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作文训练体系等

2018-07-12 10:05
广西教育·D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撰文素养数学

构建小学作文训练体系

上海师范大学研究员吴立岗在《小学语文教师》第2期上撰文认为,小学作文训练体系由一个主系统(发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三个子系统(训练知识技能、思维能力和积蓄思想内容)构成。构建小学作文训练体系,教师要将主系统与子系统结合起来。比如:发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一至二年级要侧重发展语言的想象和自我表现功能,三至四年级发展语言的观察和自我表现功能,五至六年级发展语言的个别影响和自我教育功能;训练知识技能时,一至二年级进行用词、造句训练,三至四年级进行片段训练,五至六年级进行简单的篇章训练;在发展思维能力方面,一至二年级发展想象能力,三至四年级发展观察能力,五至六年级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在积蓄思想内容方面,一至二年级了解大自然变化的知识,三至四年级学习日常生活知识,观察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五至六年级多参加社会活动等。

教师知识共享的三种途径

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张定强在《中国教育学刊》第2期上撰文认为,教师知识共享是指教师与学习共同体等通过口语、书面、电子等途径分享知识的活动过程,一般有三种共享途径。第一种是营造一个意见聚合的平台,设计一些参与式、合作式、协商式的活动,让教师分享经验,如说一说什么样的教师行为能够改善学生的学习、如何在坚守教学规范的基础上勇于创新等,使教师个体与群体的知识在共享中增值。第二种是通过案例教学、上课议课、评课磨课等活动,优化教师的思维方式,通过教学故事、经验分享等,开放教学思维空间。第三种是开展教学方法类共享、管理经验类共享、知识分析类共享、教师成长类共享等活动,让教师在知识共享中完成知识变革。

构建基于数学学习力的课程结构

浙江师范大学副教授朱哲在《中学数学杂志》第3期上撰文认为,数学学习力一般由数学学习能力、数学能力和数学创新能力三部分组成,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课程展开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力。具体而言,数学学习能力的课程是指向学生经验与旧知、问题与活动、思想与方法、调控与反思、观念与态度等学习能力培养的数学课程,如《数学与生活》《高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数学思维》《数学文化》等;数学能力的课程是指向学生抽象与概括、运算与推理、作图与想象、统计与分析、建模与解释等能力培养的数学课程,如《组合数学》《数学思维训练》《数学与建筑》《数学建模》等;数学创新能力的课程是指向质疑与批判、推广与引申、联系与贯通等能力的数学课程,如《数学悖论》《初等数学研究》《数学论文写作》等。

知识学习转化为素养的学习路径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余文森在《基础教育课程》第2期上撰文认为,要使知识学习转化为素养,必须经历三种学习过程。一是完整的学习,即系统化的学习。完整的学习过程就是信息输入、信息加工、信息输出的过程,培养的是学生的阅读力、思考力和表达力,从而实现知识向素养的转化。二是原生态的学习,即个人学习。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执行者、参与者,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思维、精神等都要参与到学习中来,体现的是学习者的个性。三是体现学科特性和价值的学习,即用学科的方式学习相应的学科,比如用地理的方式学习地理,用数学的方式学习数学,在学习中触及学科本质,形成学科素养。

阅读教学中不同层次问题的设计

贺州学院教授付煜在《教育评论》第2期上撰文认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围绕同一个知识点,设计不同水平层次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提升能力。这些不同水平层次的问题分别是:①事实水平层次的问题,即教师要筛选与下一个教学要点相关的事实信息提出问题,通常用“是什么”等提问或陈述;②概括水平层次的问题,即能够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归类、对文本进行梳理的问题,常用“共通点”“不同点”“为什么”等提问;③理论水平层次的问题,这类问题一般用“二者是什么关系”“规律”“原则”“原理”“為什么”等提问,是对结论进行再次抽象,总结规律并用于实际;④创造应用水平层次的问题,即提出问题,发表见解,提升能力,一般用“如果”“启示”“启发”等提问。

(责编 欧孔群)

猜你喜欢
撰文素养数学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寂寥·腾格里
无题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绍兴古镇寻荼社
又到教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