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数学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思考

2018-07-13 19:46王生元
天津教育·下 2018年9期
关键词:大灰狼小兔子桃子

王生元

小学数学课程是重要的启蒙学科,其中涵盖了大量的科学理论,教材知识相比其他学科更为枯燥、复杂,小学生难以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很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对学科探究更是缺乏兴趣。而趣味教学理论的提出就为解决这一教学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解决途径,即要求教师立足学生心理、年龄特征,从教材知识中挖掘趣味因素,并运用趣味教学法将学生从传统枯燥的课堂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在兴趣的带领下更为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初步踏入数学学科的学习旅程,势必会对教材中涉及的理论、概念等存在疑问,若不加以引导,则可能让学生在困难面前产生畏难心理,从而在学习上表现出退缩。

相反,若教师挖掘问题中的兴趣点,利用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则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例如,在进行“圆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教学时,教师可在教学开始阶段提出引导性问题:“同学们,让我们回想一下,平时见到的自行车、摩托车、电瓶车外部造型上有哪个部位是十分相似的呢?”学生稍加思考,便能回答出以上车辆的相似之处在于车轮都是圆形的。这时,教师继续提问:“那试想一下,如果车轮换成正方形、梯形这些形状,车子还能开动吗?”进而有目的地引出“圆的特征”这部分知识点。学生在思考这一问题时将会出现分歧,但也正是这种分歧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其在之后的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

创设趣味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生年龄较小,心智发育不成熟,相比枯燥的理论知识,其更容易被有趣、轻松、愉快的教学内容所吸引。鉴于此,教师可以教材内容为基点,创设相关的趣味教学情境,提升课堂的吸引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吸收知识。

例如,教师在对“商的不变性质”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可通过创设故事情境的方式来展开教学。即在课堂上讲一个相关的小故事作为教学导入:“小猴子在山中玩耍,遇到一片桃林,他高兴极了,摘了一大筐桃子带回了家,想分给其他小伙伴们。小猴子说:‘这样吧,我分给你们每人10个桃子,你们可以分5天来吃。’小伙伴们一想,‘这样的话,每天只能吃2个桃子,不够吃啊!’纷纷表示不同意。小猴子想了想又说,‘那我给你们每人20个桃子,分10天来吃好吗?’同学们,你们说说,小伙伴们会同意小猴子的新分法吗?”

通过计算,学生们得出结论:“小伙伴们不会同意,因为这样的分法,每个小伙伴每天还是只能吃2个桃子,与第一次的结果一样,所以小伙伴们依旧不会同意。”通过这样的故事情境,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其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理解、掌握知识,达到教学目的。

通过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需要学生在学习之后更好地应用于生活,所以,教师在开展趣味教学工作时,也可通过组织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掌握相关知识,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例如,在针对“除法运算”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到户外进行“小兔子蹦蹦跳”的活动,将学生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由学生扮演小兔子;第二部分挑选一位学生扮演大灰狼,而教师则扮演兔妈妈。游戏开始前,由教师告知学生规则:“小兔子们从起点出发,围绕小喷泉蹦3圈才能到达兔妈妈所在的家,大灰狼需在小兔子蹦跳开始的30秒之后单脚跳追击小兔子们,而小兔子只有到家才算真正安全。”在游戏中,教师利用秒表记录每一位到家的“小兔子”所用的时间,同时记录“大灰狼”从单腿跳开始到第一次经过原点的时间,在游戏后教师可给出上述数据,要求学生分别思考:“同学们,你们算一算每一位到家的‘小兔子’平均蹦跳完一圈需要多少时间,‘大灰狼’单腿跳一圈又要花掉多少时间呢?如果‘大灰狼’需要抓住第一只‘小兔子’,则它需要用多快的速度进行单腿跳呢?”

在这一游戏过程中,教师便将数学知识融于其中,让学生作为游戏参与者来思考问题,将学习、计算過程变得有趣,使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提升个人的学习水平。

结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数学教师只有运用现代化的趣味化教学手段积极打造趣味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其从被动、刻板接受知识的苦难中解脱出来,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其在有趣的学习环境中主动学习、深入探究,提升个人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可通过设置数学问题情境、创设趣味教学情境、开展教学游戏以及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趣味数学背景下的高效、高质教学。

猜你喜欢
大灰狼小兔子桃子
桃子
桃子
大灰狼
智斗大灰狼
小兔子的1天
等我回来再骗你
送你一箱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