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所隐藏的意志和精神。文物的时代意义重在传承其文化精髓。本文从反映巴渝地区人文风貌的文物《巴人汲水图》、“纤夫石”等入手,将其所反映的内容与形式作案例阐述,深入挖掘文物背后体现的中华儿女不惧艰险、勇于拼搏、百折不挠等精神内涵,从而引领人们探究文物所弘扬的时代正能量,体会文物内涵精神的当代传承。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徐悲鸿随中央大学西迁至重庆,寓居在嘉陵江畔的江北盘溪。在这座山高路不平的城市,他创作了举世闻名的《巴人汲水图》。这幅画作向人们展现的是劳动人民艰辛生活的真实写照,我们可以通过画面尺寸、构图、内容等方面来体会其传递的精神内涵。
在绘画创作中,画幅尺寸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画面构图以及思想感情的表达。这幅《巴人汲水图》高300厘米,宽却仅有62厘米,与常见的中国画尺寸相比,颇显细高;画面再绘以人们在嘉陵江边百丈石阶挑水的情景。因此,整个画幅形式与画面就体现出与嘉陵江岸陡峭的山崖相称的气质。
绘画与音乐有着异曲同工的联系,画面构图也讲究有节奏感。在《巴人汲水图》中,画家以高度概括的手法,采用三段式构图,将巴人汲水的宏大场面,分解为从下往上的舀水、让路、登高前行3个段落。顺着画面节奏,画面内容就像胶片电影放映一般由静而动,每个段落细节皆呈现出巴人汲水的忙碌场面。画面段落之间,用江岸的岩石和层层的石阶融汇贯通,从而让整个画面节奏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充满生机。
画面内容对绘画作品精神内涵的表达起关键作用。一幅感人的作品,“传神写照”才能深入人心。
《巴人汲水图》以人物为主体,人物形象融合了西洋的画法丰富中国画的表现能力。例如,画家将挑水夫的臂膀、腿部的肌肉部分稍加皴染,就体现出挑夫挑水时全身用力的筋肉体积感,突出人体的健劲有力,表现出劳作的繁重,并且具有一种向外迸发的旺盛生命力。而细致入微的面部表情刻画,将人物个性和深遂的内心世界体现出来,传神阿堵,呼之欲出,更有排山倒海之势,从而烘托出人物形象的神韵,寓意深刻。与之印证的是,画家还在完成的画作上题加七言律诗一首:“忍看巴人惯挑担,汲登百丈路迢迢;盘中粒粒皆辛苦,辛苦还添血汗熬。”“诗文充溢着徐悲鸿对于当时百姓生活凄苦的同情和悲愤之情,也体现了这位一代大师运用手中的画笔为黎民写照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心。”
《巴人汲水图》的画面背景则运用传统的中国画技法来表现。例如,石阶和岩岸都以水墨皴染、墨线勾勒来表现。值得注意的是,画面第二个部分“让路”与第三个部分“登高前行”的石阶旁还绘有一丛翠竹和几枝怒放的梅花。翠竹与梅花既映衬出江岸的陡峭,也使画面色彩丰富,更为画面增添了几分隐喻之意。
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壮丽三峡》展厅中陈列的一组人物雕塑作品和一整块表面有道道沟痕的石头向人们述说着“三峡纤夫”的故事。
所谓“纤夫”就是指那些专以纤绳帮人拉船为生的人。在古代,船运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运输方式,煤、木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全靠船只运进运出,当船遇到险滩恶水或搁浅时,就必须靠很多人合力拉船,纤夫这个职业由此而生。
自古以来以险著称的长江三峡滩多水急,不同于伏尔加河船夫的平岸拉纤,峡江拉纤极为艰难!“可怜牵船人,水湿半头裤,一步千滴汗,双手攀石路 ”。为了集中注意力以及鼓足劲头,纤夫除了拉纤之外,还会喊一口船工号子,因为在前行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掉下悬崖成为祭祀江流的亡灵。
2016年初,一部以文物修复为主题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亮相荧屏。本片讲述了故宫书画、青铜器、宫廷钟表、宫廷织绣等领域的稀世文物修复过程以及修复大师的工作状态。
其实,在国内外的许多博物馆,都有这样一群文物修复匠人。他们用灵巧的双手,将“一件件‘生病’的文物得到全方位‘治疗’,让其恢复本来面目,展示在世人面前。例如,要去除青铜器上的锈迹是件非常考验耐性的事情。修复师需要全程通过显微镜,用手术刀一点一点进行,还要保证不能触碰到锈迹下的鎏金面。一个仅是手掌心大小佛像,要想除去上面的锈迹,通常需要几个月甚至半年时间。”
时光在走,匠心依旧。对于文物修复工作者来说,这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使命,如果不能很好地保护过去,就不能拥有更好的未来。那么,文物修复工作者所体现出来的坚持不懈的工匠精神不就是文物精神内涵的当代传承吗?!
文物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历史见证与艺术品鉴,更可贵的在于它能向人们传达古为今用的优秀文化内涵。无论是反映劳动人民生活写照的《巴人汲水图》,还是讲述三峡拉纤历史的“纤夫石”,这些会“说话”的文物想要告诉我们:人们面对艰难险阻能毫不畏惧,团结协作、不屈不挠、勇于抗争、永不放弃。正所谓:不惧艰险勇拼搏,百折不挠事竟成!这种精神正是整个中华民族优良品质的重要精髓,它不仅体现在古代劳动人民身上,它更需要代代相传,激励着活在当下的我们。唯其如此,中华文明才能历经数千年沧桑而不倒,一路昂首阔步发展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