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学213000)
“形象学”是现代视觉艺术研究和实践探索中极为重要的理论课题。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它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艺术史研究的主要学科之一。已衍生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史和艺术学的研究方法,在上世纪80年代被引进国内后极大的推进了我国美术史研究的发展。
中国的饮茶历史渊源流长,不同的时期也产生了形态各异的茶文化,选择用图像学方法研究元末明初画家赵原的《陆羽烹茶图》,是因为它既是极其宝贵的研究茶文化的资料,又因为它反映了在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的文人画家对茶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这幅画面的研究,现在可见有两处。一是主要考证赵原和赵丹林是同一人。二是2012年1月6日的“中国文化报”,第七版万俊超,“被朱元璋杀害的画家们”只有一些对赵原的简要介绍。因个人角度不同,方向也不相同,我尝试从图像学的方法来分析赵原的作品《陆羽烹茶图》,并与历史上其他有关烹茶的作品进行对比,试分析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文人骚客与茶文化的渊源以及作者的心灵基本倾向。
赵原,元末和明初的画家。本名元,进入明朝后,因犯了朱元璋的忌讳而改为原,字善长,号丹林,莒城人(今山东莒县人),住在苏州。明太祖洪武(1368-1398)间官至中书令,明洪武应诏入宫,因作画不从旨意被杀。
关于赵原的师承说法有别,一说师承董源、王维,也有说他师法王蒙董源、或高克恭、米芾。多以枯笔作画,作品以浅绛山水为主,笔墨苍劲飘逸,在平江一带久负盛誉。赵原作品现存于世仅有《合溪草堂图》、《晴川送客图》、《溪亭送客图》、《陆羽烹茶图》等。
《陆羽烹茶图》,纵27厘米,横78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纸本水墨。此画远山绵延起伏,近山巍峨,山水清幽,布局重山复水,水势承“之”字形环绕,营造出百转千回的气势。近处广水,有茅草屋临水而筑,四面草木繁盛,曲径通幽处一条小道延伸出画面,仿佛此处隐秘于山林间。阁内一人,扶膝踞坐于榻上,应为陆羽,一童子拥炉烹茶跽于一侧。作者自题“陆羽烹茶图”,并题诗一首:山中茅屋是谁家,兀坐闲吟到日斜。俗客不来山鸟散,呼童汲水煮新茶。中间落款“窥斑”的题诗是:睡起山垒渴思长,呼童剪茗涤枯肠。软尘落碾龙团绿,活水翻铛蟹眼黄。耳底雷鸣轻着韵,鼻端风过细闻香。一瓯洗得双瞳豁,饱玩苕溪云水乡。画面右上角乾隆御笔题咏:古弁先生茅屋闲,课僮煮茗霅云间。前溪不教浮烟艇,衡泌栖径绝住远。钤[赵]、[赵善长]二印,从右到左有许多依稀可辨的收藏印,如、子京、墨林秘玩、项子京家珍藏、乾隆宸翰、无逸斋、晚翠画等,此画也是赵原为数不多流传有序的作品。
我国古代山水画家都有一个共同目标,希望在作品中营造出层峦叠嶂、气韵悠长的气势,多借助山石、草木、水域之间的相互穿插,呈现出百转千回之态。郭若虚云“画水者,有一波一摆之波,三折之浪,布‘之’字之势,分虎爪之形,汤汤若动,使观者浩然有江湖之思,为妙也”。正如画中所见,赵原也采用“之”字形的水势将整幅画贯穿。赵原的画主要是学董源的,他的挚友中包括倪瓒和王蒙,因此画风也受倪王的影响。“王蒙山水画皴染繁复绵密,造型变化多端,以纠结缠绕的“几”字形山脉来传达一种深远的空间深度。”如《秋山草堂图》局部而《陆羽烹茶图》局部的山势与王蒙画中的山势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图虽然大篇幅描绘山水,其实主要描述茶圣陆羽在山水间烹茶闲居的悠然生活。陆羽为唐代学者,闭门著书,不愿为官,以嗜茶闻名,有《茶经》传世。图中人物精妙传神,陆羽扶膝踞坐于榻上,神情悠然自得。“我国自古至唐,席地而坐,唐始为椅坐,此不独文献上,足为明证,即汉代山东孝堂山石刻及武梁祠之画像石,以及古传名画,今出土文物,亦可见之。大体上,坐之形式,可分为敬坐与不敬坐两种。不敬坐有蹲踞、箕踞、胡坐三式。敬坐有跪跽及和坐之异。”图中陆羽踞坐,将陆羽一生鄙夷权贵,桀骜不驯,不重财富,酷爱自然,坚持正义的人态度了然于纸上。在唐孙位《高逸图》中山涛也是踞坐于一毯,据近人承各世先生考证,孙位《高逸图》中的人物,是魏晋时的“竹林七贤”。此图所反映的魏晋文士旷达、洒脱、放浪、傲慢的风度。坐分为踞、跪、跽、盘踞,书童拥炉烹茶跽于一侧,跽在汉语大词典中解释为长跪,直立上身,跽与跪区别在于前者屁股不撅着,古代臣子在面圣时坐姿多为跽。图中童子正在煮茶,与其身份跽比跪更为合适。赵原仅用寥寥几笔,恰如其分的展示了时代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阶级观念与文人骚客安于清贫,不愿为官,只愿过闭门著书,无拘无束的隐居生活。画中人物面相虽不够精致,但神态、动作生动传神,特色鲜明,却又共通的传达出了闲适、文人的雅致气息,令人领略到文人烹茶的艺术化情趣。
以煮茶、品茶、斗茶为题材的绘画作品数不胜数,兴起于何时难以考证,但在中国古代,屡见不鲜的是关于茶题材的绘画,意味深长,耐人寻味。明朝中晚期,在江南城镇文化一带,尤其以苏州府等地的文人雅士,他们在诗、文、书、画等方面都擅于一世,然而又都受到明朝特殊的政治背景压迫,无奈之下寄情山水,恰与茶事融合,形成以饮茶人身份为主导的饮茶风尚。从根本上讲,赵原作此图也是为了更好的抒发自己对陆羽生活方式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