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土地的嬗变
——浅论文学“二流子”形象与土地的关系

2018-07-13 02:53况俊未西南大学新诗研究所重庆400715
名作欣赏 2018年21期
关键词:福贵高利贷劳动

⊙况俊未[西南大学新诗研究所,重庆 400715]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对乡村的渗透,中国传统的乡村社会逐渐解体,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新的群体“二流子”。20世纪50年代春明出版社出版的《新名词词典》中,“二流子”特指旧社会中受反动统治阶级压迫和剥削,失去土地和职业的一部分人。①与之相应,文学作品中也涌现了如阿Q、福贵等一大批“二流子”形象。在探究“二流子”的诞生及其命运的演变时,我们能够发现,无论是“二流子”本身还是对它的文学叙述,都深受由社会变革而产生的权力关系变化的牵引。而这权力关系的变化又集中于一个要素——土地,以及建立在土地之上的土地制度与生产关系。作为一个现代性事件,“二流子”的出现体现了中国传统封建土地关系的分崩离析,而对其进行的改造,又与新的土地制度密切相连。以“二流子”为观照,我们可以看到,在现代中国,社会变革、个人命运以及文学叙述,是如何围绕着这一场关于土地的嬗变,而被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一、危机

“二流子”并不是中国农村古已有之的东西,它是在鸦片战争之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方式和生活方式侵入农村,而形成的新群体。赵树理的小说《福贵》中福贵一步步沦为“二流子”的过程,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福贵本来是一个健壮的农村青年,家里有四亩地,能够勉强维持生活。然而福贵的娘因病去世,福贵只好向村里的王老万借钱,又向他借了粮。结果这一笔债就彻底压倒了福贵一家的生活。因为王老万放的是高利贷,福贵年年给他做长工,结果借的债一分没还上,欠的反而越滚越多,“福贵从此好像两腿插进沙窝里,越圪弹越深”②。福贵的生活没有了指望,破罐子破摔,整天要么赌博,要么偷鸡摸狗,从一个有为青年变成了“二流子”。福贵这一类“二流子”的出现,最直接的原因便是高利贷者的剥削。金融高利贷非常容易就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倾家荡产。这种营利性经济模式,是资本主义经济形式侵入中国农村造成的。然而除了这一显性力量,高利贷得以在中国的现代农村流行,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土地”这一要素。中国农村传统的封建土地制度,不仅在帝国主义的冲击下摇摇欲坠,并且其自身的发展也走到了尽头,农村的富裕财主选择以高利贷的形式盈利,因为收益实在是太高了。在20世纪30年代,高利贷利率可达到年息20%以上。与之相比,一个精心经营的大农场,其最高收益也不过13%至14%。③如此高的利率足以使借贷人望而却步,任何能够维持基本生活的人都不会选择背上这样的债务。然而在中国农村,许多饥饿的农民别无选择。在风调雨顺的年份,他们还能通过辛勤劳动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然而一旦遇上变故——丧葬、疾病、春荒等——为了能够再捱上一年,他们只能选择向高利贷主借钱借粮。在韩丁的《翻身》一书中,他如此描述了中国农民岌岌可危的生活:“在许多地区,乡村人民的处境,就像一个人永远站在齐颈深的水里,一个小浪就足以把他淹死。”④许多农民被迫走上借高利贷的不归路,他们的生活面临着危机,而这危机在更深的层次上与土地和农业有关。

按照阶级划分,土地革命前大部分中国农民被划为贫下中农,他们只拥有极少的土地,靠着辛勤耕种以及给地主佣工,才能勉强维持家庭生活。要想提高收入,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劳动人口,但是增加劳动人口的收益是有限的,并且其边际收益不断趋向于零。然而只要增加劳动力还能够有一丁点儿的回报,中国的农民也就不会放弃这唯一能够改善生活的方法。长此以往,就造成了“农业内卷化”现象,即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方式,只是依靠不断投入人力才能够提高产量。这种方式依靠扩大耕地面积、修建水利工程、增加有机肥等,帮助中国农业前进,然而到了后期,“可供移民的边区开发净尽,集约化的道路也已走到尽头,到了面临危机的关头”⑤,中国农村面临着空前的人口压力,农民已经不能够从有限的土地中榨取更多东西,而同样多的土地却被要求供养更多的人口。因此,农民的生活变得更加拮据,总是在破产的边缘徘徊,遇到一点小的风浪,就不得不向高利贷寻求帮助。与此同时,那些敛财颇丰的高利贷主,在完成了自己的资本积累后,却无意于把金钱投入到扩大再生产中,造成农村的生产条件一直未能得到太大的改善。在“农业内卷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农村拥有大批过剩的劳动力,却没有与之匹配的生产方式,越来越多的人脱离传统的租佃关系,变成了“无产”或是“半无产”的雇工,他们比起传统的农民,更容易向“二流子”转化。在阶级关系和人口压力的双重影响下,越来越多像福贵这样的农民,不得不向高利贷求援,从此失去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二流子”。他们的出现,与中国传统的封建土地制度在现代中国遭遇的危机有着深层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二、变革

旧有的土地制度走到尽头,就需要建立新的土地制度。1947年,中国共产党制定和发表了彻底实行土地改革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半封建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⑥。比起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对地主较为宽容的“减租减息”政策,新一轮的土地改革直接规定“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昔日贫苦的农民,无论男女老少,都按照“平均分配”的原则分到了土地。封建的土地制度一去不复返,随之一同消失的还有传统的租佃关系和地主的剥削。解放区的广大农民,就如《翻身》一书所描述的那样,感到自己“翻身”了:“许多贫农放弃了过去见面时挂在嘴上的一句客套话——‘老乡,吃了吗?’——而互相问道:‘同志,翻身了吗?’对于这个问话,大多数人都会回答说:‘翻身了。’”⑦

土地改革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不仅鼓舞了革命队伍,使得人民解放军一举解放了全国,它还涉及一场大规模的社会根本结构的改造。这个改造是指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将农民动员起来,在新型的劳动组织中,用集体劳动取代个人劳动。而新的劳动形式“不仅增加了效率,而且通过劳动建立了一种新的人与人的关系。也只有在这样的劳动共同体中,劳动观念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⑧。

通过土地改革,中国旧有的土地制度得到了根本的颠覆,新的劳动组织和劳动观念得以建立。在崭新的劳动共同体中,旧时的“二流子”,无论是阿Q还是福贵,不再受到压迫和剥削,而是成为可以掌握自己命运的人。但是,这些“二流子”并没有立刻摇身一变,成为热爱劳动的积极分子,虽然他们存在的物质基础已经没有了,但需要对他们进行观念上的改造。“二流子”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意义也由此发生了变化,他们的产生曾经代表着封建土地制度的衰败和危机,而对他们的改造,则是出于发展生产、树立新的劳动观念的需求。这个时期的“二流子”已经与旧社会中的“二流子”有了截然不同的性质,他们不是被迫失去土地,而是好逸恶劳,依旧想过不劳而获的生活。孙晓忠教授在《当代文学中的“二流子”改造》中总结了土改时期“二流子”的危害:一是“二流子”只消费不劳动,催生了一种不合理的生产关系;二是“二流子”们“不仅自己不生产,逃避公税,而且说怪话,破坏别人的生产情绪,不利于调动其他人的生产热情”;三是“二流子”搬弄是非,败坏社会风气,不利于社会的移风易俗。⑨

因此,对改造“二流子”的关注,不再是为了破除旧社会封建体系,寻求新的土地制度和生产关系,而是为了配合新时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帮助建立新的劳动共同体。这个时期的有关“二流子”的文艺作品,比如《刘二起家》《兄妹开荒》《二流子搬事非》等,起到的都是这个作用。

除了那些积重难返、不肯劳动的“二流子”,解放区还有另一类“二流子”。他们由于土地政策未能在自己的乡村得到贯彻实行,还处在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只好继续维持自己的“二流子”身份。在赵树理小说《李有才板话》中,位于解放区的阎家山虽然推行了土地改革政策,但由于权力依旧把持在村中大户手中,所以所谓的“减租”“丈地”都靠着他们上欺下瞒、编造数据糊弄过去了,贫困农民的生活依旧没有得到改善。而没有自己土地,靠着放牛、看庄稼为生的李有才,还因为敢于说话而被赶出了村庄。这一类“二流子”的存在体现了国家与地方之间的冲突,许多地方干部没有能够实行国家政策,反而作威作福,让“当干部的骑到了人民头上”。总之,文学作品中的“二流子”形象,既是传统封建土地制度式微的表征,又是体现新的土地制度和生产关系的一个侧面,还是考察社会主义革命在地方推行情况的“晴雨表”。“二流子”命运的转变,紧扣着发生在现代中国的这一场关于土地的嬗变,而这场嬗变又彻底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根本结构,并且不断地在文学作品中显露出自己的深远影响。

① 孙晓忠:《延安时期改造二流子运动》,《中华读书报》2010年第013版。

② 赵树理:《赵树理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8页。

③⑤ 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98页,第9页。

④⑥⑦ 韩丁:《翻身》,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第49页,第6页,第177页。

⑧⑨ 孙晓忠:《当代文学中的“二流子”改造》,《文学评论》2010年第4期。

猜你喜欢
福贵高利贷劳动
《活着》中福贵的艺术形象审美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新语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在痛苦中寻找希望
血和泪
热爱劳动
收高利贷
收高利贷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