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进行通识教育最经济、最便捷的途径,是培养获取、处理知识信息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未来竞争力的基础。“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不仅可以陶冶情操、培养气质,还可以增强能力。通过阅读,还能提高理解、整合、收集、筛选、表述、使用信息的能力。
心理学家认为,阅读不仅能使人增加知识和修养,还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人生质量,进而对人的性格养成产生很大的影响。笔者发现,职业院校学生的阅读情况并不理想,多数学生不能很好地进行阅读,没有通过阅读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意识,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兴趣和正确的阅读品位。无论对眼前的学习还是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来说,这种状况都是不容忽视的。阅读兴趣能对读者的阅读选择产生重要的影响,也是读者能坚持阅读的主要动力来源。由此可见,良好的阅读兴趣与阅读热情不仅能激发读者阅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能提高其阅读的质量与效果。而对职业院校图书馆读者的阅读兴趣进行分析,可全面把握读者的阅读兴趣与阅读倾向,进而为提高读者的人文素养与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指明方向。
笔者从事图书管理工作多年,通过图书馆流通率和调查问卷等形式,对职业院校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了了解,归纳出以下几种类型。
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读者的专业、性格、年龄等均会对其阅读兴趣产生重要的影响。一般而言,刚入学不久的新生对很多事物都感到十分新鲜与好奇,其学习压力不大,所以在阅读图书方面便多了一些随意性,喜欢就读,不喜欢便不读。从另一方面而言,学生主要是想通过阅读打发一下时间,并没有想过要从中获得启发或者知识,阅读效果不佳,这是学生阅读兴趣呈现随意化的主要表现。
现今,我国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职业院校的学生年龄不大,对新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与热情,开始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进行阅读,如学习会计的学生开始关注有关会计方面的书籍,学习服装的学生则开始阅读服装制作的书籍。除此之外,学生还喜欢阅读一些与时代潮流相关的书籍,如近几年随着《花千骨》《甄嬛传》等电视剧的热播,很多学生追赶潮流,喜欢读由热门电视剧改编的言情小说和网络小说,因此便会到图书馆借阅相关的书籍进行阅读。由此可见,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受到年龄与专业的影响,还受到潮流的影响。
对于即将实习、毕业、就业的学生,其闲暇时间相对较少,他们到图书馆一般借阅与实习、毕业、就业有关的书籍。除此之外,教师一般会阅读一些与所教专业或者论文和申报课题相关的书籍。由此可见,即将离校的学生和在校教师在选择阅读书籍时并非漫无目的,而是与自身需要息息相关。从当前的文献借阅情况来看,读者的借阅量已经涉及各种类型,包括小说诗歌、经济体育、养生保健、生活理财与生活技能等,但学生最喜欢阅读的书籍莫过于文学作品,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点:第一,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学习语文,对文学类书籍有着天然的熟悉感,从而让其在选择阅读书籍的过程中更倾向于文学类作品;第二,相较于其他类型的书籍,文学作品(如小说、散文等)不仅比较容易理解,而且丰富有趣,具有较强的阅读性,在课外阅读中是很好的选择。
针对以上的实际情况,文学类的图书是最受职业院校学生喜爱的读物,但是在文学类的图书中,言情、武侠、都市、校园类小说却高居榜首,而中外文的经典名著却遭受冷落。当然,在课余和闲暇之时,以轻松休闲的阅读放松心情、缓解压力无可厚非,但若长此以往,此种一目十行、不求甚解的“浅阅读”习惯会使他们陷入追求短暂性视觉快感和心理刺激的情况,不仅不能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会使他们养成浮躁的心态和性格。另外,学生进行阅读时存在明显的“偏读”现象,即多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书籍,而忽略其他书籍的阅读,使其自身的知识面狭窄,与社会前沿知识相脱节,导致其自身欠缺知识,影响到以后的发展。为此,图书管理者有义务改变、指导他们,让他们学会读书、读好书,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场所,使其能成为未来出色的终身学习者与杰出的劳动者。
职业院校应当根据专业设置情况以及读者们的兴趣,对图书馆的馆藏结构进行优化,从整体而言,图书馆可以通过流通数据对读者的借阅情况进行分析。一般而言,书籍的借阅次数足以说明其受欢迎程度,图书馆应主动加大借阅次数较多的书籍的复本量,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与此同时,图书馆应定期举办图书推荐活动,根据读者的具体需求采购图书,从而不断优化馆藏结构,保证文献资源的适用性与有益性,这样既能使文献资源运用于教学,又能随时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降低拒借率,提升读者阅读动机,使读者有计划、有目的地利用图书馆阅读书籍,充分体现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价值。除此之外,图书馆还应多购入电子资源数据库,以满足读者新型的阅读需求,让读者能随时随地进行阅读,从而不断提高其阅读效率。
图书馆是职业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读者学习知识、开阔视野、提升素养的重要场所。因此,图书馆应加大宣传力度,让读者能及时了解图书馆的优势与价值,从而提高其到图书馆阅读的兴趣与热情。与此同时,图书馆可不定期举办读书会、知识竞赛、阅读沙龙等,让读者有机会坐在一起交流读书心得,并相互鼓励,从而不断提高其阅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除此之外,教师亦是图书馆的“常客”,为满足教师的阅读需求,图书馆可以专门为教师群体提供引导服务,指导其通过高效的方法来检索自己想找的文献资料。对教学或科研压力较大、闲暇时间较少的教师,图书馆还可为他们提供送书上门、上门收书服务,以此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同时,图书馆还可开设电子文献检索课程,指导读者如何筛选、鉴别以及下载文献资源,以此不断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
图书馆是读者阅读、学习的重要场所,馆内的环境影响着每位读者的阅读舒适度。因此,图书馆应加大阅读环境方面的建设,通过优化布局、美化环境等方式来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从而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首先,图书馆最重要的是要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馆员可以在图书馆合适的地方张贴一些名言、字画、人物图像等,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让读者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其次,图书馆也可对馆内的结构进行优化,在宽阔的地方设计休闲阅读区,不断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从而不断提高其对阅读的兴趣。
总而言之,职业院校图书馆要想从根本上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与阅读热情,馆员必须要对读者当前的阅读兴趣情况进行分析,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并从读者的阅读兴趣与阅读倾向出发,制定合理的目标,通过丰富馆藏文献、提高服务效率、加强宣传力度以及优化阅读环境等方式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以此改善其对图书馆的刻板印象,充分展示图书馆的资源优势,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科研工作,真正起到知识导航的作用,并不断提升职业院校读者的阅读兴趣与图书馆服务质量,最终让我们职业院校的读者学会阅读、享受阅读,不断成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