁、宅旁的片状和带状乔木林。

然而,以乔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即狭义上的森林,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与环境因子关联。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具有相互作用,生物必须依赖环境因子来维持其生长和繁殖,同时也对环境因子产生反馈作用。因此,广义上的森林是以乔木为主的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综合体。森林的类型很多,按其分类目标不同可形成不同的分类结果。按照森林的外貌可分为针叶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等;按照森林演替程度可分为原始林和次生林;按照森林的起源可分为天然林和人工林;按照繁殖特性可分为实生林(有性或种子繁殖)和萌芽林(无性繁殖);按照森林的地理分布,可分为寒带森林、温带森林、亚热带森林和热带森林;按照树种组成可分为纯林和混交林;按照林分年龄可分为幼林、中龄林、近成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按森林不同树木的年龄组成可分为同龄林和异龄林;按林业经营的目的,可分为用材林、防护林、薪炭林、经济林和特种用途林等;按林业生产的作业方法,可分为乔林、中林、矮林。

参加本次植被调查的主要人员

根据《中国植被》(1980)、《广东植被》和《海南植物志》等资料,与海南万宁市大花角市级自然保护区植被植被相关的天然森林植被主要是热带北缘的湿润雨林,其天然植被类型的热带低地雨林,森林植物种类组成较为复杂。

第一部分大花角自然保护区植物类型分析

大花角的现状森林植被主要有热带天然林和热带人工林等两大类型。

一、热带天然林

海南热带天然森林群落的结构复杂,一般表现出层次多,单位面积植株的多度很大(吴裕鹏等,2013;许涵等,2015)。乔木群落有乔木层3~4层,连同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则常可达6~7层(黄全等,1986)。木本群落以多优势种混交型为主。乔木群落大多数优势种不突出,甚至有时优势属和优势科亦难辨明。单位面积内组成种类数量很大,例如山地上100m^2林地样方内,上下层共包括百余种植物的情况颇为常见。天然林中常绿性乔木群落的雨林特征,如版根、老茎生花、滴水叶尖、寄生附生、木质藤本植物等,均很明显。

热带低地雨林海南岛的低地(指海拔600m左右以下的丘陵、山前台地、平缓坡地等)排水良好土壤上发育的高级天然植被类型,是属于一种热带季节性的阔叶林,即热带季雨林,它反映着本岛的地带性生境特点,高温而冬季偶受北方寒潮影响,雨量丰富而季节分布不均,年中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各种群落也相应表现出雨季和旱季的不同季相。热带季雨林包括一系列从湿润、常绿性较强到干燥、落叶性较明显的各种群落类型,它们分别反映出不同的局部地区性生境条件差异特点(地貌、土壤、地方性气候等),如常绿季雨林,混交季雨林(半常绿季雨林)、落叶季雨林、稀树林,有刺林等。在海南岛东南部的某些山前郁闭地形内,可以发育成湿润性和常绿性更强的热带雨林,放映季风热带内局部地区特别优越的水热条件。常绿季雨林它是在海南岛低丘、台地、平地土壤排水良好的条件下,分布面积最大的一种高级乔木群落类型。它主要分布于北部、东部海滨至海拔600m左右的丘陵、山区台地和平缓地,在中南部、西南部山体四周的山麓丘陵地上,海拔低线抬升至200~250m左右。常绿季雨林群落学特征最能确切地综合反映本岛地带性的生境特点,因此为海南岛典型的地带性植被类型(蒋有绪等,1991;胡玉佳等,1992)。分布区年雨量1500~1800mm,年蒸发量与降雨量大致相等或稍小于年雨量,降雨集中于夏秋季,冬春半年降雨量仅占年雨量的20%左右。月降雨量少于100mm的月份有5~6个月,少于50mm的月份有3~4个月。东旱季节受北方寒潮的短期影响,有冬雨(即寒潮雨)。

二、热带人工林

大花角自然保护区的人工林主要分布在山脚,高度在10m以上,其中优势种为木麻黄,林下有草本植物长春花,仙人掌等地被植物,多为人工栽培种植。

在山坡的植被较为丰富,多为一些开花结果的植物,如九节,蒲桃,青藤仔,草本有水蔗草等,在山顶的植物显得较为单一,多为一些灌木,如毛稔等。

第二部分大花角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成分分析

调查得到的55种植物隶属36科,54属,其中优势科为茜草科(4种,占物种总数的7.27%),叶下珠科(3种,占物种总数的5.45%)和芸香科(3种,占物种总数的5.45%),其中茜草科的卵叶耳草和粗毛玉叶金花都为海南特有种。

海康钩粉草,卵叶耳草,粗毛玉叶金花.和毛叶蝴蝶草为海南特有种,而野荔枝为珍稀濒危植物,广东酒饼簕为近危植物(见附录)。

假鹰爪

青藤仔的花(左)和果实(右)

第三部分植物的资源和用途概述

大花角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一、药用食用类植物。大花角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猕猴,乌墨可以当野果食用,是猴子的主要食物来源,保护区的管理人员说当地人喜欢把这种植物作为野果来食用。

石柑子

乌墨(食用)桃金娘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和东南部,尤其盛产于岭南地区,在常绿阔叶林破坏区域为优势种,是酸性土的指示植物。其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为岭南民众夏季喜食的野果;除食用外,其果实还可泡果酒,是非常优良的果酒资源。随着人们对桃金娘认识的深入,桃金娘由最初的美味野果逐渐发展成为岭南地产药材,可明目养血、止血止痢治疳积等。近来研究表明,除为人类治病外,桃金娘也是一种具有开发潜力的新兽药。

除此外,桃金娘根皮富含角质,海南当地渔民把角质提炼出来做漆,涂在渔网等器物上起防腐御湿的作用,因此在海南桃金娘还有一个别名为"海漆"。桃金娘果实可提取色素,用作食品染色。但是,需注意的是桃金娘繁殖迅速,其他热带和亚热带国家已将其列为外来入侵植物。如桃金娘大约于1920年被美国农业部作为观赏植物和景观植物引进佛罗里达州和夏威夷州,而后迅速蔓延,成为佛罗里达州的有毒杂草。因此在管理上,要注意控制桃金娘的数量以防其过渡蔓延。

鸦胆子(药用)鸦胆子的主要产区集中在海南和两广地区,以其干燥成熟果实入药,为我国传统中药,其味苦、性寒,有微毒。鸦胆子可治疗多种疾病,而最显著的则是抗肿瘤作用,对多种恶性肿瘤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除此外,还有抑菌消炎、抗氧化、降血糖、驱除疟原虫等功能,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在生物防治领域,鸦胆子还是一种新型绿色无公害无污染的高效杀虫剂。由于鸦胆子重要的药用价值,其人工栽培逐渐为人们所重视。然而,鸦胆子为雌雄异株植物,在植株长大之前不能从形态上区分雌雄株,这给大规模的人工种植造成困难,因此鸦胆子的种植都是零星分布。目前药用鸦胆子的供给主要依赖野生植物资源,所以保护鸦胆子及其生境对该植物的可持续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猕猴的主要食源之一乌墨的果实

二、风景观赏类植物资源。大花角自然保护区具有美丽的热带滨海自然风光,时值9月,九节/青藤仔的正在结紫红色的果实,可以观赏果实。

野牡丹(观赏类)当前城市园林中应用的植物以外来植物为主,导致城市园林景观无明显特色,且对城市生态的健康发展具有潜在威胁。因此,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中的推广应用已成为大势所需。在我国目前的城市园林中,与野牡丹观赏特征类似的巴西野牡丹得到广泛应用,而乡土植物野牡丹的应用只局限于少量区域。

野牡丹花量繁多,花色艳丽,具较高观赏价值。其抗性强,繁殖容易,管理粗放,性价比高。如若应用于园林,既能降低维护成本,又能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并具有多种园林应用方式,如庭院绿化、道路绿化、屋顶绿化等,是园林应用价值颇高的一类植物,可在资源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露兜树(观赏)露兜生性强健,可适应多种生境,如河流、海岸、排水低地、稀树草原、火山边缘、石灰岩山坡、珊瑚礁等。其具有发达的气生根,为极常见的海岸植物,生长在海岸林的最前线,常成丛聚生,构成海岸灌丛的一部份,是优良的防风固沙植物,可作滩涂、海滨绿化,也可作绿篱和盆栽观赏。

露兜树叶片柔韧扁长,可以编织工艺品,如帽子、草席、童玩等;花芳香,可提取芳香油。露兜树全株均可入药,可治疗感冒发热、肾炎、痔疮等多种疾病。

在我国海南、广东、广西等地,露兜的叶常用来包粽子,露兜叶包的粽子具特殊香味。另外,有研究表明,露兜树的叶子含有使稻米增香的成分,故可用作优良的稻米增香剂。

三、珍稀濒危和特有类植物资源,在已经调查获得的植物名录中,有珍稀濒危野荔枝和近危的植物广东酒饼簕。

野生荔枝(珍稀濒危)荔枝是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的特产国树。中国有着2000多年的荔枝栽培历史,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已孕育出多个荔枝品种。野生荔枝受到国内外育种学者的重视,因其可改良现有荔枝品种、提高产量、增强抗逆性等。野生荔枝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海南省和广东省,曾经是森林中的优势树种之一。但由于多年林业采伐、生境破坏,野生荔枝资源已遭到严重破坏,分布范围及数量越来越少。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野生荔枝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成为渐危树种。

铜盆花

露兜

广东酒饼簕(近危):灌木,高1-2米。嫩枝绿色,略扁平,有纵棱。单叶,叶片椭圆形、披针形或长圆形,稀倒卵状椭圆形。灌木,高1-2米。嫩枝绿色,略扁平,有纵棱。单叶,叶片椭圆形、披针形或长圆形,稀倒卵状椭圆形,长11-21厘米,宽3-6厘米,稀长达10厘米,两端尖,边脉比侧脉纤细,边缘波浪状,对光透视时油点明显,叶淡绿色,干后叶背带灰黄色。花三或数朵生于长不过5毫米的总花梗上,腋生;萼片及花瓣均4片;花瓣长3-5毫米,白色;雄蕊8枚,两两合生成4束,或有时个数在中部以下合生;花柱约与子房等长,柱头稍微增大。果幼嫩时长卵形,成熟时阔卵形或橄榄状,很少圆球形,鲜红色,长1.3-1.8厘米,横径0.7-1厘米(圆球形的其直径达1.5厘米),果皮厚约0.5毫米,平滑,油点大,有种子1-3粒;种子长卵形,长1-1.5厘米,种皮薄膜质,单胚。花期6-7月,果期11月至次年1月。

四、滨海防风林和工业原料林类植物资源:木麻黄生长在大花角自然保护区的滨海,是一种重要的防护林,同时木麻黄耐瘠薄,抗风力强等,可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林类。

木麻黄(滨海防风林和工业原料林类植物资源)是木麻黄科,木麻黄属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大树树干通直,直径达70厘米;树冠狭长圆锥形;枝红褐色,有密集的节;鳞片状叶每轮通常7枚,少为6或8枚,披针形或三角形,棒状圆柱形,有覆瓦状排列、被白色柔毛的苞片;小苞片具缘毛;花药两端深凹入;球果状果序椭圆形,小苞片变木质,阔卵形,小坚果连翅,4-5月开花,7-10月结果。强阳性,喜炎热气候,耐干旱、贫瘠,抗盐渍,也耐潮湿,不耐寒。原产澳大利亚、太平洋诸岛,中国引种约有80多年历史。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及南海诸岛均有栽培。材质坚重,供建筑、家具、造纸用材;树皮可提制栲胶,也可制备染料;枝叶是家畜饲料,种子饲养家禽;树冠塔形,姿态优雅,为庭园绿化树种。

九节

2017年9月22日万宁大花角自然保护区大花角野外调查的部分植物名录:

猜你喜欢
鸦胆子热带自然保护区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热带风情
女报(2020年7期)2020-08-17 07:16:05
热带的鸟儿
鸦胆子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中成药(2018年8期)2018-08-29 01:28:08
保护自然保护区刻不容缓
圆滚滚的热带“龙”
学生天地(2016年6期)2016-04-16 05:14:30
浅淡黄岗梁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现代农业(2016年5期)2016-02-28 18:42:42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热带小鸟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