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建 勇 于 慧 婷
提 要:革命实践孕育革命精神,但革命精神生成为理论形态总是滞后于革命实践的。从党的历史来看,政治仪式是革命精神孕育、传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建党纪念活动、党的领导人的观瞻、群众性的拜谒等仪式化的政治活动对于红船精神的孕育、传播及传承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伟大的革命精神。”①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光明日报》2005年6月21日。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客观地存在于、自然地体现于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践中。但是,精神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人们要自觉地认识它,并用一个形象、科学的名字来命名它,从理论层面揭示其内涵,需要有一个过程。也就是说,革命精神生成为理论形态总是滞后于革命实践。政治仪式,是规范化的带有象征意义、记忆功能与观念传播作用的政治行为。从党的历史来看,政治仪式是革命精神孕育、传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建党纪念活动、党的领导人的观瞻、群众性的拜谒等仪式化的政治活动对于红船精神的孕育、传播及传承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红船精神,指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十月革命及五四运动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初步结合,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任务被提上了日程。在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的基础上,1921年7月下旬,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后因遇到特务和法租界巡捕袭扰,于8月初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条小船上完成了建党的议程,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总起来讲,中国共产党创立是一个相对较长的历史时段,但其成立大会最终是在嘉兴南湖游船上胜利闭幕的,是以“一天、一会、一船”的形式结束的。“红船起航于浙江,既有历史的偶然性,也有历史的必然性。”①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光明日报》2005年6月21日。这是红船精神产生的主要实践基础。因见证了一个伟大政党的诞生、见证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的会议室后来被称为中国共产党的“产床”(毛泽东语),南湖小船则被誉为“红船”,成为具有神圣性、历史性、记忆性的纪念场所。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丰富性、复杂性日益显现出来。为帮助党内外人士正确认识和评价中国共产党,有必要从整体上回顾和把握党的历史。因此,对于建党历史开展纪念活动的任务客观上便提了出来。但因时局和环境的限制,中国共产党在较长时间内并没有组织统一的建党纪念活动,并且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可靠的文字记载,②最早确切记载了中国共产党建党史的是一大代表陈公博的《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1924年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但这篇论文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被研究者从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里发掘出来。对于建党历史的记忆存在着某种模糊性,更谈不上对于建党精神进行总结。直到1935年,共产国际才倡议对中国共产党成立15周年举行纪念活动。但因当时三大主力红军尚未会师,共产国际的倡议并没有得到中国共产党党内的关注。从1936年起,陈潭秋、毛泽东等开始陆续著文纪念党的建立。1941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提出要“采取各种办法,举行纪念”,并明确规定7月1日为建党纪念日。全党范围的建党纪念活动自此拉开帷幕。建党纪念活动形式多样,其中“纪念大会是民主革命时期建党纪念运用最为广泛的形式”③陈金龙:《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史》,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302页。。而每次建党纪念活动,自然都要回顾党产生的历史根源和过程。例如:1941年6月26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发出通知,要求在建党纪念大会上“报告‘中共略史’或‘学习方法’”④《中共西北局通知》,《解放日报》1941年6月27日。。1948年7月1日,刘少奇在纪念建党27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说:“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历史上空前重大的一个事件。从中国共产党产生以后,中国历史的发展就离不开共产党,不但离不开共产党,而且是以共产党为中坚来发展的。”⑤《刘少奇年谱(1898-1969)》(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537页。1949年7月1日,中共华北局及中共北平市委在先农坛运动场举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大会,中共领导人及民主人士3万多人参加,朱德、郭沫若等人先后致词,畅谈党的历史、经验、未来。毛泽东在大会结束之时来到现场并带领大家高呼口号。⑥魏建克:《1949年北平“七一”纪念的历史考察与审视》,《北京党史》,2010年第4期。
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虽然为纪念建党而召开的,但毛泽东在4月21日召开的七大预备会议上所作报告中却以较长的篇幅回忆了党成立的情况。他说:“一九二一年,我们党开第一次代表大会……所谓代表,哪有同志们现在这样高明,懂得这样,懂得那样……我们中国《庄子》上有句话说:‘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现在我们还没有‘毕’,已经很大……我们那时候就是自己搞的,知道的事也并不多,可谓年幼无知,不知世事。但是这以后二十四年就了不得,翻天覆地!”他回顾党走过的24年历程,动情地说:“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⑦《毛泽东文集》(第三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65页。毛泽东是中共一大代表,后来成长为党的最高领袖,他对于中共一大的回忆和评述自然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当时绝大多数代表是第一次听到关于中共一大的情况介绍,感到很新鲜,很兴奋,同时又备受鼓舞。”①李腊生、刘明钢:《毛泽东论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光明日报》2011年11月16日。毛泽东“其将始也简,其将毕也巨”的论断,与他后来回忆中共一大时所说的“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②《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57、1514页。、“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③《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57、1514页。等论断,是关于一大历史地位和意义的经典论述。其中实际上包含着习近平同志所总结的红船精神“首创、奋斗、奉献”等基本要素,可以视为“红船精神”的理论之源。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建党纪念活动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大事。中共中央一般选择逢十周年(也有个别逢五周年)举行高规格的纪念大会,党的主要领导人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历史纪念活动往往带有强烈的现实意图。”④李剑明:《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2007年版,第111页。在纪念大会上所发表的纪念讲话通常都要回顾党发展的历史进程、颂扬党的伟大历史贡献,总结历史经验,并着重结合当下的实践需要提出党的建设任务,阐释如何发扬历史传统:在纪念建党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强调“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继续前进”⑤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1年7月2日。。在纪念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胡锦涛同志强调“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⑥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1年7月2日。。在纪念建党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5年的历程,但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⑦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
建党纪念活动在仪式上有着明确的制度规定,属于典型的政治仪式活动。⑧1951年6月27日,《中央关于纪念党的成立大会上奏乐唱歌的规定》强调:在党的成立纪念大会上,如果奏乐时,应先奏《国歌》,后奏《国际歌》;并可在临散会时,唱《国际歌》。以2016年建党95周年纪念大会为例,大会依次有全体起立唱国歌、表彰优秀党员、党务工作者及党组织的颁奖、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全体起立奏《国际歌》等活动。而无论是民主革命时期的建党纪念,还是建国后的建党纪念,都要追根溯源,结合当下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对于包括建党史在内的党的历史进行回顾并从中吸取历史经验与精神力量。正如法国大文学家雨果所说:回忆是力量之源——永远不要忘记周年纪念日。开展纪念活动,如同点燃一支火炬。正是在周期性的历史回忆和对于建党史的不断言说中,历史记忆得以保存、历史知识得以建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艰辛建党的活动所体现的革命精神逐渐为全党所感悟、所挖掘、所认同。中国共产党建党史的当代价值、现实意义便在一次次的纪念活动中,逐渐被揭示、构建起来了,其作为党史文化精神坐标的地位得以明晰和确立。“红船精神”正是在这一过程中逐步萌芽、成长起来的,成为照亮中国共产党发展的火炬、成为中国共产党前进的力量之源,给人以启迪和智慧。在此意义上讲,历史的各种建党纪念活动也是“红船精神”生成的实践来源。
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从1959 年成立南湖革命纪念馆起,根据王会悟、董必武回忆仿制的“红船”就一直停泊在南湖烟雨楼前水面上,作为革命的重要象征,接受一批批中共党员和民众的瞻仰。董必武曾两返嘉兴南湖并题诗: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或瞻仰红船,或亲笔题词,要求“沿着南湖红船开辟的革命航道奋勇前进”①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光明日报》2005年6月21日。。但直到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红船精神”才正式首次提出并得到完整阐释: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自此,红船精神的理论形态生成了,其作为一个理论命题,开始被理论界所接受并得到日益广泛的宣传、研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其在中国革命精神谱系中的精神之源地位得以确立。但在一个时期内,还主要是理论工作者在对红船精神进行研讨,并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宣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活动期间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结合时代特点弘扬红船精神,让红船精神永放光芒。相关活动属于仪式感极强的政治活动,极具象征意义:其一,参观上海一大会址、瞻仰南湖红船,是继2017年10月25日十九届一中全会后与中外记者例行见面会后,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全国人民面前的集体亮相,相当于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就职仪式。通过这样的仪式化活动使党的十九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大会主题具象地展现在社会面前,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有了生动的展示;其二,正如法国思想家列斐伏尔指出:“空间从来就不是空洞的:它往往蕴涵着某种意义。”②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83页。在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之地举行这种政治仪式活动并通过媒体传播给大众,能够让人们回到历史场景中去,感受历史、触摸历史,唤醒历史记忆,形成强有力的情感共鸣。在历史上,“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③《梦想,从这里启航》,人民网,2017年11月1日。;在当下,则由红船再次见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开启,这就使得红船精神以生动的形态展现在世人面前,红船精神变得可见、可听、可触摸了,过去、现在和将来联接在一起了,“从小船一直划到巨轮上,驶向光辉的彼岸”④《梦想,从这里启航》,人民网,2017年11月1日。。
由此可见,红船精神虽然孕育于中国共产党建党的过程之中,但其凝练却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党的领导人的总结、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仪式活动在这一过程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每种变化都是量到质的转化,是物体所固有的或所承受的某种形式的运动的量发生量变的结果。”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8页。红船精神的凝练和总结经历由量变(建党纪念等活动关于建党历史认识的逐步深化)到质变(领导人的权威表述以及红船精神的仪式化展示)的过程,便从历史的蚕茧中破茧而出、羽化成蝶了。在此意义上,红船精神的产生是必然的,也是自觉的。
比较起来可以发现,党的领导人到具有象征意义的红色革命圣地拜谒并对党的革命精神作出适合时代需要的阐释,实际上已经成为党内政治生活的一种惯例。1989年9月9日,在十三届四中全会上当选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视察延安,参观中共七大旧址。他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没有过时。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要发扬延安精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离不开延安精神。否则,我们的社会主义是很难建成的。”①《1989年9月9日 江泽民在延安考察》,人民网,2018年9月9日。1990年4月,他为《共产党人》杂志题词“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从危难走向兴盛的时期,延安所在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国革命的一个枢纽,中国革命的起承转合点”②《毛泽东文集》(第三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65页。。联系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遇到重大挫折的时代背景,江泽民同志的相关视察和谈话无疑是有着深刻的隐喻意义的。2002年12月,在党的十六大上当选总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学习考察。他回顾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强调全党一定要牢记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倡导的“两个务必”,牢记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础国情和党的使命,增强忧患意识,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③《胡锦涛文选》(第二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13页。这使得以“两个务必”为核心内容的西柏坡精神获得了深刻的现实意义。这些视察活动与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瞻仰一大旧址及红船一样,都是新当选的党的最高领导人在全国人民面前亮相的政治仪式。“仪式与象征既可以表达权威,又可以创造和再造权威,它们与权力关系相互依存、互为因果。”④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42页。在革命圣地亮相并阐述革命精神,不仅表明了新当选领导人对于党的历史传统的尊重,有利于树立革命接班人的政治形象,同时也使得革命精神在继承中得到升华,获得了崭新的时代内涵,产生独特的政治宣传与社会动员效果。
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 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65页。中国是礼仪之邦,古代文化是礼乐文化。“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⑥邓尔麟:《钱穆与七房桥世界》,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7页。礼仪则是礼的行为表达与仪式表现。自古以来,中国人都非常重视将政治、社会、人伦价值和理想的教育融入各种礼仪活动中,有着丰富的礼仪思想与实践,因而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讲话可以说是对中国古人通过礼仪活动进行思想教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对于我们弘扬革命精神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长期存在的根本价值在于能够促进革命实践的发展。同时,革命精神不是一种外在的客观精神,而是活生生的人的精神。习近平同志指出:历史是由人民书写的。在此意义上讲,虽然建党纪念活动、党的领导人出席相关仪式化的政治活动对于红船精神的孕育、传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但红船精神等革命精神必须掌握群众,成为他们手中的工具和法宝,才能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物质力量,实现其价值。而要让红船精神等革命精神掌握群众,为群众所自觉践行,必须重视政治仪式的作用。
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在红船精神“大众化”的过程中,有不少利用政治仪式传播、传承红船精神的成功实践:浙江嘉兴学院利用近水楼台的地利,多年前就把新党员入党宣誓安排在南湖红船边,开展“参加一次党史报告会,瞻仰一次南湖红船,聆听一堂红船党课,重温一次入党宣誓,参加一次党员奉献日,做出一次先锋承诺”系列活动,使每个大学生党员都受到红船精神的感召。①王炳林、房正:《关于深化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研究的几个问题》,《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2018年的第一天,上海松江组委会联合浙江嘉兴组委会及平湖组委会举办新华小记者元旦宣誓活动,在党的诞生地——嘉兴南湖,追寻习总书记脚步,重温习总书记南湖讲话精神,为新一批新华小记者树立“初心”,做到“心中有党”。新华小记者在南湖纪念馆前,队列四方,话语铿锵,誓做“社会主义接班人”。②《“初心”初立——新华小记者2018元旦宣誓仪式》,搜狐网,2018年1月2日。2018年2月2日上午,凤凰网党支部组织部分党员代表,并邀请全体高层管理人员赴嘉兴南湖参观学习,接受党史和革命传统教育,重温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近百年的艰苦奋斗历程,感悟“红船精神”。③《凤凰网党支部成员及高管赴嘉兴南湖参观学习“红船精神” 》,凤凰网,2018年2月4日。类似的仪式化活动几乎每天都上演于红船之侧(以及井冈山、延安等各红色革命圣地的纪念场所)。
一般来讲,有组织的群众性的拜谒上海一大旧址、南湖红船活动,“看展览,听党课,学党章,重温入党誓言,观主题片,瞻仰红船”成为较为固定的内容。从形式上来讲,实现了把红色旅游与学习红色革命文化的有机结合,为群众所喜闻乐见,能够吸引群众的主动参与;从学习内容来讲,不仅包括了对于基于党史的原生形态红船精神的学习,也包括了对于习近平同志关于“红船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论述的学习。学习内容既具有历史感,也具有现实感;从其过程来讲,通常都要举行展示党旗、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集体宣誓等固定的仪式化活动,具有很强的仪式参与感。西方研究政治仪式问题的学者认为:在政治仪式活动中,仪式共同体成员“面对同一种对象喊出同样的叫声,说出同样的话或者做出同样的动作,人们实现了言行一致,并感受到这种一体性”④[美] 大卫·科泽:《仪式、政治与权力》,王海洲译,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71页。。在这些集体活动中,普通党员、群众不仅是红船精神的“观剧人”、学习者,而且也成为“剧中人”、参与者。他们置身于历史与现实交融的情景场域中,其意识、思想、情感及行为将随着拜谒的过程和仪式化活动的开展而发生由境及情、由情及理的牵引和变化,集体记忆得到强化、精神得到洗礼、党性修养得到提升。从红船精神的传播与传承来讲,难以计数的参观者到现场学习、观瞻,睹物思人品史,感悟红船精神,红船精神便从庙堂走向了民间,由先前主要是理论工作者的小众探讨走向了普通社会大众,从浙江一隅走向了全国,变得真正为社会大众所熟知了。在此意义上讲,红船精神既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也是扎根于人民群众沃土的人民精神,是阶级性与群众性、先进性与大众性的统一。红船精神的生命力在于其有着深刻而广泛的群众基础,红船精神的价值在于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并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物质力量。“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在党的领导人与广大党员群众的仪式化的拜谒中,红船精神走向了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