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宇航 刘君 朱小川 钱鹏 高煜
摘 要:根据六部委出台的《关于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改革的意见》,公安院校要突出对学警忠诚警魂的培育,提高警院人才培育质量,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管理。着力于树立学员心中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明教“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八字内涵。这有利于落实学院教育改革,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为公安机关输送一批批有着坚定政治信念、过硬作风本领的公安专业人才。本研究将剖析把铸造忠诚警魂融入公安院校学生培养全过程的现实困难,探讨贯彻忠诚警魂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公安院校;忠诚警魂;培养过程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8)14-0047-03
课题组成员:
沈宇航(1997-),男,汉族,江苏宜兴人,江苏警官学院,2015级大三学生,研究方向:公安学;刘君(1995-),男,汉族,江苏宿迁人,江苏警官学院,2015级大三学生;朱小川(1997-),男,汉族,江苏江阴人,江苏警官学院,2015级大三学生;钱鹏(1997-),男,汉族,江苏泰州人,江苏警官学院,2015级大三学生;高煜(1997-),男,汉族,江苏泰州人,江苏警官学院,2015级大三学生。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分配调整和社会矛盾转变的特殊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贯穿各个领域。而在思想文化领域,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人们思想文化变迁的潮流和西方价值理念相互碰撞,同时由于大学生的年龄的特征,对于外部事物缺乏鉴别力,价值观很容易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偏移,导致价值取向错位,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缺失。因此,全国各地公安院校要重视对学生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将铸造忠诚警魂教育融入培养过程,将公安院校大学生们培养成坚守社会主义阵地、拥有专业能力优势的预备警官。
一、忠诚警魂的内涵
(一)忠诚的概念
忠诚指对所发誓效忠的对象真心诚意、尽心尽力,没有二心。忠诚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对自身的行为约束,是对自己信仰的对象坚定的体现,忠诚决定一个人做什么而不是做什么。忠诚是个体对事物正向的原则和态度,对事物的忠诚程度决定了个体对事物行为方式。在个人与个人之间,忠诚决定了相处与合作关系,在个人与集体之间,忠诚意味着真诚的从属关系。
(二)忠诚警魂的特征
忠诚警魂是指人民警察应当具有的对效忠的对象忠心耿耿的精神灵魂,它是忠诚在警察这一特定职业上的概念。忠诚警魂可概括为政治忠诚和行政忠诚两个方面。
1.政治忠诚:政治忠诚是指人民警察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这是忠诚警魂中最广泛和重要的原则,是最根本彻底的忠诚。人民警察长期处在打击违法犯罪的前沿,接触的都是社会阴暗面,假如不遵守严格的的政治纪律,就会迷失自己的政治方向。显然,政治忠诚是每个警察都要具备的,人民警察不能纠缠个人名利,具有政治忠诚是党和时代的要求。
忠于党指对党的事业忠诚奉献。公安机关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部队,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领导,是最根本的政治纪律和原则。公安机关对党忠诚,是根据党的意识的忠诚,来自于自身队伍的责任担当,更来自于内心对党的认同感和自觉意识。要坚持贯彻落实对党忠诚的政治作风,坚持不懈维护党的政治权威,始终保持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
忠于国家指在公安工作中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工作核心是具有坚定的爱国情怀。警察是国家的暴力机器,国家赋予警察执法权力,这要求我们时刻保持一种爱国情操,深刻认识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休戚相关的,时时刻刻履行好国家赋予自己的职责。
忠于人民指人民的利益是我们必须维护的,要将其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人民利益的守护神。警察的权利来源于人民,这必然要求警察忠于人民。警察要常念人民之托,时时刻刻将群众的苦乐放在首位,形成为人民服务的忠诚品质。
忠于法律指在执法过程中,一切行为要依靠法律,按法律的准则办事,不能感情用事甚至徇私枉法。我们在心中要自觉形成法治观念,维护社会公平公正,在做一个守法公民的前提下,将守法观念融入到平时的工作生活中,提高警察执法公信力。
2.行政忠诚
行政忠诚指对上级领导的命令要求做到绝对服从,令行禁止。做到行政忠诚,保证了单位机关组织工作的有效运行,也保证了人员自身发展轨迹的不偏离。我们公安民警要完成上级要求的目标和任务,如果上级的要求违法,下级有责任采取措施改变上级的要求;对于其他合法的任务,如果下级认为命令错误的,可以提出建议,但不能拒绝执行,但是引发的后果由上级负责。因此,每个警察对待任务命令要进行自我判断,明白自己之所以接受上级的任务不是出于行政强制力,而是出于内心的政治良知,即之前提到的政治忠诚。
二、鑄造忠诚警魂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在承载培养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素质优良的公安专业人才的责任下,公安院校却存在着不少学生抱着谋饭碗,找跳板等错误认知的现象,许多警校生的信仰淡薄,思想状态不稳定,忠诚意识缺失。这种源头上的思想滑坡造成了今后他们作为人民警察不作为、乱作为、执法不公、违纪违法并影响公安队伍凝聚力与战斗力,必须下大功夫加以破除。而这类现象的原因有多种:
(一)学校教育问题
1.缺乏体系化的教育培养机制,孤立地执行警务化管理
许多公安院校已经认识到铸造忠诚警魂的重要性,但对忠诚教育并没有明确的规划和长远的眼光,更多的停留在一波一波浪潮化的活动上,教育活动中有时会出现来去匆匆的“潮汐效应”。同时教育实施中也存在着一种偏向于一体化教育培养模式的简单思想,把忠诚教育放在了思政课堂中,没有设立独立的忠诚教育课程,这也是导致学生随便应付过关的原因。
而警务化管理是警校管理的一大特色,能使学生具备很强的纪律性,团队意识和服从意识与职业责任感,这是组成铸造忠诚警魂的重要部分,更是贯彻落实铸造忠诚警魂的关键途径。但是有些公安院线并没有意识到警务化管理的优势,单单从表面上追求了令行禁止的成效,没有深入认识其内涵与实质。形式化的管理模式不仅限制的学生的自我发展,同时缺乏必要人性化,导致了部分学生对其的抵触与反感心理,这非但没能提高警务忠诚,相反学生们对同样形式化的忠诚教育一样抵触。
2.教育方式单一滞后,教学内容僵化抽象
在15年习近平主席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之后,随之各大公安院校深入研究了如何铸造忠诚警魂融入警校生培养过程,同时也开展了一部分教育活动,但从总体而言,教育的效果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其中教育的内容只是停留在了升旗仪式,英模讲座,红色课堂这类形式上的活动,或是思政忠诚的选修课堂,也缺乏专门的实践课程。然而课堂的教学内容又呈僵化抽象的问题,要么滞后如今公安工作的现状,要么滞后于学生的思想内容。概念的重复与老掉牙的事例着实让学生提不起兴趣,更勿论其教育效果。而思想教育课程同一般的技术教育课程截然不同,技术业务教学的反馈是相对即时的,学生的学习优差是能通过考试成绩与实践成果体现出来。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变动落实到行动上的变动需要一长段时间,但是这类课程的老师仍停留在传统的课堂教育方法上,大多讲课条文化、抽象化,侧重说教而不注重引导,从而教育效果不甚理想。
(二)警校生思想问题
1.政治观念淡薄,社会责任感不强
总体而言,公安院校学生中并没有形成较好的政治理论的学习氛围。学生们普遍不参与或消极参与政治活动,而且对政治现象采取冷漠的态度,缺乏政治敏感性。警校生们认为政治离他们还很远,没有必要去主动了解,这种政治冷漠并不是独立思考与理性行事,相反则体现了大学生对现行体制的模糊认识与对现实政治的潜在离心倾向,这对于警校中铸造忠诚警魂是一个巨大的难题。而社会责任感的淡化也是一种普遍现象,崇尚自我价值的实现,注重功利而非理想,缺乏为社会和集体牺牲的精神这与忠诚警魂重的无私奉献相悖。
2.理想信念世俗化,价值取向功利化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人们接触到的思想文化潮流和西方价值观念相互碰撞,同时由于大学生的年龄的特征,对于外部事物缺乏鉴别力,价值观很容易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偏移。事实上,许多警校生在个人与集体有冲突下,往往选择追求自我实现、完善自我价值。而入警动机也由起初的无私奉献的崇高理想信念变成了谋饭碗的一种手段,更有甚者,认为从警是谋仕升官的途径。同样的也导致了警校生的价值取向错位,警校生的思想深处滋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与个人主义。价值取向中牺牲奉献精神淡化,利己拜金的倾向化越来越严重。
三、忠诚警魂教育的思路与对策
(一)公安院校制度构建的支撑
警校学生对于自己未来将要担起的警察这个职业仍处于认识萌芽阶段,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才能对忠诚警魂这个名词有着更具体直接的理解。由于学生还未达到“自律”阶段,对忠诚警魂的体会认知需要学院内制度规范这一种“他律”行为的规范引导。[1]有效的制度构建对于公安大学生忠诚警魂的培养有着规范、保障和促进作用,而盲目随意的制度会与公安院校学生铸造忠诚警魂发生脱节。学院制度构建的缺失或者不当都会造成公安院校学生忠诚警魂铸造教育事倍功半的结果。另外,培养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螺旋式上升的学习过程,只有在学院制度持续不断的规范下,才会成为其终身保持的行为习惯,是忠诚观念扎根于心。
制度落实具体表现为公安院校特有的警务化管理制度。公安院校实行的警务化管理模式是经过多年试验已证明其正确必要的管理模式,契合公安院校特殊的性质和任务。警务化管理作为一种外在的制度构建,在铸造忠诚警魂过程中是唤醒学院学生内在自我培养即“自律”意识的基础性支撑。因此,追求警务化管理制度的落实执行,根据时代环境发展与时俱进,更新警务化管理模式,才能提高忠诚警魂教育的效果与质量。
1.严格纪律规范,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
警务化管理,包括一日生活作息制度、内务制度、请销假制度等等。在管理过程中落实警务化管理,能帮助学员的纪律观念的养成。通过实施量化考核制度,作为学生奖惩的重要依据。定期开展纪律作风整顿活动,提出自我查摆剖析的要求,针对性地从政治思想、考勤、内务、纪律作风方面进行考核;采取有效的管理方式,如统一集合时间、内务标准、队列纪律等方面,通过在日常管理中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和服从意识,帮助学生将外部的“他律”内化为自觉的“自律”。
2.改变管理方式,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在警务化管理工作中,应当重视警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将学生摆向管理的主体地位,用外在的规范激发出内在的意识。警务化管理中可以通过成立责任小组的形式,将责任落实到点,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理念,注重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这都是忠诚警魂的体现。
(二)公安院校教师及中队长的引导规范
2017年9月8日在京会见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教官代表时,郭声琨同志曾说道,希望广大公安教育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筑牢忠诚警魂,坚持立德树人,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打牢广大公安院校学生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的思想根基。[2]公安院校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仍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在公安院校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触到最多的人便是教师及中队长。教师和中队长指导管理着学员,负责忠诚教育的开展。教师不仅需要在课堂上围绕忠诚警魂教育进行教学开展,更应该大力加强自身师德师风建设,以身作则。而中队长日常教育管理的过程,是区队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过程。中队长对学员平时的言行纪律严格把关,还要围绕全面发展的目的,加强对学生其他方面的教育指导,例如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进行心理疏导等等。中队长自身必须有着过硬的政治修养和业务素质,才能使学员在四年警校生涯中逐步养成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时刻牢记忠诚品质的重要。因此,公安院校教师和中隊长在铸造忠诚警魂教育中扮演的角色,是引路人,更应该是一位模范带头者。
首先,发挥课堂在铸造忠诚警魂教育过程中的作用。这体现在两个方面:
1.重视思政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忠诚意识