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变迁视域下人类的崇拜和信仰

2018-07-13 15:13
大众文艺 2018年17期
关键词:神灵崇拜信仰

一、古代时期人类的崇拜与信仰

在古代的崇拜中,人类对自然和祖先的崇拜现象比较明显。这是由于原始社会中,人们的生产水平比较低,对于自然的认识还处于很浅显的水平,很多难以解释的自然现象,人们往往与各种神灵联系起来。譬如在农业生产为主的古代社会,人们对与生产至关重要的天气非常敬畏,再加上风雨雷电的高深莫测,于是人们自然而然地将这些自然现象神灵化。认为世间万物皆被至高无上的神所控制,而人类的生产生活必须符合神的旨意。古人对于杰出的先人也往往将他们神灵化,认为先人之所以杰出的原因是其本身就是神的选择或者神的化身,其死后必定会化作神灵世世代代守护在子孙后代的身边,为家族的兴盛给予庇护。

自然崇拜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具有显著的区域特征,靠近山的地方,人们对山就有特殊的崇拜;在靠近江河湖海的地方,人们对水的敬重就尤为突出。这样就诞生出很多的自然神,譬如水神、山神、雷神……因此古代的世界几乎任何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本民族或地区的神。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我国科技、经济等方面的长足发展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化,我们当前更多的是面对“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1,而绝少再有对自然的朴素的、盲目的崇拜或迷信,我国传统的自然崇拜现象已从根本上得以瓦解。。

祖先崇拜也是古代信仰和崇拜中非常突出的一个代表,它一般由图腾崇拜过渡而来。对祖先的崇拜是人类的一种精神寄托和对死亡的敬畏。人们不了解死后的世界是怎样的,加上对万物有灵的信奉,人们相信先祖的神灵会常伴自己、保佑自己,并为子孙后代带来好运和庇护。而人们对于一些杰出人物的崇拜有某些本能的因素在里面。对于比自己厉害以及自己难以比拟和超越的人物,本身就会有一定的敬意,那么这样的人一旦成为亡者,人们更倾向于将他们神灵化,并加以信奉和崇拜。譬如中国古代的炎帝、黄帝,被奉为武财神的关公,以及蜀汉地区对于诸葛亮的崇拜等等。

古代人们的信仰和崇拜对于整个古代的文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们对于自然的信仰和崇拜还影响到了精神文明的方方面面,很多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就是以神灵为题材的。人们的生活行为也无时无刻不反应出所信仰和崇拜的内容。

二、以科学为代表的近现代崇拜和信仰与人的关系

近现代的信仰与崇拜与古代有明显的区别。随着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提高了很多,“存在着一类特殊的信念,这些信念是不敏感的,但似乎又可以算作是知识”2,对于一些自然规律的掌握也使得人类不再盲目地崇拜自然,不再把神灵当做自己唯一的信仰。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也令人们对科学的信仰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科学本意是“知识”、“学问”。自文艺复兴以来,科学以其独特的理性之光一方面大大提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也引起了思维方式的巨大变化。人们对于科学的崇拜和信仰也逐渐发展起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快速的发展。以物理学和数学的高速发展为推力,“千里眼”、“顺风耳”、“上天”、“入地”、“下海”这些看似只能在神话里出现的事,都在科学的发展中得以实现。尤其在上世纪的美国,航空航天技术可以把人送上太空;生物技术可以为社会生产出大量而优质的物;医学的快速发展大大延长了人类的平均寿命;信息计算机技术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智能机器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以至于产生了“科学至上”“没有什么是科学解决不了的”等时代观念。人们对科学已经从信仰变到了迷信,科学本身就是批判的,然而渐渐的科学却被排除在批判之外。

人类对于科学的过度崇拜也给世界带来过巨大的灾难。1962年美国作家迈克尔·克莱顿发表了《寂静的春天》,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人们逐渐意识到科学并不是万能的,科学也可能给我们居住的家园带来不可磨灭的破坏。20世纪中期以来,科技的负面效应逐渐显露,科学知识的“确定性”和“绝对真理性”的特征也开始受到不断的挑战。用科学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都是有利于人类自身发展的,但是对科学的认知需要站在一个合理的角度。科学本身是一个批判与自我批判的过程,而非“绝对真理性”的,更不可将自身排除在批判之外。

既然要把科学当作信仰来看,那就必须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科学。只有对科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将科学积极有益的一面发挥出来。从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看,科学本质属性包括客观真理性、可检验性、系统性、主体际性。对科学的信仰本身并没有错,如果信仰的是伪科学或者非科学,那么将导致一些我们非常不希望看到的结果。

三、新时代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随着经济全球化,各国间文化交流密切,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种思潮涌入青年一代眼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正遭遇着微妙的变化,马克思主义信仰也面临诸多挑战。据江苏省关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查问卷发现:“31%的大学生还没有信仰;43.3%的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10.5%的大学生信仰宗教;7.9%的大学生信仰金钱万能;7.6%的大学生信仰享乐主义。”3虽然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大学生占比最多,但是其他信仰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地位。同时折射出年轻一代精神匮乏、缺乏正确信仰的问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西方腐朽思想暗流涌动。同时由于缺乏信仰,很多年轻人丧失奋斗的目标,随波逐流,荒废大好的青春时光。而这些对于国家来说都是非常可惜又严重的资源浪费。信仰的缺失不仅不利于个人道德建设,也不利于完成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马克思主义信仰其本质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追求全人类解放事业的信服,并用这些理论指导实践,规范人生的方向。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科学的信仰,它致力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直至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不仅在《十九大报告》,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有充分的体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巨大力量和夺目光辉是无法磨灭的。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也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新时代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至关重要的。“无信仰则无生命,人类生命延展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信仰。”4但是,信仰的东西绝不可是让自身走入歧途、荒废时光的。只有正确的信仰和合理的崇拜,才可以获得更加广泛的理解和认同,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正确的信仰。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注释:

1.乔永平.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29.

2.杨修志.论布莱克对怀疑主义难题的回应——一种建立在语境主义基础上的新摩尔主义[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6(4):58.

3.李红梅,杨朝晖.对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基于对 D 校的调查[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5(3):52-56.

4.彭美贵.论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信仰力量的新时代宣言[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2):08.

猜你喜欢
神灵崇拜信仰
消失在法庭的邦博
信仰的旗帜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我崇拜的那条“龙”
论信仰
神灵也是要喝酒的
神灵迷宫
神灵冰龙呈现物魔双免神迹
太阳,你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